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一輩子只推一本書會選擇哪本?

ST餘書濤


值得閱讀的好書很多,每個人、每個年齡段、每種生活狀態都有不同的書籍可以選擇:

如果對方只是孩子,我會推薦《小王子》

如果對方是好朋友,我會推薦《追風箏的人》

如果是歷史愛好者,我會推薦《萬曆十五年》

如果對生活失去希望,我會推薦《活著》

如果即將結婚,我會推薦《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與愛情的歷史》

如果不懂怎麼閱讀,我會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果是喝茶愛好者,我會推薦《茶經述評》

如果是過著平凡生活的夫妻,我會推薦《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



江湖茶客


我會推薦《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還是大學的時候看的了,這種故事的講述方式,還是第一次遇到,再加上故事性很強,所以很快就被吸引了,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整本。

這本書批判了宗教的極端勢力,歌頌了人性和愛情,展現了信仰和堅持。女作家霍達將這本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整部書穿插了三代人的命運,以及兩個發生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著的愛情悲劇。看完給人以深深的震撼,讓內心久久無法平定,是一本不錯的,值得推薦的好書。


小先生348


《刀鋒》

都說毛姆算不上一流作家,但他無疑最會講故事,而且總能講到你心裡去。

很多人知道他也許是因為《月亮與六便士》,那個寧願捨棄一切,甚至最後客死異鄉的瘋狂畫家克蘭德可能會讓人感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但我更喜歡《刀鋒》的冷靜和睿智。

故事從一名青年飛行員——拉里說起,他在戰場上親眼目睹了戰友為救他而犧牲的場面,回國後陷入對人性和價值的思考,雖然他此刻已經有了“戰鬥英雄”光環,未婚妻伊莎貝爾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但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他決然放棄所有,像一切尋求終極奧義的人那樣開始了他的“取經”生涯。

如果說《月亮與六便士》中克勞德將對生命的體驗都揮灑在筆端,最終又付之一炬,是個決絕而熱烈的藝術家。那麼《刀鋒》中的拉里不斷內省,尋求各種方式認識自己,他是個冷靜而睿智的哲學家。

而在物質極大豐富,但似乎仍舊難以滿足所需的今天,《刀鋒》像一眼冷泉,安撫我的焦慮。

“一樁周到的顧忌地位、財富和社會環境的婚姻,在任何方面都要比愛情的結合更有優勢”

距離這本書出版已經過去了近八十年,但婚姻似乎從未改變。人們總說談戀愛和結婚是不一樣的,一個只關乎彼此,另一個涉及家庭,而這種非常實用的擇偶方法,從本質上避免了兩個家庭的矛盾產生。

但細想又覺得可怕,如果一個人在二十七八歲結婚,如果不離婚,這就是即將伴你走過六十幾年的人,可是人生不過短短百年,這樣算計的,不浪漫的,缺少激情的生活,當你躺在床上只能回首往事時,不知會作何感想。

  • 我喜歡毛姆,也許僅僅是因為他筆下的主人公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哪怕雙腳被割得鮮血淋漓,也仍舊要越過刀鋒,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那是我所缺少的,也是我想擁有的。

席文書齋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我小學的時候學校要求看的,並且需要寫讀書筆記。我很慶幸小時候讀了這本書,對我的童年保持童真與童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閱讀它也讓我的童年多了很多樂趣。這本書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首次出版於1981年。它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給他灌輸什麼,他就是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需要給他們適當的自由和良好的環境。我想,孩子的模樣應當是在陽光下笑靨如花的,我們現在的奮鬥,不只是為了自己,還有祖國的花朵,值得我們守護![贊][贊][贊]


愛笑的葉子333


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流年》--一生唯一的一部作品。

作者10歲時候得哮喘病,拖累終生。生性敏感,富有幻想。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一生幾乎全部時間都用來寫作《追憶似水年華》。七大卷,15年中陸續出版。普魯斯特從1909年開始動筆到1922年肺癌去世前夕,這部鴻篇鉅製才最終完成。

