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棄嬰"成美國世界冠軍: 親生父母因窮拋棄我? 我不找中國爸媽!

特達華洲,位於美國東海岸,面積全美倒數第二,GDP排名全美倒數後10名,這裡與周邊的紐約、華盛頓、以及費城相比,是一個低調安逸的舒適區。2017年,一位擁有東方面孔的小姑娘打破了這裡的平靜,特達華洲第一位世界冠軍誕生了!

中國棄嬰


中國棄嬰

2017蒙特利爾體操世錦賽全能決賽,首次參加世錦賽的摩根-赫德一舉奪冠。這位當時只有16歲的小姑娘,突然之間成為閃光燈追逐焦點。這樣的大場面,對於摩根還是第一次。相比於世界冠軍的頭銜,大家更為關心的是,“一個黃皮膚、黑頭髮,戴著厚厚眼鏡的小姑娘,為什麼幫助美國奪得世界冠軍了呢?”這背後的緣分,還要從十多年前說起。

[特殊的相遇]

2001年7月18日,在中國廣西梧州的一家醫院裡,一名產婦剛剛誕下了一名女嬰,父母為其取名“吳穎思”。孩子出生後,家人將她遺棄在醫院門口外的臺階上。炎炎夏日,女嬰開始無止盡的啼哭,眾人尋親未果,只好將她送到當地福利院收留,小吳穎思成為了一名孤兒。

中國棄嬰

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特拉華州,39歲的牙科保健師雪莉-赫德因不能生育,正打算收養一個孩子。她的一位患者告訴她,不要領養美國的孩子,因為他們之前9次嘗試領養,9次孩子的生母都改變了主意。這位患者建議雪莉去國外收養,美國收養機構和中國、危地馬拉、印度和俄羅斯等國都有業務往來。

聽到這位患者的建議後,雪莉第一次參加了領養分享會,而這次收養信息就是關於中國的。一對夫婦在會上講述他們在中國領養孤兒的經歷,聽完分享後雪莉有一種自己可能會成功的感覺,她有機會從一個需要幫助的國家帶走一名小嬰兒,並且不會有親生父母反對。於是,雪莉開始聯繫中國機構,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填寫相關文件,開始漫長等待。

中國棄嬰

2002年的6月,雪莉收到了來自領養中心的信件,她看到了一張6個月大女嬰的照片,而這個女嬰就是後來的摩根。拿到照片和領養通知後,雪莉迫不及待的飛到了香港,她要從這裡中轉前往南寧。在那裡,她將與10多個領養家庭一起迎接他們的小寶貝。雪莉對那天的回憶很清楚。“我記得當時電梯裡傳來孩子們的啼哭聲,小摩根當時11個月大,當我發現她時,我的視線就從此不能離開這個可愛的小傢伙了”。

中國棄嬰

雪莉接著說道:“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叫了我的名字,把孩子抱到我懷裡,再三囑咐我確認下孩子的10個手指,10個腳趾是否健全,之後我把小摩根的衣服換掉了,福利院的衣服交還給了工作人員。隨後我們去照相,按照要求必須有一張全家福作為文件。在這過程中,小摩根一直在哭,因為她可能不知道我是誰。整個下午摩根哭了整整六個小時,我嘗試著喂她吃些東西,擁抱她安撫她,不一會兒她終於睡著了。等摩根再次醒來的時候,她就不再哭了,我們在中國又花了十幾天時間評估合法性。”

中國棄嬰

一切進展得都很順利,雪莉在美國駐廣州大使館進行宣誓。相關手續完成後,雪莉抱著摩根飛到特達華洲的米德爾敦,翻開了人生新一頁。

[媽媽,忠實的支持者]

