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全流程、閉環式、標準化做好入境人員服務保障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池夢蕊)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自3月10日啟用為入境人員集散點。順義區高度重視、統籌謀劃、迅速行動,選派機關幹部、招募志願者,充實到集散點一線,全力做好集散點服務保障工作和入境抵順人員接轉工作,守護“國門”,共抗疫情。

入境人員抵達新國展,進入集散大廳的第一步依然是要進行體溫篩查。從事這項工作的是來自順義區空港開發公司的20名志願者,他們共分為四組,24小時三班輪崗,共同守好第一道關。

“測量如果三次都高於37.3度的話,我們就會交到醫療點進行處置。體溫正常的旅客就引導到北京廳和外省市的廳進行登記,再進行旅客集散。夜裡面從零點到八點那個班,像昨天晚上風特別大特別冷,這個是同志們很辛苦的,但大家從來都沒有怨言大家對抗疫的工作應該是責無旁貸”。空港開發公司黨員志願者胡長春說。

進入大廳後,引導入境人員前往各自目的地登記區、維護休息區秩序的志願者們也都是來自綜保區開發公司、文旅集團、空港開發公司、科創集團、大龍公司、供銷社等區內多家國企。負責北京集散大廳引導服務的志願者們三班兩運轉,服務不間斷迎接回家的旅客。

“大龍控股一共來了20個人,我們7個人分到北京集散點,每天工作是12小時,作為一名國有企業的黨員志願者,我們用實際行動履行黨員的職責,踐行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大龍控股黨員志願者黃文傑說。

每天下午四點到凌晨十二點是入境人員抵達較為集中的時間段,針對入境人員前往外省市較多的情況,負責外省市引導工作的志願者們在這個時間段投入兩組人員力量,實行五班“1+1+2”運轉,保障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對於目的地是順義的入境人員,將被引導到順義區轉接組登記臺,由工作人員做好回家前的最後一棒交接工作。再次測量體溫,及時登記信息,同步通知相關屬地,安排專人專車將人員護送至指定集中觀察點,屬地核實信息後安排專人前往集中觀察點做好交接工作。“手遞手”“點對點”的交接,為的就是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名抵順人員安全的離家更近一步。

穿梭在場館裡的白色身影無法分辨出誰是誰,但只要有需要,他們就會出現在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員面前,在這裡,他們都是“志願者”。24小時的不間斷轉運,隨時應對著各種突發情況,他們的努力工作確保了從入境登記、分流接送、集中隔離每一步驟的環環相扣。

作為外防疫情輸入最前線的新國展集散點,為保障集散點安全、順暢、高效運行,順義區建立了“登記、分流、轉運、交接、反饋”的全流程、閉環式、標準化工作流程。

全區上下各級黨組織迅速響應,黨員幹部和志願者迎難而上、擔當向前,積極承擔起集散點的服務保障工作。截至3月19日零時,順義區從區內各單位、區屬國企選派200餘名幹部、職工,做好駐館保障及全閉環轉運等服務,選調公安幹警等力量300餘人,在重要點位,疏導交通、維護秩序……守護“國門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