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不變也很珍貴

你變了!"

很多老友,或者結婚多年的夫妻,在矛盾發生後,帶著憤怒和悲哀,指責對方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我們也常常有這樣的感慨,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縱身於這萬丈紅塵中,誰能不變呢?但是,真的有人,十年光陰悠悠而過,她彷彿還站在原地,面帶微笑的看著你。

鄭爽:不變也很珍貴

低調不低調,疫情期間60萬捐款上熱搜

鄭爽:不變也很珍貴

今年新冠狀病毒爆發後,很多人都在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作為公眾人物,明星肩負著引導社會的重要責任,他們的是否捐款,和捐款額度,都備受矚目。在明星們陸陸續續的公佈出捐款數據後,眼尖的網友發現一直沒有鄭爽的捐款信息,直到鄭爽的粉絲曬出了幾張圖片,才結束這場質疑。圖片中顯示,鄭爽一家三口以普通人的身份在黃岡市紅十字會捐贈60萬元。

因為鄭爽的低調,也因為她是黃岡第一位捐款的明星,很快"鄭爽捐款60萬元"的新聞就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誇讚她人美,心善。

在娛樂圈,捐款的明星很多,而捐款額度比60萬大的明星,也大有人在。為什麼偏偏鄭爽的捐款備受矚目呢?

其實,很簡單,只因為鄭爽的善意,是"真"的善意。

很多明星的捐款行為,是因為受到輿論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其實,他們掙的錢如何支配是他們的自由,捐多捐少也是他們的自由。但是,在網民的眾目睽睽之下,他們既怕被口誅筆伐,又怕形象受損,只能十分高調地完成"捐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鄭爽恰恰相反,如果無人提及到她,她可能就真的像捐款的普通群眾一樣,做一位無名英雄了。

鄭爽從出道以來,一直是熱搜體質,當之無愧的流量女王,她的個性,她感情,她演技一直都是網友孜孜不倦討論的話題,而對於她的質疑之聲也從未間斷。但是,她的善良從未被否定。

錢花在慈善上面會更有意義

粉絲常常說,鄭爽穿"萬年衣","萬年褲"。其它女明星們,總是衣著華麗,搭配考究,任何地點都是走秀的場所,而鄭爽,常常素顏,衣著樸素的行走在公眾場合,完全不顧忌自己的個人形象。

為什麼一個正直青春的女孩,並且不缺錢的情況,還願意打扮和普通女孩子一樣接地氣呢?

2012年《背後的故事》採訪中,張翰對主持人說:"其實,小爽不缺錢,她可以買很多衣服,但是,小爽說想做一些愛心的東西,她說,我自己有在攢錢。有一天可以帶著我的粉絲,去探望生病的老人,或者一些小孩,錢花在這個上面會更有意義。"

鄭爽:不變也很珍貴

12年的採訪,如今已過去8年了,當年剛剛出道的小女孩,期待著有一天可以帶著自己的粉絲一起做慈善,這次疫情的捐款,我們看到了,鄭爽一直都在做著,只是不知道當年的粉絲還在嗎?是否已經因為鄭爽備受爭議的性格、言論、演技早已離她而去?

和娛樂圈格格不入的女孩

2009年的一部《一起去看流星雨》從開播到結束一直佔據全國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第一的位置,而鄭爽個人也憑藉該劇開始在影視領域嶄露頭角,那一年她青春少艾,剛剛18歲。

主持人李湘說:"張愛玲的一句成名要趁早,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年輕人,前赴後繼,而最後成功的寥寥無幾。"而當天的節目的嘉賓就是張翰和鄭爽,少年成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本以為長相甜美的她,應該是十分驕矜的小公主,然而,讓人大跌眼鏡,她偏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俠客。

一次寧財神在微博上公開讚美:"鄭爽在《畫壁》裡的驚豔程度,相當於王祖賢在《倩女幽魂》裡的狀態,自打一出現,就死定著銀屏,生怕漏掉一個鏡頭,我也挺高興的,到了這把年紀了,還能有個臨時偶像,挺好,挺好。" 當時寧財神還未發生後面吸毒事件,面對大編劇的高度讚美,可能一般的女明星,首先感謝,然後表示自己還會繼續努力,這才是正常打法。但是,小爽卻回應:"我覺得的,怎麼可能,太誇張了吧!"後面又說:"現在自己在這個年齡,飾演這樣的角色就很討好,其實誰都有這麼好的光陰,而不是我付出多少,想踏踏實實的做一個演員,還是得把戲演好。"

鄭爽的耿直,從她的回答可窺見一斑了。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鄭爽還是這種說法方式,很真實,很直接,完全沒有女明星的官方腔調。

她說:"拍戲就是為了賺錢。"

她說:"有很多人說收視率,我的人生不只有電視劇,你的人生你隨意。"

她說:"賺完錢就滾去做讓自己踏實的事,失敗成功都是我自己的事。"

鄭爽也開始慢慢為她的言論付出慘痛代價,不僅粉絲大量脫粉,來自網絡上四面八方的語言攻擊,也讓她無力還擊。她從態度強硬的回擊網友,到低頭公開道歉,沒人知道中間經歷了什麼。

如果,對鄭爽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她從踏入娛樂圈開始,就是耿直的"低情商"性格,只不過初期還不明顯,隨著越來越多的真人秀活動,她的缺點大刺刺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有的粉絲默默脫粉,有的粉絲由粉轉黑,更有黑粉直接把口水吐到她臉上,她氣不過,掙扎著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但是,作為演員,演技的硬傷,讓她的辯駁更顯得無力。

其實鄭爽並沒有錯,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錯,她最大的錯誤就是,沒變!

十年了,演技不見增長;在娛樂圈吃虧那麼多次,還學不會好好說話;善良猶在,卻不懂得消費善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很多人已經看不慣她的"不變"。

"不變"真的那麼讓人難以接受嗎

"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我們歷經時間的磨礪,最渴望的竟然還是當初的自己。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起,變得世故練達,變得權衡利弊,我們衣冠楚楚的出入高檔寫字樓,我們在職場上談笑自如,白日裡精神抖擻奔赴各種戰場,也只夜裡,疲憊、失落、孤獨接踵而來。

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一種曾經自己最厭惡、最瞧不起的人。唯有無人時,抱著膝,喝下酒,問自己:"我問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其實,完全沒必要對別人和對自己那麼苛刻,要知道,成長雖好,不變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