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水為什麼不灌入井中補充地下水?

大能617


哪裡來的這麼多井?事情還要從頭說起,華北平原近30多年來,降水量持續減少,較正常年份減少了三分之一,造成了河流斷流、湖泊乾涸。加之華北平原人口急劇增長,水資源越來越緊張,地表徑流的缺乏,導致了人們過度超采地下水。

▲上圖是中科院團隊利用美國GRACE衛星監測華北平原地下水超採情況圖,紅色越深,缺水越嚴重。

近些年來,一方面為了能採到地下水,打的井越來越深,今年這些井還能有水,過二三年後就會變成枯井,沒辦法就要拚命打深井,這樣一個區域內就像比賽一樣看誰打的井更深,100多米的深井深剛剛誕生,記錄馬上被刷新,而周邊的淺水井變成了枯井或廢棄井,另一方面,打井的數量越來越多,頭條朋友反映,方圓不到1公里採水井不下20多口。

由於過度超采地下水,多地出現地下漏斗,還會出現地質塌陷,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截止目前為止,每年地下水虧空達70億~80億噸,急需解決京津冀的用水問題,為此南水北調工程啟動並調水成功。

題主說利用南水北調的水灌入枯水井來補充地下水,這個想法是不錯,但有諸多難以解決的困難,首先,南水北調並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樣,調水量充足,每年調水只有55億立方米左右,主要是解決京津冀等大城市生活用水,因為北京、天津、石家莊這些大城市多年來人口急劇膨脹,城市化速度太快,缺水額度太大。

其次南水北調水源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充足,漢水流域也有成千上萬的人口,同時還要考慮丹江口水庫下游的因“失血過多”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所以說優先解決城市用水的前提下,才會考慮生態補水,近二年來,南水北調利用河北境內的18條河流補水4.67億立方,這個補水量對於解決京津冀一帶缺水問題還是杯水車薪。

再次,灌水井水補充地下水,需要修建引水工程,每口井都要有配套的引水工程或專用設備,成本很高,並沒有實際意義。

與其如此,我們不如另闢新路,充分利用大氣降水來解決回補地下水問題,華北平原降水變率大,歷史上出現過大暴雨,我們事前修建簡易引水渠,做好洪水入枯水井的準備,當個別年份出現洪澇災害時,把過多的水引入枯水井來回補地下水,這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好方法。

當然實施這項工程,我們要常備不懈,真抓實幹,近二三年來,全球氣候波動加劇,儘管華北平原持續30多年來的乾旱,不排除像利奇馬臺風一樣伸入到京津冀一帶,厄爾尼諾年後,大概率會有拉尼娜現象出現,屆時西太平洋水氣活躍,會有較多的颱風登陸我國,去年一次利奇馬臺風登陸山東,二天內給山東帶來400mm左右的降水量,能把這些降水截流,可以大大緩解華北平原的地下水缺乏問題。

解決華北平原缺水問題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不能寄希望於南水北調工程,畢竟引水額度有限,並且成本非常高,從市場角度來看,價格這麼高的南水,用於生態補水,難以維繫引水工程的正常收支,歷史上埃及引水終因水價過高,拖垮政府財政,引發調水失敗,所以只有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沒有更好的辦法,除了限制工業用水除外,還要停播耗水過多的農作物,如小麥等,來渡過眼前的難關,等到下一個降水週期的到來,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復。


地理縱橫


總體來說,我們國家的人口現在實在是太多了,國家這麼大的面積,她的資源是有限的,超出了承受範圍肯定是越來越少的。我們國家人口最理想的應該是在八九億合適,其實就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人多了,我就是七十年代的人,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當時每個家庭都有三四個孩子。我們上學的時候學校老師都基本上很缺乏。隨著人民的意識轉變,我們國家人口現在呈下降趨勢。估計再有三十年,我們國家的人口就將近十至十一億了,而且隨著科學開發種田,我們的地下水最終會恢復到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小河裡又都是清洌冽的水了,魚兒小蝦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用戶清澈如水


你這問題問得好!

地表水回灌地下需要加壓,成本比較高。自然回灌不能成型。地表水汙染大,雜菌多,會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汙染。


淨土塵心客


我才疏學淺,不懂大戰略,僅表達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南水北調為什麼不灌入井中補充地下水?

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南水北調,肯定是北方水少,不夠用唄!既然用都不夠用那為什麼要灌入地下而不是直接灌入自來水廠呢?


小民工老劉


國家決定的工程 不灌入地下肯定有他的道理 普通老百姓不要去質疑國家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