一部20世紀的抒情史詩。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劇情,一切圍繞一個羸弱多病、患有漫長失眠症的富家公子馬塞爾的意識活動展開,從童年、婚姻一直寫到戰爭的漫長回憶。



柒畵侃大山


我會選擇《紅樓夢》,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都是逐漸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是逐漸深刻的。還記得初讀時,粗淺地認為只是少年男女一起玩耍成長。後來年歲見長,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一個大家族的沒落和封建社會的末世,通過一部小說全方位立體化展現出來。故事開始就用了兩個神話傳說,一個是女媧補天一個是女媧造人,通篇為女性立傳。無論是神界還是人間,對女性的偏愛和認同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享此殊榮當之無愧。

從學校步入社會,每隔一段時間我就通讀一遍總感覺都有不小的收穫。就像平兒的為人處世一樣,總是那樣平和考慮周到。與人交往,和諧融洽不偏不倚,我學會了為人處世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慘淡的人生。劉姥姥遇難受人恩惠,待人落難時全力以赴。人不可能一生總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懂得以感恩的心態對待曾經幫助過我的人。香菱學詩的勤勉,學習任何時候都不會晚。這份執著這份堅定這份恆心,我想起一句話事雖難做則必成,路雖遠行則必至。做事必定要用心,何愁不成功。在人生路上,有何嘗不是如此呢?就這些小人物我從中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輝,是不向命運屈服和妥協堅強。

對於飲食文化、亭臺樓閣、服飾穿著、醫卜星象、理家育人、民俗俚語等等可謂包羅萬象因有盡有的“百科全書”,從中找到自己真知卓識躍然紙上。我認為長讀長新百讀不厭,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穫。

求知求識猶如登山,你可以一輩子登不到峰頂。但心中卻要有一座高峰時時抬頭仰望,如此迷茫時不迷茫,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安慰,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指南針。

人,觀其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外化而內不化,隨著歲月的變遷年歲的增長,環境外物都會改變。不變的是我們內心的信念。外化即我們的理想,內化正是我們的現實。故曰,不以物喜不已己悲。不因為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又曰,達者兼計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又曰,見賢思齊,見不肖則內自醒。見到好的優秀的我們要向其學習,見到不好的我們也要反省自己。古往今來,先賢教會了我們很多。儒和道,中國幾千年傳承。幾千年的經典,所謂經典,不是讓人望而生畏,而是親切。我所讀過的僅僅只是浩如煙海的冰山一腳。我覺得越讀越親切越讀越自然,越來越返璞歸真。那才是好作品,情至深處無言辭,那才是最高境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雪芹先生悟的透徹,看的明白。悠悠三十載,雖非江郎實已才盡的我。正如夏天玻璃上的蒼蠅,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讀經典,我感受到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耳濡目染身教大於言傳的以身作則。世界依然很大,路依然很寬。經典無處不在,重溫經典依然是我人生的目標。





唐寶楨


百年孤獨吧


愛孟記


當然要選《西遊記》了。

第一,這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上廣為傳播,影響極大,作為中國人,不讀是絕對說不過去的;

第二,別看它是神魔小說,卻蘊含了眾多極為深刻的人生哲理。譬如說:孫悟空本是無數“芸芸眾猴”中的普通一員,為了長生不老,便扎個簡單的筏子千難萬險漂洋過海找到菩提老祖,又磨練數年終於圓夢——這不就是說人生在世,總要給自己定個目標、還要鍥而不捨勤修苦練,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嗎?再比如:孫悟空學了本事,上天入地,到處打砸搶偷,終於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這也就是說:人有了專長,一定不要驕傲,要自律,否則一定會栽跟頭的;還有:唐僧四個徒弟都能騰雲駕霧、日行千里,為什麼不直接去取了經書回來、還要餐風露宿跋山涉水冒著被妖精吃掉的風險一步步一天天向靈山徒步呢?這是說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懂得珍惜、親自掙來的才有意義啊。

