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老牌兒”球隊為何干不過廣州恆大

近十年,廣州恆大介入足球,取得了碾壓級別的成績。這讓一些所謂的老牌球隊和球迷,比如北京、大連、山東的球迷酸溜溜的,又無可奈何,在評價廣州恆大運營足球時,無非就是說花錢多,買人多,更有說出靠特殊政策之類的。

中超“老牌兒”球隊為何干不過廣州恆大


其實,這些所謂的老牌球隊就是老一套機制體制的代表,打破了那一套,效率上來了,自然無往不利。用一個例子,早年飛信在和微信的比拼中,飛信一敗塗地,根本的問題就是首先是所有國企的弊端,層級森嚴,飛信每做一個改進,更新迭代都需要層層上報,等待大大小小領導批覆,程序要正確,同時也是一種推卸責任的機制。這種速度和互聯網公司比拼,簡直就是被秒成渣了。


這就是恆大玩足球之後,原來那些步履蹣跚的俱樂部不是個兒的根源,記得新聞報道,恆大接手球隊後一天時間解決了債務問題,效率奇快。以前說請外援,btv猜想只敢往300萬美元這個級別想,沒出息可見一斑。至於說請裡皮,那更是北京國安 、山東魯能這些球隊想都不敢想的。

中超“老牌兒”球隊為何干不過廣州恆大


當年恆大俱樂部經理劉永灼用“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來評價中國足球,真是一語中的。這些送分童子、慘案隊除了年數長點,再無其他特長。活得時間長但不思進取,那是烏龜。


中國足球要先解決體制問題,國企玩足球沒戲,北京國安退出了,換成中赫好了很多,好了太多。這些俱樂部都是學習恆大好榜樣,返回來不承認,吐槽花錢,吐槽歸化,什麼靠信仰,傻子都知道這都是謊話,用到它們自己身上就是另一套詞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