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喪偶以後,老年人只剩活著”,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老了,喪偶以後,老年人只剩活著”這句話讓人覺得很淒涼,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生便有死,每個人都不會倖免。但是當人一旦到了暮年,身邊有相知相愛的老伴陪在左右,是每個老年人最幸福的事。

“少年夫妻老來伴”,哪怕有再多孝順的子女身旁照顧,也抵不過一個相伴到老的愛人。但是,如果人到老年一旦喪偶,就只剩下孤獨和悲涼了。

我常記得外公去世後,年邁的外婆一下子就蒼老了很多。我們做晚輩的,即便是再孝順總也填補不了老人孤獨的心。風燭殘年的外婆習慣了外公在身邊的安穩日子,習慣了風雨同舟半個多世紀的相扶相伴,習慣了照顧外公的一日三餐,也習慣了外公在她身邊端茶遞水細緻的呵護。外公走了,把外婆的心也帶走了,彷彿剩下的只是一副沒有靈魂的空皮囊。外婆後來變得沉默不語、痴痴傻傻,讓我們非常心疼,家裡人越發都小心呵護,陪在外婆身邊說話逗趣......

真的是這樣,越是到了耄耋之年的老人,心中最大的痛苦和擔憂便是害怕失去枕邊的人,這是做子女的都無法替代的。對於喪偶之後的老人來說,人生剩下的也只是活著而已。

我是閬外人,謝謝關注。


閬外人


看到這個話題,我想起我身邊的兩個老人。



某甲(女),退休教師。喪偶後追隨獨生女兒生活。女兒 在外打工,生活工作也不穩定。於是甲隨著女兒搬來搬去,四處漂泊。女兒上班時間也不固定,大多時間還是甲一個人待著。內心特別失落和孤獨。


某乙(男),農民。乙有三個子女,都在外過的不錯。六十歲時,妻子去世,埋完妻子便跟兒子來到城裡。兒女都很孝順,爭著讓他去住。好吃好喝好招待。但是乙還是有說不清的不自在。比如不讓吸菸,每天洗澡,兩天換洗一次衣服,時時處處沒有自己家的溫暖。

甲和乙分別代表著兩種人。退休人群和沒收入人群。但無論有沒有錢,喪偶老人依然融不到兒女的生活中。在他們心中,沒有老伴的生活突然間失去了生機。


也許我們真正老了 ,只剩下一個人時,才能夠體會到那種內心的孤獨,才能領會到人生的真諦。


風平浪靜丶丶丶


我,八十一歲,教高中語文的退休教師,老婆七十四歲,她慢性病五、六種,我每日為她按摩早晚兩趟,晚上睡覺前,熱水為她泡腳兼給她按摩,用她的話說“沒有你這個老頭,我早就死了。”我倆在當地是一生有名的鴛鴦一對,倆人一生笑得多,有摩擦,但很少,更沒有打過一次架。她天生的溫柔和勤儉勤勞。我在文革中幾年挨鬥挨跪捱打,寫不完的檢討,她身懷雙胞胎在橋下挑沙石方掙全家生活,照顧和伺候公公婆婆,這個出院,那個又進院的我父母多病,還有一個小女孩,都是她一人操心碎心把這個不堪之家,被她支撐住了。我挨關,不能進家受監督勞動,晚上跪在地上低頭認罪,一身傷巴痕跡。終於盼到了人民勝利,粉碎了“四人幫”,我恢復了高中語文教學,她也不退休工資。我上各級電視臺20多臺次,出名了。如今我家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父母在世時,被當地居委會評上了雙文明戶和五好家庭戶。可是,現在老婆的身體很不好,我的身體特別健康,我真怕她先早走,肯定她要比我走得快走得早。我多次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想到她走的悲劇,想到她走的兩眼閉目,不忍離開我的神態,她眼眶還流淚水,我撲在她身上號哭,從此,我變成木頭人。我也分明知道,人老而死,是不可逃避的自然規律,什麼從容對待,我也在這方面作好思想準備,幾十年的身影未離的感情,風吹雨打,酷熱寒霜,倆人熬過走過來了,但面對一人先死,痛苦的永別,叫我難以承受。文革殘酷衝擊我,我挺過來了,老婆先死,我心上一塊可愛的肉,割了下來,叫我像天昏地暗,留下我八十多歲的人,度日如年,度時如年,度分度秒如年,有安樂死,我會立刻簽字按手印。不寫了,我眼被淚水全迷糊了…。


快樂每一天7496


我也是剛剛喪偶,我的年齡還不到六十歲,心情還沒有從喪偶之痛中拔出來,身體卻每一天疼痛難忍,現在不敢想退休金夠不夠的事,但是身體的不適就令我無所適從,聯想到往後餘生都要在這種身體心境下去活著,真的就沒有了往前看的勇氣,無依無靠,養的還是兒子,根本指不上,一個月都沒有一個電話,聯繫你就是要錢,真的感到很孤苦……


用戶4875657960483


提問者你好,我是一個剛失去父親的人,思來想去,還是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認為人老了,喪偶之後的老年人也要勇敢認真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是活著。

年前,我的父親因病去世,我和姐姐都在外地工作,家裡就剩下一個六十出頭的母親,回來辦喪事的時候恰逢疫情,把我和姐姐都困在了老家,這樣也正好能好好陪伴一下母親。兩個多月過去了,說已經接受了事實是不可能的。生我養我小三十年,陪我長大的父親一下不在了,是真的很難接受,更何況母親是和父親一起經歷風風雨雨四十多年呢?