第三,這本書寫的是神魔世界,其實描繪的是人生百態。你看那唐僧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僅憑著會念緊箍咒這“一招鮮,吃遍天”之外,那老豬整日誣陷栽贓孫悟空也不見他懲罰老豬、這就是利用豬猴之間的矛盾互相牽制以利於我唄。示威之外,唐僧又懂得感情投資:給悟空縫製衣帽、吃飯時讓讓老豬,總而言之,唐僧保持了取經團隊的總體團結,最後完成了取經大業;那孫悟空吃苦最多、功勞最大、殫精竭慮,睡覺都睜著兩隻眼,在外邊跟那些形形色色精怪打鬥拼命之外,還得受內部師傅的埋怨嗔怪甚至是緊箍咒、還有老豬背後後不時捅刀子,它還走不得、歇不得、死不了——太難了;豬八戒饞、懶、色,還帶著奸詐和狡猾,其他人都有職責承擔,只有他甩著個大袖子輕鬆走路,還要時不時背後緊小話、搞不團結;沙僧呢,沒有大事只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挑行李,忠心耿耿保護師父,還要實心實意調解內部糾紛,遇到妖怪鬧事,掄起禪杖捨命拼殺;還有那一眾妖怪,都與那各路神仙、菩薩有關係,遇不著對手時日子比神仙都痛快,如果碰上孫大聖這樣的,總有關係來說情、不至於掉了性命。等等等等。整部書中,幾乎每個角色都能從人世之中找出原型對上。

第四,這本書適合大眾各類人閱讀:喜歡打鬥的,有大鬧天宮、降妖除怪;喜歡文學的,可以研究謀篇佈局、仙府地界人間景色描寫、詩詞歌賦的意境;講究實用的,也能從各個角色關係及處世之道中得到感悟。小孩子和老人愛看孫悟空的神勇廣智、豬八戒的憨頑狡黠、各路妖魔的奇形怪狀;成年人從中閱盡人世萬事,對照自己的生活經歷也會有很多收穫;職場人士業餘時間可以感受書中的天馬行空、戲言謔趣從而放鬆一下工作的神經。

總之,《西遊記》這本書,不愧為我國經典的名著,實在值得推薦一讀。


八千路


值得一輩子只推一本的書我就推《易經》。

君子終日乾乾。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們知道,“四書五經”是中國歷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典籍,這些經典中蘊含了華夏先哲的智慧,記述了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內容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而《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尊享著無比崇高的地位;在道家經典中,《易經》也享有同樣崇高的地位,被道家奉為“三玄之冠”,它是我國古老且深邃的哲學經典。

表面上看,《易經》以眼花繚亂的八卦、六十四卦符號為載體,配合晦澀艱深的卦辭、爻辭闡述世事、事理,給人以神秘莫測、複雜深奧之感。但實際上《易經》並不是關於卜筮的書,它是古人關於世界、人生體悟的綜述,旨在引導人們重新認識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進而體悟萬事萬物深蘊的哲理,去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智慧和前進動力。

《易經》在內容上特別強調宇宙變化生生不息的性質,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的主張;還提出了通變觀念,“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發揮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強調“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還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

數千年來,中國的文人學士都將《易經》作為經常研讀的經典,並遵從其中的道理,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易經》作為華夏文明長河中智慧與文化的結晶,雖然經歷幾千年,但它仍然生命力常新,對我們今天的人們各個方面的生活仍然有著較大的指導作用。

聖人孔子說:“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又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他老人家晚年讀《易》更是“韋編三絕”。唐代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大醫學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宋人葉採也曾講:“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研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足見《易經》對後世人的重大影響力和吸引力。

所以《易經》實在是我們增智廣識、立德勵志、為人處事的首選之書。


耕讀心田


《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鴻篇鉅著。1982年,馬爾克斯憑藉本書一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上一代文學宗師的地位。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這就是《百年孤獨》了不起的地方,馬爾克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文學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