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不斷下行

陳雨露: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不斷下行

3月22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就貨幣政策未來走向表示,要分階段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特別是要實現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的基本匹配,並且可以略高一些;同時要繼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不斷下行。要積極引導銀行體系適當讓利給實體經濟,讓“穩經濟”和“穩金融”實現共贏。

陳雨露介紹稱,在國內疫情爆發以後,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的重點企業已經超過了5000家,企業獲得的優惠利率貸款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實際融資成本只有1.26%左右。同時,央行增加了5000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目前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已經超過了1300億元,貸款的利率水平也明顯低於國務院4.55%的要求。

同時,央行積極引導市場利率的下行,企業貸款實際利率水平也在明顯下降。2月份,一般貸款利率是5.49%,這個水平已經比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之前下降了0.61個百分點。

陳雨露稱,在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增加流動性的政策以及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的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國實體經濟已經在邊際改善。目前從3月份以來所掌握的支付結算的數據,包括存貸款的數據動態來看,實體經濟持續向好,估計在第二季度各項經濟指標會出現顯著改善。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比較快地回到潛在產出附近。

在談到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走向時,陳雨露稱,主要是把握五個方面,一是分階段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特別是要實現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的基本匹配,並且可以略高一些。2月份的M2同比增長8.8%,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了10.7%,這兩個指標都已經很好地體現了這一貨幣政策取向。

二是充分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獨特作用。無論是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還是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的政策,要引導金融機構特別對產業鏈的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的中小微、民營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另外,結構性貨幣政策裡面還有定向降準,還有對股份制銀行的額外定向降準,這些政策也要進一步運用好。

三是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要用好3500億元的政策性銀行的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的利率對小微、民營企業的復工復產復業,對春耕備耕的關鍵領域、對生豬的生產、對外貿領域特別是國際供應鏈的產品生產給予大力度的信貸支持。

四是要加大對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發行金融債券的支持,目的是要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整體信貸投放意願和能力。

最後是要繼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不斷下行。要積極引導銀行體系適當讓利給實體經濟,讓“穩經濟”和“穩金融”實現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