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陰陽學說包含了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您怎麼看?

那曾經的一片橄欖綠


不能這樣說!其實太極兩儀的陰陽學說是比唯物主義辯證法更高層次、更高內涵,更自然更接近宇宙奧秘的真理!

唯物主義辯證法不過是對太極學說的現代化、簡易化、平民化!他使原本深奧難懂的宇宙真理更易於現代人的理解,更好地指導人們認識自然,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自然!


笑說奇談


對頭。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充滿辯證哲學的智慧。人生,世界都離不開陰陽。





朱阿聖


我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吧!當初看了《陰陽初探》以後,感到我國古代理論確實博大精深,過去曾認為陰陽學是樸素的辯證法,至今許多人仍持這種觀點,那麼到底陰陽理論與辯證法有何異同?

如果從時間上劃分,陰陽學在前,辯證法在後,從空間上劃分,陰陽學的發源地是中國,辯證法是舶來品。有人說是出口轉內銷,認為是外國人借鑑陰陽理論創立了辯證法。對此,我自知考證無能,讀書有限,眾說紛紜,難辯真偽。為了避其所短,到底是純舶來品還是出口轉內銷也就不必較真了,反正辯證法即便是出口轉內銷也是經過別人加工的,並非原封不動只是換了商標。

除了時間、空間,也就是產地的差別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方面的不同呢?

大家都知道,辯證法最早是由於對宇宙本源的觀點不同,前者強調精神第一性,後者則強調物質第一性。陰陽學對宇宙本源的看法是:既不能稱精神,也不能稱物質,認為精神與物質現象都是陰陽排列組合的特定表現形式。

那麼是否可以認為唯心論和唯物論都是一元論,陰陽學是二元論呢?

為了不與大家都瞭解的二元論相混淆,不應把陰陽稱為二元論。哲學史上的二元論是指物質與精神,陰陽中雖然也可以把陰陽比做物質和精神,但並不等同於物質和精神。物質與精神僅僅是陰陽的特定表現形式,並不能概括全部陰陽的哲理。

除了對宇宙本源的認識不同外,在方法論上,陰陽互根與對立統一是否只是名稱上有區別,本質上是一致呢?

其實,陰陽互根與對立統一的提法很相似,兩種觀點的共性,都是承認客觀存在的一切現象都是互以對方的存在為依據,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陰陽互根與對立統一除了前面提到的共性外,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首先,辯證法並不等於宇宙觀,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或認識論。提到宇宙觀,有人稱本體論,也有人稱本源論。同是辯證法,在宇宙觀上則有著原則上的分歧。在此,我們沒有必要對別人的分歧品頭論足,只想說對立雙方都同樣認為宇宙觀(本體論、本源論)與方法論不可混淆,陰陽互根理論從創始至今,從未區分過宇宙觀(本體論、本源論)與方法論,因為陰陽理論既是宇宙觀(本體論、本源論)又是認識論與方法論。

當前一些有見識的辯證唯物論者,在一些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了物質一元論與一切現象都對立統一的方法論之間在理論上多有牴觸的文章,認為物質也應有相互依存的對立面,否則,一切現象都有是對立統一,似乎就不能自圓其說了?

有人會說看來您不認為陰陽學可以從屬於唯物論吧?

我認為可以這樣說,在學術上我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是頗為可恥的。

三要素中首先講對立統一,對立統一與陰陽互根既有相似之處又有重要的區別。陰陽互根只講“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消陽亢,陽消陰散”。重點強調的是陰與陽兩者依存和相需的關係。古語“相反皆相成”就是陰陽理論的用語。這裡應特別提醒的是:陰陽不相斥,不相鬥(相爭),兩者之間只存在相需關係,並無鬥爭關係。辯證法的對立統一關係則強調鬥爭關係。為什麼可以用《矛盾論》來概括辯證法呢?因為它的確抓住了辯證法的本質,使用“矛盾”顯得更為形象。

那麼辯證法三要素中關於對立統一的學說確實強調了“對立鬥爭的絕對性,對立的同一和統一的相對性”,這與陰陽互根有什麼不同呢?

可以用現代語言解釋陰陽學只能講陰陽互根(相需相依存)是絕對的,陰與陽並沒有鬥爭關係,對立與陰陽不是同義詞。對立本身如果用陰陽的觀點分析,鬥爭並不發生在相反和異性上,任何戰爭都只能是共性之間的相互爭奪和排斥行為,不是陰壓陰,便是陽壓陽。有鬥爭的對立是中和結構之間的對立,任何中和結構自身都既有陽性又有陰性,鬥爭點是中和結構之間的失衡。對立雙方的鬥爭點是它們的共性和同性,不是異性,這與辯證法的認識是最原則的分歧。辯證法講:“同一統一是相對的,似乎鬥爭點的消失點是同性,同性才是統一的根據”;陰陽互根強調的統一則是相反相成的異性。

這麼說過去學習辯證法、矛盾論時的確只對階級鬥爭、民族、敵我一類的對立鬥爭比較理解,對其它的對立如:正與反,陰極與陽極,等等許多對立,到底怎樣鬥爭並不理解。許多理論權威人士也只是在講階級鬥爭和敵我鬥爭時能讓人理解,其它也僅是一帶而過,很難聯繫實際,用“對立鬥爭的絕對性”來指導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相反皆相成”與“對立統一”名詞也不斷用,因為種種原因總覺得深入不進去,用起來也顯得蒼白無力。您講的鬥爭點並非發生在異性(相反)上,鬥爭的本質是同性之間的排斥行為,我似有所悟。您能在階級鬥爭或敵我問題上用陰陽觀點加以解釋說明也屬於同性之間的鬥爭嗎?

其實個人認為階級鬥爭和敵我鬥爭是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人本身是同性。人的共性就是人的共同需求,儒家稱:“七情、六慾人皆有之。”用現代語言形容即:“都希望最大限度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馬克思也曾說過:“並不能因為人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別,就會引起……需求上的差別……”這就是說在需求上,並非每個人都能約束自己,不貪圖超越自己對社會的貢獻的需求。俗人總難免有貪慾,一旦出現不平衡,就難免發生鬥爭。如果沒有這種共性,譬如:只有階級性,剝削階級天生只是好吃懶做,勞動人民天生是勤勞、樸素,兩者豈不只有相需關係了,哪還有什麼鬥爭?其實,階級之間也不都是鬥爭關係,歷史上許多主僕之間從感情到行為上都很融洽的例子並不少。敵我關係也是大同小異,敵對陣營之間相互同情和支持的例子也不少。當社會能夠最大限度地合理調節人們的貢獻與分配,並通過教育使多數人都能悟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時,人與人之間的敵對關係終將會成為沉痛的歷史教訓。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非喜勿噴!

#王少康




王少康


是的


硬筆毛筆書法


對頭,陰與陽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矛盾。


高廣福204高廣福204


陰陽學說包羅萬象,人類起原,宇宙空間,天地萬物盡在陰陽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