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生產中容易被忽視的四項健康養殖措施

作者:鄭火青 1 李奎 2 施金虎 2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杭州 310058;2 浙江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杭州 310021 )

蜜 蜂 健 康 是 獲 得 養 蜂 生 產效 益 的 前 提 條 件 。 蜜 蜂 健 康 與很 多 因 素 有 關 , 要 維 護 蜜 蜂 健康 也 就 不 能 僅 從 用 藥 的 角 度 著手 , 而 要 綜 合 考 慮 各 方 面 的 影響 。 本 文 從 蜜 蜂 健 康 的 角 度 談談在養蜂生產中容易被忽視的4項飼養管理措施。

一、喂水和喂鹽

水是所有生命體生長髮育和生命活動所必須的最重要的物質,蜜蜂也不例外。天氣炎熱 時,蜜蜂還以水作為調節巢溫和溼度的介質,通過揮發水分降低溫度、升高溼度。在外界蜜粉源豐富時 ,蜜蜂採集花蜜和花粉,能夠獲得大部分水分 。但當外界缺少蜜粉源或天氣炎熱時, 水分就有可能短缺。此時就會有更多的採集蜂出巢採水,增加蜂群的勞動強度和食物消耗。鹽分是動物體維持生命活動和各項生理機能所必須 的物質 。 蜂群內若缺少鹽分, 幼蟲會生長髮育不良 ,成蜂體質會下降 , 壽 命縮短 。自然界中,花蜜和花粉含有充足的鹽分,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用蔗糖代替蜂蜜作為蜜蜂的糖源時,就會造成鹽分及其他礦物質的缺失,從而對包括免疫在內的生理機能產生影響 。

在蜂群缺水和缺鹽時,外界水和鹽的供給就變得非常重要。外界的一些潔淨水源也有一定的鹽分,但鹽分更多的肯定是一些汙水,所以在蜂群缺鹽或是既缺水又缺鹽時,肯定就優選採集汙水,而汙水中的細菌等微生物隨即 就 成 為 蜂 群 健 康 的 又 一 大 挑戰。當外界缺水或既缺水又缺鹽時,蜂群就連最基本的生活用水和用鹽都無法保障,蜂群健康必然嚴重受損。

因 此 , 養 蜂 生 產 中 應 該 根據蜂群飼料儲備、外界條件等情況 , 採 用 適 當 的 方 式 補 充 水 和

鹽,減少蜜蜂採集汙水的機會,同時也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定地蜂 場 可 在 蜂 場 附 近 放 一 水 缸 或建 一 水 池 , 留 有 清 水 , 並 定 期在 其 中 撒 些 鹽 , 供 蜜 蜂 採 集 。夏季高溫時,用一個專用的飼餵器在箱內或巢門口喂水,並適當添加鹽。在秋季和早春需持續飼餵糖水的階段,在糖水裡添加適當濃度的鹽。在水或糖水裡添加鹽的濃度宜低不宜高,過高會引起蜜蜂趨避,甚至可能會引起慢性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中蜂對1.5%和2%的鹽水即表現出趨避現 象 , 說 明 這 兩 個 濃 度 已 經 過高。具體飼餵多少濃度的鹽水,也和飼餵次數和外界條件有關, 如果只是偶爾添加,可在1%左右,如果是長期連續飼餵,濃度應在3‰以下。也有將鹽直接放在箱底或隔王板上讓蜜蜂自由採集的做法。

二、消毒蜂箱蜂

箱是養蜂生產中蜜蜂生活居住的場所,但也是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病毒、細菌、真菌等都能粘附在蜂箱壁或是箱底和縫隙的殘渣中。定期對蜂箱進行清洗、消毒,能改善蜂群居住環境,減少病害的傳染源,是預防蜜 蜂 傳 染 性 疾 病 ( 特 別 是 病 毒病)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但據調查,目前絕大多數蜂農沒有對蜂箱進行定期消毒的習慣。建議每年對蜂箱進行清洗、消毒,一般在蜂場備有一部分空蜂箱,換下使用的蜂箱,清洗消毒後再換另外的蜂箱,逐批換箱,做到每個箱子每年都至少清洗消毒1次。消毒蜂箱對於中蜂養殖來說尤其重要。巢蟲喜在蜂箱縫隙處產卵,幼蟲孵化後爬出,伺機上脾。清洗消毒蜂箱可以清除這些藏在縫隙處的蠟螟卵或幼蟲。

若蜂群發病,不論是何病因,都應該在採用飼養管理措施應對病情的同時 , 對蜂箱進行清 洗 、 消 毒 , 以免疫病進一步傳播。

三、及時淘汰老舊巢脾

巢脾是蜂子發育和蜜蜂貯存食物的場所。巢脾在用於孵育多代子後,因巢房內留有繭衣,巢房會逐漸變小,同時也會留下很多病菌,又成為一個攜帶大量病原的地方。另外,巢脾也是最容易有藥物殘留的一個地方,蜂群用藥後,首當其衝的是在巢脾上留有藥物,貯存蜂蜜後,藥物溶解到蜂蜜中,使得蜂蜜出現藥物殘留。

中蜂有咬脾習性,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抗病習性。而在養殖西方蜜蜂的過程中,由於西方蜜蜂不偏好新脾,生產上常是多年不淘汰巢脾,一張巢脾甚至用五六年。這種養殖方式不僅使得累積在巢脾上的病原微生物成為疫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源頭,而且蜂群用藥後,更有可能在蜂產品中產生藥物殘留。因此,不論是中蜂還是西方蜜蜂,都建議及時淘汰老舊巢脾。中蜂巢脾做到年年更新,西蜂巢脾做到2~3年更新,對於預防病毒病和細菌病非常有好處。一些繁蜂出售蜂群的蜂場,病害往往較少,和巢脾淘汰頻率較高有關係。

四、選育抗病蜂王

蜜蜂作為社會性昆蟲,在個體和蜂群水平都有一定的抗病機制,這種自身的抗病力是可遺傳的,是應對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在飼養蜜蜂的過程中,人們長期以來更看重蜂產品的產量,生產上在留種育王時幾乎只關注蜂群的生產力,而忽視了抗病力這個重要的指標。長久以往,就造成了整個飼養蜜蜂種群抗病基因的丟失和抗病力的降低。另外,在應對蜜蜂病蟲害時,僅從藥物的角度進行預防和治療,沒有淘汰易感蜂群,也不利於蜜蜂種群抗病力的提高。

建議在生產中更多地關注蜂群的抗病力,選擇抗病力好的蜂群進行育王。在當前蜂群生產力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條件下,更應如此。如果在一個區域內,所有蜂場都共同關注蜂群的抗病力,久而久之,蜂群抗病力會有所提高。而在蜂群爆發疾病時,也可淘汰患病蜂群。例如,中蜂群患幼蟲病時,可將患病過程視作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淘汰患病蜂群,留下抗病力強的蜂群,再進行繁育。對於西方蜜蜂的病毒病、細菌病和真菌病,也可以將發病過程作為淘汰病群的過程,如果發病,可以考慮換用其他種王。生產上通過關注蜂群抗病力,選育抗病蜂王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朝著這一方向努力,對提升蜂群的抗病力總是有益的。

養蜂生產中容易被忽視的四項健康養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