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不需要的東西,去掉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現實困境:

淘汰的電視手機、用舊的鍋碗瓢勺、過時的衣服鞋子、商超打折的各類贈品,總想到這些東西還有用處,捨不得處理,結果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

櫥櫃滿滿的,衣櫃門都關不上,儲屋間的空間越來越小,屋裡到處都是東西。


這些東西,有些一年半載沒動過,有些甚至都忘記了它們的存在,只是靜靜地呆在櫥櫃、衣櫃、儲屋間裡,佔據著有限的空間,耗費著我們尋找東西的時間,甚至還使家裡顯得特別雜亂。

它們真的有用嗎?或許你想以後可能需要,但是,你似乎從來都沒有使用過。


如果你把這些東西都處理掉,你會發現,原來屋子還可以如此寬敞,處理家務還可以如此快捷。

生活中,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太多了:

衣服買了一件又一件,結果你還是喜歡僅有的三五件;

手機買了2部、手機卡有3個,其實你每天用最多的只1個號碼;

去商場,你一次買一大包食物回來,結果有些半月保質期而不得不扔掉。


是啊,生活中,到底有多少東西是真正必要的呢?

你把家庭弄得太亂,只是因為你想保留的東西太多了。

你買了那麼多東西做備用,結果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是不需要的。

生活原本很簡單,你想要的越多,就越累。

而去掉這些東西,你就會過得更簡單自如。

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不需要的關係,斷掉

很多人,已經達到了時刻都離不開手機微信、QQ等社交媒體的地步,他們覺得,只有通過這樣那樣的交往交流,才能與朋友保持著密切關係。

但是,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卻是沒有微信的,更不用說通過這樣的渠道與人加深關係。

白巖松說,“要是上了微信,別人問老白你有微信嗎?我就得說有。那人家說加一個唄,我能說不加?我要加了,得在多少個朋友圈裡待著?”

白巖松參與創辦央視《東方時空》,主持過多個知名節目和國家重大活動的直播,他的主持理性、犀利又不失幽默,特別受歡迎。

他把大量的時間用在看書、聽音樂、觀察甚至發呆上,這讓他產生新的想法,然後讓他的思想更有價值,贏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思考。

白巖松從無效社交上擺脫出來,節省了大量的學習、思考時間,終於活成了他自己。


同是知識豐富、受人尊敬的節目主持人,汪涵的微信圈裡一旦超過100人,便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就連和他搭檔了10年的同事和知名影視明星,都刪掉了。

汪涵說:

“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就會是空洞而且是無物的。”

聰明的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上,真正有質量的人,不是靠拼命社交建立起來的。

三兩知心好友,勝過無數泛泛之交。

減少那些無效的社交,你會有更多時間用來讀書學習,用來提升能力上,也才能更多地引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

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不需要的慾望,去除

曾看過一個退休老人的故事。

這位老人,晚年時想將自己的財產留給兒女,但兒女們卻說老人應該自由支配。

老人考慮到兒女工作忙,還要照顧孫子,而他們生活不能再完全自理,不願意給添麻煩,決定去養老院。

他在養老院裡挑選了一間獨立的小房子,家裡的那麼多東西,只能挑選極其有限的東西搬過去。

珍藏的全套紅木傢俱、一大堆郵票、百十來把紫砂壺、幾十瓶好酒和一些寶貴的小件物品.....這些東西,他都沒有搬。

他只揀了幾件受穿的衣服、一套炊具、幾本書、一把喝茶的紫砂壺等有限的東西。

然後,他去了養老院。


這位老人感嘆地說:他珍藏的那些所謂的財富,“都是多餘的,它們並不屬於我,我只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只屬於這個世界,輪番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

是啊,人生只能睡一張床,住一間房,吃三餐飯,足矣。

來到世間,我們本都是為著快樂而來,但是一旦沉湎於財富,沉湎於胃口越來越大的慾望,我們便再也不會滿足,再也不會快樂。

“無欲則剛”,當你不再被放縱的慾望操控時,你便能自由地生活。

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不需要的名利,看淡

當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培育出的“南優2號”,“超級稻”,每公頃產量從3噸到最高18噸,惠及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

他得過的中國乃至世界頂級獎項難以計數。

他也確實很有錢,他的名字及企業公司股份,早在十年前,市場估值就超千億元,他得到的獎金也不少。

但他卻並沒有拿這些名利當回事。

他更願意稱自己是農民。

他的錢只是名義上的估值,也不是真的“有錢”;他的獎金,都放到基金會里去了。

他買的衣服,都不貴,甚至15元錢的襯衫也很喜歡;他的手錶260元,鞋子120元。

他換了幾部車,都是十萬元以下的車。

他16年堅持光顧長沙同一家小理髮店。

他說,要說一點名利思想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對物質別要求太高,1000多元的衣服和五六十元的衣服沒什麼區別。

佛說,世人為名利所累,不如放下,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是啊,名利,讓我們迷失了眼睛,增加了無數的煩惱。

本是為著快樂而來,卻為名利,失去了快樂。

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滋味。

真正高級的人生,都在努力做減法


善於做減法,人生會更爽

《道德經》中有云:“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

意思是,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個更有害呢?過分地珍惜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千方百計地珍藏會造成慘重的損失。

人生就像在做減法,過一天,少一天。過得好不好,舒服不舒服,全在內心感受。

所謂“大道至簡”,人生的最精彩、最迷人之處,便是學會刪繁就簡,樸素生活。


不是所有的東西你都需要,要學會扔掉;

不是所有的關係你都要維護,要學會斷掉;

不是所有的念想都要實現,要學會除掉;

不是所有的名利你都要得到,要學會看淡。

簡單、自然、淡泊,才是世間最美的存在。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惟有追求簡單,才可以舒服坦然。

不斷做減法,放下勞神的東西,給心靈洗個澡,會發現,原來簡單,才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難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