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何時,不如在此時。

作為泰戈爾的忠實粉絲,

她的每一篇詩歌、散文都甘之如飴,

但是一次,

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中說了一個我完全不知道——或者說作為讀過不少泰翁作品,並不承認的一種流俗的說法,道長當時口中所說的泰戈爾竟然是和當下言情雞湯段子一個水平的寫手,甚至把那首我們早知道是有人杜撰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列為泰戈爾惡俗詩句之一……這讓我生氣了很久,因為之前還算是認可他的讀書推薦的,但自那以後除了對他有些生氣,實際上對泰翁也產生了很多懷疑,難道他竟然真的是這樣的泰戈爾?

不久前申請了今日頭條號,同名愛的禮物,想起泰翁的作品,《愛者之貽》,

重新把手裡的泰翁作品全部看了一遍,對啊,我所知道的泰翁,是以哲思雋永而著名的,可不是個淺薄的雞湯寫手。相信自己,相信經典。

那麼愛的禮物——愛者之貽,

想要一個美麗的開始,

但是萬事開頭難,想來想去不知道從何開始,

今日清風花明鳥語稠啾,

不知在何時,不如就從此時~

送你一個美麗的春天,

留下每一個點滴的回憶!

不知在何時,不如在此時。

“當我還年輕的時候,

我年輕時的生命猶如一朵鮮花,

當和煦的春風來到她門口乞求之時,

她從充裕的花瓣中慷慨地解下一片兩片,

從未感覺到這是損失。

不知在何時,不如在此時。

現在青春已逝,

我的生命猶如一顆果實,

已經無物分讓,

只等著徹底地奉獻自己,

連同沉甸甸的甜蜜。

……”

不知在何時,不如在此時。

我們從小受過傳統文化道德薰陶的人,多少都有些家國天下,扶弱濟貧,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但是當我們長大方知世事的艱辛,有時候我們甚至忘記怎麼愛自己,但看看,任何時候都有人在大愛天下,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都沒有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