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疫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春節期間,我們沒像往年一樣走親戚訪友,節後也無法正常復工。

放假在家的職場人,有人心態不錯,權當是休息,也有些人心急如焚:

疫情影響下,部分中小企業,19年已經在虧損中苦苦掙扎,遇到疫情雪上加霜,萬一企業倒了,"復工"可能就成了"再就業"。

往年,春節前後都是離職高峰期,可看到如今的形勢,好多人慶幸自己那封準備好的辭職信沒有交給老闆。

前兩天,朋友開口問我借錢:房貸車貸要還,孩子的補課費要交,花唄信用卡也要還,荷包實在是撐不住了。一覺起來,假期就會多幾天的感覺並不好。

本想等著春節過後登上更高的職業踏板,卻稀裡糊塗地進入了職業生涯的空窗期。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危機對職場人意味著什麼?

疫情已經爆發2個多月,每天的確診人數都在以幾千遞增。

迅速蔓延的疫情給中國帶來了難以計數的巨大經濟損失。旅遊、餐飲住宿、交通運輸行業等都舉步維艱。

西貝莜麵村線下店陸續停業,即便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

"外婆家"老闆一睜眼就要面臨支出250萬的現實。

在三亞做旅遊的網友,每年就指望著假期大賺一筆,誰知疫情來得如此突然,光是她所在的公司累計訂單取消額就達百萬。

號稱"史上最強春節檔"的7部電影全部撤檔,院線暫停營業。

電影沒得看,但抖音、直播、遊戲等"宅經濟"線上娛樂佔據半壁江山,算"因禍得福"。

據抖音官方發佈的《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已突破4億,每天播放量高達200億次。

知識付費、線上教育等相關領域從業者,自己也特別忙。

學校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很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開通"雲課堂",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

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推出了遠程辦公的模式: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在家辦公已然成了職場人春節期間辦公的常態。

由此可見,危機中風險不小,但機會也很多,推著人改變。

2003年的非典,困住了馬雲團隊卻催生了"線上淘寶"。

2003年的非典,使劉強東虧損,也成就了他的京東帝國。

這樣的變化最終會影響到每一個人,但如何應對考驗的是人處理變化的能力。

有些人的工作受疫情影響並不大,企業家大業大福利好,靜等上班就行。可他們自己不想閒著。

有位金融圈的朋友,借這段時間,報名了FRM考試。提升自己,疫情一過,可能換份工作,主動求變。

也有一類人,雖然宅在家辦公,可無人約束更無績效壓身,懶惰又拖延,復工後,光是調整作息,就得費一番功夫。

前新希望六和集團董事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曾說過:危機的本質是機遇,危機給那些有能力把握時機的人帶來了機遇!

危機對於一些人來說是挑戰是磨難是摧毀,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機遇、是成長更是突破。

不破不立,能打破困境的,唯有自己。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最近,陸續在後臺收到一些讀者們的留言,問到最多的還是重新找工作。

迷茫未來,焦慮出路,在一些職場人的眼中,如果行業是"大船",不好掉頭,不如自己跳船求生存,有了換個公司甚至轉行的想法。

但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職場如戰場,你赤手空拳,就不要責怪職場無情,你全副武裝,驚喜自然就在不遠處等你。

關於疫情後跳槽,或許這幾點可以幫助你:

第一,切忌裸辭

特殊時期,大型招聘會取消,春招延後,企業的HR也大都沒有復工,切勿盲目"裸辭"。

關於裸辭,你必須知道的幾個真相:

從現實看,裸辭後失去經濟來源,生活會是一個問題。

往長遠看,如果你工作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裸辭會導致社保公積金斷繳,影響購房、買車搖號、積分落戶等資質。

從自身來看,裸辭後工作並不是立即能找到的,這個時間誰都不能確認,特別在這個階段裡。

蔣方舟在《圓桌派》上聊跳槽的時候說過,自己曾經鼓勵大學生趁著年輕多試錯,但後來自己也不敢再說這種話了。

因為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年輕人的時間耽誤不起。

金融海嘯、全球危機:跳槽前,你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裸辭只是看上去灑脫風光,但實際上,它也殘酷得很。

第二,權衡利弊

俗話說的好,如果你想買一件東西只是因為它划算,那就不要買。

找工作理應如此。

不能僅僅因為它簡單容易或者高薪。

大學關係特別好的朋友在畢業時回了家鄉,接受家裡安排成了一名銀行櫃員,穩定高薪。

起初,她在朋友圈曬的歲月靜好,讓我們這群天天累死累活的底層社畜羨慕不已。

但在入職後的幾個月,她就過上了渾渾噩噩的日子。

工作內容簡單,沒有上升空間,每天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磨得她漸漸沒了性子。

原本分享趣事的小群裡,每天都是她的抱怨和吐槽。

去年,她們單位改革,她被調到了一個技術性崗位上。

崗位不錯,但自己技術不行,不出意外的,她失業了。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工作,錢的多少是被放在首位的。

但是,一份工作的好壞,並不取決於收入的高低。

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要看它未來的價值有多大,能帶你走到哪裡。

錢很重要,但除了考慮價格,還要考慮價值。

人這一生,重要的不是此刻你做什麼,掙多少,而是未來三年、五年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你要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

第三,調整心態。

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深遠而巨大,作為職場人,我們無法按時返工,甚至不清楚生活何時能走上正軌。

有些人雖然已經響應在家辦公的號召,但云辦公根本無法進入狀態,心情還是會時刻隨著疫情而跌宕起伏。

雖然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但實際上並未有本質性的改變。

我們無法預測疫情何時結束,但理應及時從消極的狀態中抽離。

趁著空窗期,不妨思考一下,對於自己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焦慮本身是沒有半點用處的,變化已經來了,那就適應它,甚至利用它。

人都是通過一次次改變,才真正找準自己的位置。

只要我們明確下一步的方向,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那麼空窗期的價值就可能被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我們也一定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發揮本我的價值,成就人生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