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帶孩子特別溺愛,我又不好說,怎麼辦?

9零情感錄


愛的本質是順應孩子成長的規律,溺愛的本質是彌補父母內心的缺失。


比如:一個三歲的孩子被椅子絆倒了,愛孩子的父母會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並且在他爬起來之後抱抱他,溫柔地告訴他:“體驗到了嗎?這種感覺就叫做『疼』,不過不用怕,它會好的。”


而溺愛孩子的父母會不由分說地一把抱起孩子,並且用力捶打椅子,生氣地說:“都怪椅子不好!誰讓它摔疼我們寶寶!”

老人主動干涉孩子、孫子的事情時,其實內心真正想要證明的是自己還有用,是在避免“自己不再那麼有用的傷感和空虛”。


覺得公公帶孩子特別溺愛,你又不好說,那麼,如果可以,儘量自己帶孩子。如果需要父母幫忙的話,自己抽時間照顧孩子,或者讓老公也參與帶孩子當中,讓公公也培養一些自己的愛好,養養花、和老友下下棋,散散步,讓他把注意力轉到自己身上,讓他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愛好。

父母年齡大了,哪怕他們拼盡全力,謹小慎微,也難免有做得不周全、不妥當的地方。我們唯有心懷感恩,多多體諒。


人與人共處於一個屋簷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公公要儘量不摻和小兩口的家事,擁有自己的生活與愛好;

  • 兒媳也要記得回頭看,懂得感激,不要把公公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要明白公公幫忙帶娃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 男人懂得向前跨一步,因為,和你度過今後幾十年時光的,是站在你身邊的妻子。

    所以,唯有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人人都羨慕的一家人。

    芳心如故


    如果是小問題,你們只能忍住。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請老人幫帶孩子,一般老人都是如此!主要是不想生氣了,更不想管得寬!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請個保姆,可以讓老人出點錢,就說讓老人休息。如果老人堅持要帶,只能等到孩子睡覺了,單獨與老人溝通!


    京都老客41118



    公正永生


    讓你老公去處理此事,畢竟那是他的爸爸


    情第一錢第二


    公公帶孩子特別溺愛,我又不好說什麼,該怎麼辦?

    在現實生活中,老人帶孩子都會比較溺愛的,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在自己孩子身上總是很嚴苛嚴厲的,然後到孩子的孩子身上有一種補償心理,所以他們對於小孩子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很難拒絕的。

    現在你既然看到了這種弊端,出於對孩子發展的考慮來講,我覺著應該和公公溝通一下,如果覺得自己跟他溝通不太好,怕傷害了和他之間的情感的話,那麼就建議老公和他爸爸溝通,畢竟他們存在著血緣關係,很多時候兒子說的話,父親還是會去聽一聽的。

    因為畢竟老人對待孩子的話也是希望孩子好,俗話說得好,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其實老人也是這樣的,他們雖然眼前覺著不想讓孩子吃苦怎麼怎麼樣,那是長遠的發展來說,他們也是希望孩子有出息有成就的。

    如果簡單的說不行的話,那麼就把實例講故事告訴他,身邊的朋友是怎樣溺愛帶孩子到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或者是現在信息如此發達可以帶公公一起去聽一些家庭講座或者是育兒課程之類的。

    用第三者的角度,讓公公知道溺愛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好的,然後有一個節目可以推薦在家看一下《超級育兒師》,裡面也有不少節目講的就是隔代的這個問題。

    我想公公通過,看其他人的故事,也會反思到自己身上吧。

    總之溝通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千萬不要讓老人覺著你們嫌棄他或者是覺得她帶孩子的方法對孩子有很大的損傷,你要用長遠的角度讓公公去看,溺愛對於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這樣通過讓他自己醒悟,我估計效果應該會好一些。


    親子成長手冊


    我同事的故事。

    她公公就超溺愛孩子,平時我同事上班,孩子只能放到公公婆婆家,一到週五她就領回家,重新給孩子教規矩。一開始,她公公慣孩子她一直沒吭聲,畢竟老人看孩子。後來,她一管孩子,她公公就罵她,孩子看見有靠山,更皮更膽大。我同事說啥她孩子都不聽。有次她公公又插手,我同事當時就對她公公說,爸,孩子你要是慣,那你就一直管著,以後我也不來接了,孩子長大上學工作的事情都你管。你要是做不到,那我管孩子的時候你就不要插嘴。從那以後她公公再不在她管孩子的時候說東說西了,孩子看他爺爺不管了,立馬聽話了。


    酸酸向前衝


    公公帶孩子,我又不好說,結果要麼委屈了公公,要麼慣壞了孩子。

    繞不過去的“隔輩親”……

    在我們國家,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常態,不管是公公還是婆婆,都會對孫子輩格外“溺愛”一些。

    因為作為老年人,可能晚年比較孤獨,或者把對子女的愛轉嫁到孫子輩身上……總之,“隔輩親”有一種魔力,讓孫子輩的孩子擁有爺爺奶奶無限的愛。

    所以才會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是苛刻的,對孫輩的愛是寵溺的”的說法吧。




    真的溺愛了嗎?

