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墳裡七個女子,揭開了紀曉嵐面目

清清書苑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墳裡七個女子,揭開了紀曉嵐面目


近來受疫情影響,只能宅在家中,不敢外出,閒來無事,翻出一部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雖然幼時曾看過多次,但如今看來仍不過時,別有新意,堪稱經典之作!

《鐵齒銅牙紀曉嵐》一共四部,第一部於2001年開播,第四部開播於2009年,前後跨度將近十年。不過電視劇終究只是加工過的藝術,雖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我們不能將其等同於歷史,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紀曉嵐此人?如果有,是否和電視劇中一樣嫉惡如仇?

首先歷史上確有紀曉嵐其人!

紀曉嵐即紀昀,曉嵐是他的“字”,是清朝乾隆年間的文學家、政治家,這點與電視劇演繹得一般無二。

公元1724年,紀曉嵐出生於直隸河間府,其父紀榮舒是康熙年間的一名舉人,歷任四川,山東二司員外郎,刑部江蘇郎中,雲南姚安軍民府知府等職,“道德文章,皆名一時”!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墳裡七個女子,揭開了紀曉嵐面目


所以紀曉嵐也算是出身官宦之家,並繼承了其父優良的基因,自幼天資聰穎,頭角崢嶸,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公元1735年,年僅十一歲的紀曉嵐離開家鄉,隨父入京求學。

1743年,紀曉嵐第一次參加科試就拔得頭籌,但之後的鄉試、會試卻屢出狀況,坎坷不斷,直到1754年,三十歲的紀曉嵐才考中二甲第四,步入仕途。

這便是紀曉嵐早年的經歷,那麼真實的紀曉嵐是否與電視劇中一樣嫉惡如仇,與和珅是死對頭?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這得從紀曉嵐的“履歷”說起,紀曉嵐入仕之初主要從事“編纂”工作,任各個修書機構的總纂,乾隆二十七年曾視學福建,提督學政。

乾隆三十年紀榮舒病逝,紀曉嵐回家守孝三年,服喪期滿後被乾隆留在身邊,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乾隆三十八年,“四庫館”開館,紀曉嵐奉命纂修《四庫全書》,此後一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四庫全書》纂修完成,紀曉嵐一直擔任“四庫館”的總纂一職。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墳裡七個女子,揭開了紀曉嵐面目


據《清史稿》所載:紀曉嵐因纂修《四庫全書》有功,“先遷禮部尚書,復為左都御史”。到紀曉嵐嘉慶十年逝世前,他依舊從事修書工作,期間筆耕不輟,著作等身,除《四庫全書》外,《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也流傳於世。

紀曉嵐作為乾隆的御用文人,一生都在修書,與和珅並無利益衝突,所以二人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繹的那般水火不容,再者說來,紀曉嵐作為一個總纂修,無論權勢和地位都無法與和珅相提並論,根本無法與和珅為敵,所以電視劇中兩人的鬥智鬥勇是為了戲劇效果,當不得真!

以上都是紀曉嵐在“事業”上的成就,那他的“私生活”又是如何呢?隨著紀曉嵐墓在河北的出土,他的真實面目隨之大白於天下!

七女合葬一穴!

紀曉嵐逝世後葬在河北老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北滄縣鎮北村的村民發現了一座古墓,看規格所葬之人應該非富即貴,專家聞訊趕來,立即進行保護性發掘,墓穴開啟後,首先印入考古隊眼簾的是七具白骨,周圍還有各色各樣的陪葬品,專家根據發現的墓誌銘得知這便是乾隆年間名臣紀曉嵐的墓葬,而之前那七具白骨都是紀曉嵐的妾室!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墳裡七個女子,揭開了紀曉嵐面目


據《清史稿》所載:紀曉嵐十七歲時就與鄰縣二十歲的馬氏成婚,發跡之後也曾納妾。但沒想到的是,除去妻子馬氏外,紀曉嵐竟然又納了六個小妾!坐擁一妻六妾的紀曉嵐享盡齊人之福,堪比金庸筆下《鹿鼎記》中的韋小寶!

如此看來,紀曉嵐怕也是極其好色之人!這與電視劇中“不食人間煙火”,坐懷不亂的紀曉嵐可大不相同!

不過從一妻六妾合葬一穴的情形來看,她們之間的關係應該很好,並不存在爭寵的情況,如此說來,紀曉嵐也是深諳“御妻之道”啊!

小結:

綜上所述,歷史上確實有紀曉嵐其人,也確實是《四庫全書》的總纂修,這在電視劇中都有所還原,除此之外,真實的紀曉嵐並不是和珅的“死對頭”,他比和珅要大二十六歲,且權勢與地位都無法與和珅相提並論。

據史料所載,紀曉嵐經常在和珅面前充當“寬厚老者”的形象,因此兩人私交甚好!更令我們大跌眼鏡的是,真實的紀曉嵐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色鬼”,坐擁一妻六妾,享盡齊人之福!

因此,電視劇中作為一種藝術,其中關於歷史人物的演繹只能當作參考,要想知道其中人物的真實形象,還是得從正史著手,最好再輔之以實物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