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在之前的社會年代,提到"電子遊戲",家長們有如撞見洪水猛獸般唯恐不及,我記得在我兒時記憶中,我的表兄就因為沉迷電子遊戲而經常被姨夫姨母他們訓斥。

直到前幾年,關於涉及電子遊戲方面的話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所避諱的,如果發現孩子玩電子遊戲,家長們可以說是瞬間拉起了警鐘,想方設法的想要斷絕孩子與電子遊戲之間的牽連。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很多人們印象中的"不務正業"都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新型高薪職業。

"電子競技"開始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可能在其他國家早在很久之前便已經引起重視,但是在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話題也是剛剛掀起熱潮,隨著我國代表隊在國家賽事上取得的成就,人們開始正式的瞭解和接觸到"電子競技"這一領域。

而有家長向我私信諮詢說:

家中孩子成績差,但是在電子遊戲方法卻很痴迷,曾經也因為此事和孩子出現過爭吵,但是後來孩子經常會有意向家長們科普關於電子競技方面的知識,作為家長的雖然沒有發表看法,但也在私下偷偷了解過關於電子競技方面的資訊,於是產生這樣一個疑惑——孩子成績差,遊戲卻打的很好,該不該進行專項培養?

或者換一種說法,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專攻電子競技,而要想專攻電子競技有需要什麼樣的資質,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關於這些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應該可以給大家提供答案和幫助。

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一:關於電子競技的正確認知

電競專業並不是說教孩子怎麼打遊戲,電競專業全稱叫作:"電子競技運營與管理",就像建築業中的建築師一樣,電競專業的從事著就是電競行業的"建築師"。

電競已經算是主流的行業,職業也是別國家和社會所認可的,去年4月,人社部發布的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就包括了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等職業。同月,國家統計局將電子競技歸為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與足球籃球和排球三大球屬同類型。

但是仍有很多人覺得電子競技就是玩遊戲,認為體育項目應該是一些運動類的活動,像電子競技這樣的活動項目根本就沒有達到對人身體的鍛鍊,甚至對人的身體有傷害,所以不能稱其為體育項目。

其實我覺得,一項競技是否可以歸類於體育,不是以其能不能對身體達到鍛鍊為依據,而是看其精神內核,要看這項賽事競技的選手們是否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是否在追求人體競技極限。

而電子競技具備這幾個要點,打遊戲很簡單,人們只要弄清遊戲玩法和規則就可以很快上手,但是如果你想參加職業電競,想進入電子競技職業俱樂部,也要付出極大的艱辛。

今日,"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啟動會在京召開,據會上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競營收達1.64億美元,全球市場佔比18%,觀眾1.25億,佔全球總量33%。

而目前中國電競產業從業者規模達到44.3萬人,但電競行業的現有從業者僅5萬人,人才缺口50萬。

還有近期許多電子競技賽事引起的話題討論,讓很多家長們開始對電子競技行業進行了解。

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二:電競行業的未來前景較為光明

相比較於韓國等電競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我國還處於一個剛剛發展的起步階段,不論是從電子競技活動最近才被給予運動員稱號,還是中國電競人才缺口50萬這樣的數據顯示,都可以證明一點,電子競技行業的人口飽和度還未達到一定程度,首先在競爭壓力上是比較少的。

而就像歷史長河中那些剛剛起步,最終成為龐然大物的行業一樣,現在的電子競技的前景也是很被看好的。

在比較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電子信息化時代,我們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接觸只會越發的緊密,而關於互聯網我們存在的依賴性也是日益劇增。

機器大生產代替了很多人類勞動力,行業發展越來越豐富多樣化,人們的物質需求開始由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轉變,人們對互聯網世界的關注度不斷攀升。

電競行業的發展前景備受期待,所以,如果有條件,提前接觸這一領域可以佔據一個優勢地位。

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三:電子競技行業的收入也比較可觀

在2020年的企業報告中,通過數據調查可以發現,電子遊戲給一些企業帶來的利益非常龐大,並且收益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例如近年比較火的"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這兩款手遊給所屬的騰訊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利益收益。

中國電競產業報告顯示,數據顯示,我國電競用戶規模超過5億,市場規模超過千億。

2019年上半年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13.2億,增長率22.8%,電競從業者超過44萬。薪資方面,電競從業者月薪超1.1萬。

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四:關於電子競技專項培養

很多家長也是瞭解到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薪資方面的誘惑,面對孩子對電子遊戲的痴迷,會產生讓孩子接觸電子競技的想法。

那麼家長要先了解以下幾點:

1.對自身能力的要求

其實電子競技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不是單純的會打遊戲而已,而職業電競更是一項門檻極高的行業,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想要進行電子競技專項培養,對人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的是你手速、手腦結合的能力、大局觀甚至智商。

2.對操作技能的要求

職業電競都是某一遊戲服務器排名的佼佼者,這才有資格參加職業訓練,而很多電子競技都是考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自身的技能操作有著很高的要求。電競職業選手錶面風光,但工作強度卻很大,有的時候一個技能需要反覆訓練無數次,連續練習數小時,這個過程是很枯燥乏味的。

3.電子競技職業生涯較為短暫

職業選手作為電子競技的核心部分,一直都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和關注度,然而,職業電競畢竟還是"青春飯",多數賽事選手的黃金年齡只有5到8年,一般年紀都在18歲到25歲,當運動生涯結束後,缺乏良性發展路徑和上升渠道,也是人才畏懼"入圈"的重要原因。

牽扯到電子競技內容,很多職業選手都會有傷病,比如頸椎、腰椎多少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伴隨一生。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辛酸史,要想取得成功都要付出努力,特別是像電子競技這樣比較特殊的新型行業,更是需要多多考察,當自己真的具備條件和有信心自己可以堅持和麵對未來發展前進時,就可以嘗試接觸這一領域,進行專項培養。


中國電競人才缺50萬!小孩成績差,遊戲卻打得好?該不該專項培養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