小摩根一家在這座僅有兩萬人口的小鎮,開始了簡單平靜的生活。與所有美國父母一樣,雪莉對摩根的培養很開放,他們鼓勵孩子去嘗試新鮮事物,遵循孩子的內心,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3歲時,雪莉為了培養摩根的興趣愛好,讓她嘗試了舞蹈課、足球課等等,但最後能真正讓摩根喜歡的卻是體操課。亞洲人出色的靈活柔韌性,合適的身材以及對這項運動的熱情,讓摩根成為了同齡孩子中的佼佼者。摩根6歲的時候,教練找到雪莉,直白地對她說,“你應該把摩根送到更高的平臺了。”

中國棄嬰

雪莉帶著女兒來到距米德爾敦17英里以外的紐瓦克市郊第一州體操館,來自俄羅斯的斯拉瓦教練收下了摩根。從那之後,雪莉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在午餐時間仍堅持工作,這樣就可以早些下班去接女兒。五年間,雪莉帶著女兒風雨無阻,每天接送女兒路上花費的時間就近2小時。

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比賽,雪莉對女兒的成績,從來沒有提出過任何要求,她告訴女兒,“無論你經歷了什麼,媽媽都是你忠實的支持者,遇到困難挫折,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告訴媽媽,哪怕是我睡覺的時候。”

中國棄嬰

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在2011年發生變故,那一年,雪莉和丈夫離了婚,照顧孩子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雪莉身上。作為一個單身母親,雪莉不敢帶著女兒去餐廳吃飯,自己餓了就去便利店買三明治充飢。

在摩根進入國家隊前,每年學費、比賽旅行花銷等需要12000美金(約人民幣近9萬),這對於從事牙科保健師的雪莉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她擔心因為資金問題影響到女兒的比賽,2014年在網上發起了眾籌活動。在發起眾籌37個月後,雪莉母女僅獲得21人捐款,籌到總計2040美元。

中國棄嬰

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年幼的摩根只有不斷努力,進入國家隊才能減免相關支出。每天近十小時的訓練,讓小摩根筋疲力盡。壓力大到崩潰時,摩根喜歡閱讀《哈利波特》,也許她在主人公哈利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樣是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但是都很幸運的擁有著某種過人天賦,彷彿有種神奇的魔力一直引導著她。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摩根升入業餘體操8級。2014年,霍爾德達到10級(業餘體操最高標準),同年參加“柳金盃”比賽。2015年,14歲的摩根參加了全國錦標賽,她在全能比賽中排名第八,自由體操排名第七,在高低槓比賽中排名第四。2016年,摩根參加了美國經典賽,她在全能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全國錦標賽上,她在全能賽中排名第5,在高低槓上排名第3,這些優秀的成績,讓她敲開了國家青年隊大門。

中國棄嬰

進入國家隊後,摩根終於不用為女兒的學費發愁了,她辭掉了在牙科診所的工作,重新找了一份客服工作。她可以線上辦公,這樣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訓練完回到家後,母女非常享受2人世界,兩人無話不說。無論是生活中的小趣事,還是遇到的困難,彼此之間都相互分享喜怒哀樂。

[共渡難關]

2017蒙特利爾世錦賽備戰階段,摩根的養母被查出左側乳房內有腫塊,醫生告訴摩根,現在是乳腺癌早期,必須立馬接受手術。得知這一消息後,雪莉如實地告訴女兒,“媽媽得了乳腺癌早期,它還是早期,完全可以治癒。不過,媽媽需要接受手術。”

樂觀的小摩根,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意外變得垂頭喪氣,她拍下了母親的手術、化療週期表,記住表格上所有的日期。經歷了手術化療後,雪莉的頭髮開始掉頭髮,為了怕女兒面對媒體的追問,雪莉走到哪裡都帶上了假髮。這一消息還是中國一家媒體,前往美國採訪雪莉母女時意外得知。