    什麼是溺愛?過度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味的寵著讓著,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成了小霸王,逆境商不足,不良行為和習慣成自然。

    孩子因為有爺爺奶奶的“撐腰”和溺愛,可以看幾個小時電視,可以拿零食當飯吃,摔倒了還要拍打地面,都怪地不好,搶別的小朋友的食物或玩具還不以為意,怕摔著怕碰著不敢運動……

    諸如以上沒有節制與原則的愛護,才是溺愛。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的時候爺爺奶奶會想要刻意的“討好”孩子,想要減輕子女的負擔,對孩子也是過度忍讓的。




    別委屈了公公,也別慣壞了孩子。

    所以作為兒女,一是要理解“隔輩親”,溝通與交流育兒的理念和方法,“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家庭成員的教育就要保持一致,自己不好說的,可以讓老公說,心態要平和,能夠客觀的說事拉理。

    二是當父母的不能偷懶,明確自己的責任,增加自己的有效陪伴時間,因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還是自己不是嗎?


    佳常育兒


    這個問題在家庭生活中非常非常常見,爺爺奶奶特別愛孩子,溺愛。畢竟隔代親,隔代親,不只是說說那麼簡單的。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法:

    1、和你老公溝通,講清楚這樣溺愛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畢竟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有很多壞毛病,比如:不尊重長輩,沒有禮貌,叛逆,不孝順,不能體諒和理解父母,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等等等等,然後再讓你老公和他爸爸溝通,畢竟他倆相處時間長,有他們自己的溝通方式。

    2、第二種方法就是你直接和你公公溝通,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語氣要溫和委婉,態度要誠懇堅定。羅列一系列因為溺愛孩子而造成的各種後果,把各種情況都和你公公說一遍,告訴他溺愛孩子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相信你公公也能聽進去,畢竟他也是太喜歡孩子才會溺愛。

    這也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公公婆婆就是非常的寵孩子,一度也是達到了溺愛的程度。我就先讓我老公去和我公公婆婆溝通,有一些效果,我公公也說知道溺愛對孩子不好,但內心控制不住,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恨不得一切都給孩子,這時候我就說:我們能理解你們愛孩子的心,但咱們也要為他的未來負責嘛,咱們一起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有很多好習慣的好孩子,這樣他未來的道路上才不會很吃力。公公婆婆現在改變了很多,但依然很寵孩子,只是沒有溺愛了,希望也能幫助到你。



    紅太狼521


    你要說了,肯定不好的。公公會認為你針對他。那你就跟你丈夫說。讓你的丈夫去跟你公公談談吧!告訴他對孩子溺愛的害處。如果你公公是個明事理的人,他會接受的。如果她不明事理。那你們就等著持久戰吧。有好多的老人就這樣。無論你怎麼說他們就是溺愛孫子?也許這就是隔代親吧!這也不是他們的錯。沒辦法。所以你倆只能用智慧。在不傷害老人,感情的情況下來對付他。首先,你要私下裡教育你的孩子。讓他知道在爺爺面前任性是不好的。如果能讓他來教告訴他爺爺愛不好。那就太好了。


    閆方9


    1親身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爺爺奶奶或是其他長輩只能是替代性的照顧者,主要的照顧者,父母是責無旁貸;而當的確負不起主要的育兒責任時,相信長輩對於你的做法,自然也就會有相當的尊重。

    2明確瞭解自己的教育原則

    俗話說:五年就有一代溝。化解兩代人之間教養衝突的另一大重點,就是必須明確地瞭解自己的教育原則

    3主動與老人聊天

    私下和老人聊天——先向她提及自己感謝她幫忙照顧孩子的辛苦,再溫和地跟她說明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式,與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只要是為了孩子好 ,老人應該也會贊同你的做法。

    4讓老公與你站在同一陣線

    夫妻如果教養的相同,孩子的行為才會有準則可循;而當老人的教養方式與你不同時,你們的立場也才能一致,所以專家建議,夫妻協談是必須的,多與老公聊你的教養方式,與老公達成一致,建立你們對教養孩子的中心思想後,自然會一致對外;下一次當老人有意見時,見到孫子的父母都這麼說,自然也就不好堅持了。

    總之合作教育本來就是件難事,在教養衝突發生時,先冷靜一下,想想老人之所以如此溺愛孩子的原因,讓自己變得心平氣和。如果你能先對老人投以體恤的心,讓他能收到你善意的信息,才能化解你們的教養衝突,使家庭更加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