作為女兒,我每天都有很努力去埋藏好內心最脆弱的那跟弦,生怕自己的情緒會帶動母親的難過。可是她看到父親遺物的時候仍然會嚎啕大哭,我心裡也難過,可是我還得繃住,不斷跟母親講,他去了也好,就不用受病痛的折磨了,可是我的心裡卻在想,爸爸,我真的好想你呀---終於,那天我去給父親註銷戶口,工作人員問我和他是什麼關係的時候,我還是沒忍住,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落---

父親去了以後,母親總說她活著沒有盼頭了,我說你還有我,我就是你的盼頭。老人不就是盼子女嗎?人來這花花世界一趟不容易,上輩子是積了多少德才會有這輩子,為什麼不培養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什麼不去認真、勇敢的繼續好好生活呢?我想等疫情結束後,我的生活穩定一點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看著我組建小家庭,讓她開心開心,不枉費這輩子生我養我!希望提問者也要努力好好去生活!加油!


Balala小妖精


我不贊同。

我相信,除了活著,還有生活。

活著,只是最基本的一個方面。而生活,才是讓往後的生命更加的延伸、延展的方式。

我的外公就是如此。

外婆先於外公去世,外公便一個人過了。

在度過一段悲傷期後,外公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依然堅強、樂觀地生活著。

外公喜歡花草,他小院裡的花草都是他一手養大的,每次我和父母去看望外公,他總會勤勞地在小院裡除草、澆水。

甚至自己還動手搭了一個建議的大棚,裡面又新種了些喜溫喜溼的花。

其實外公的身體並不好,他的三個女兒和兒子也經常去照顧、看望他,按道理,他也可以每天在家休息,什麼也不幹,兒女們都很孝順,都在外公身邊,輪流照顧他完全不成問題。

但我的外公,沒有這樣選擇,他不僅僅只是好好活著,更是繼續好好生活著。

有時候,我們會勸他,少擺弄那些花草了,別累著了,摔著更不得了,外公卻不聽我們勸,笑著跟我們說,“習慣了,一個人不幹點啥悶得慌,剩下的日子我得抓緊好好養他們”

如今,外公也已經去世了。但現在我再回憶起外婆走後外公的樣子,還是他在小院子裡屬於自己的那片花草土壤裡,弓著身子除草的背影。

不妥協地活著,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才會更加無憾。


封塵記


我今天69了,喪偶己有九年,自己沒有一些特長,身體逐漸走下坡路,退休工資只有二千多元僅夠過日子,只能說我目前還會喘氣


sbeel


老年人喪偶之後就剩下活著,

這不能一概而論,人的性格不一樣活的方式也就不一樣,當然老了沒有伴了肯定孤獨寂寞是必然的,但是也不至於只剩下活著,我覺得有很多事要幹,也有很多開心和快樂,比如給兒女帶孩子,她們很需要我,每天都忙忙碌碌,我覺的很有人生價值。

說到開心快樂可能有人覺的沒有老伴了就沒有了開心快樂一切都被老伴帶走了.。我覺的不都是,每個人身邊有朋友,有兒女有可愛的小孫女孫子,看到她們就很開心,兩天不見就想,孩子們也想我,所以我覺得很開心。和幾個老朋友老姐妹在一起瘋玩瘋跑到處走走是件很快樂的事。

我勸各位失去老伴的老姐老哥們,不要把晚年的日子過得太過灰暗,自己找興趣找快樂,把自己的後伴生活旳豐富多彩。:


UU姥姥


每個自然老去的人都會有這一天,而每個人也有著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處境。農村老人,城市老人,沒有退休金的,有退休金的,身體康健,能自理的,臥床不起,不能自理的。兒女孝順的,兒女不孝的。誰都不知道誰的老去會是什麼樣子,就普通百姓而言也不要說年輕努力攢夠養老錢,誰知道誰的未來會遇到什麼事情呢。許多城市老人在公園唱唱歌,跳跳舞,彈琴繪畫書法,下棋,自己鍛鍊,自己找樂。農村的老人呢?能動的還想幫幫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身體不允許了在牆根曬曬太陽,抽支旱菸,這都是非常不錯的了。我們人到中年,那一天也是眨眼即到,雖沒有經歷,但可以想象,況且身邊自己的父母正是老年處境, 我們考慮到他們的感受了沒有,我們為他們做得到位沒有……



詩情酒香琴音海韻


世間的家都是由配偶組成,再開枝散葉,結婚時都有美好的祝賀,百頭偕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正又有多少是白頭到老呢?什麼老年人喪偶之後只剩活著,那中年喪子之後,還不跟著自殺嗎?世上真正白頭到老的也不能同一天死去,總有前後,那麼多的老年喪偶的,古時叫末亡人,都只能坐等死去嗎?哀大莫過於心死,完全依賴對方,失去了後是會惶惶不可終日,真正無病自殺跟著走,怕還沒有人有那個勇氣。隨著時間流失,慢慢的也會恢復過來,人不會象纏樹的騰,樹死騰枯,我老伴出車禍走的,走時女兒還沒成家,要是喪偶後只等死,那未完成的事,一概不管了?後來兒子生小孩,女兒成家都是我一手操辦,本人是農村的,什麼都沒有,沒有別人那麼好命,有工作,城裡人,但就憑一顆不想示弱的心,孫子也大了,女兒也成家了,都有各自的房子,家,外孫女也要中考了,本人也苟活著,要是等死的話,那一切都更艱難加在兒女們身上,沒有不散的宴席,走了一半,只是更艱苦了,未完成的事要獨當一面去完成,背後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做到了問心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