中國棄嬰


據悉,雪莉化療期間,摩根陪著媽媽前往當地的商場,挑選精美的帽子為媽媽搭配。她安慰鼓勵媽媽,“我根本不在意你現在的樣子,其實你光頭很好看啊。“

那段時間,摩根儘可能平衡備戰和陪伴母親的時間,雪莉病情也在往好的方向發展。2017年10月,雪莉陪著女兒來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在看臺上為女兒世錦賽首秀加油。世錦賽全能決賽,女兒以零失誤的表現完美奪冠,看臺上的摩根揮舞著美國國旗,盡情地為女兒吶喊。這一路,母女倆相互扶持,所有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

[愛與坦誠]

世錦賽奪冠後,摩根成了媒體的寵兒,連雪莉也成為媒體接連採訪的對象。眾多媒體中,問及雪莉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女兒的身世。對此,雪莉從不向任何人隱瞞,無論是媒體還是摩根,她始終坦誠回應。

其實,在摩根很小的時候,她就問過媽媽,“為什麼我的中國父母不來見我?”

每當摩根問及親生父母,雪莉都會很耐心地解釋,“我不知道中國媽媽是誰,但我知道她把你放在了醫院門口的臺階上,希望你能儘快被人發現、好好照顧你。她一定非常愛你,但是有不得不放棄你的苦衷。”

“那他們為什麼要拋棄我呢?因為貧窮,還是年紀太小?我覺得我自己少了一塊,因為我不知道我的過去”,摩根在奧運頻道拍攝的紀錄片中說道。

母女倆已經計劃如果摩根可以代表美國東京奧運,比賽結束後,兩人將從日本直接來到中國,回到摩根的出生地廣西走走看看。那麼,這次中國之行,母女倆會去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嗎?

雪莉坦言,自己完全沒有孩子親生父母的任何信息,但希望能夠找到她的父母,告訴他們摩根是多麼的優秀。“你們有一位世界冠軍女兒,這是多麼出色的基因,我很榮幸能成為她的母親。”

而摩根本人似乎並不想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在接受採訪時談道,“我很想去中國,瞭解中國的文化,但是我不想找親生父母了,我沒有他們的任何消息。我對她們,沒有憤怒、怨恨,出於好奇,我只是想知道我當年為什麼被拋棄。”

骨子裡流淌著中國血液的摩根,對於中國文化很是著迷。新賽季自由操配樂,她選擇了帶有東方氣質的中國風音樂,她解釋東方氣質更適合自己。摩根的編排教練,對於愛徒的表現,在場邊頻頻點頭,“摩根就是很有個性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這首曲子很適合她。”

[未來]

現在,摩根正在為奧運名額做最後衝刺,美國杯的冠軍為她邁向東京增添了勝利砝碼。3歲時,摩根就許下了奧運夢,這個夢想很有可能在今年夏天照進現實。

“現在這個階段,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努力。我一定會百分百投入訓練,證明我可以當之無愧地站在奧運賽場。我期待美國奧運陣容公佈的那一天,我一直認為我可以代表美國出征奧運,我現在已經憧憬那一天的場景了。”這份自信和樂觀,來源於摩根每日紮實的訓練,“我每週6天都在訓練,休息的那一天我會做瑜伽調整,我很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

原本計劃奧運會後進入佛羅里達大學就讀的摩根,如今推遲了自己的入學計劃。

“我希望自己可以參加2021哥本哈根世錦賽,世錦賽結束後,再進入大學。”當被問及大學會選擇什麼專業時,摩根直言自己現在還沒有想好,身邊不少朋友選擇了物理專業,但她對此卻不感興趣。拿到佛羅里達大學獎學金的摩根,在朋友眼裡,是世界冠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回首自己的成功之路,摩根坦言,“除了努力,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

從中國棄嬰逆襲成世界冠軍,摩根靠著媽媽的支持和自身努力,走向了人生巔峰。在北美體育界,像摩根一樣的棄嬰成為世界冠軍並不是個例。2018年多哈體操世錦賽,除了摩根還有一位華裔女孩卡拉-伊格爾,她來自中國江西,同樣被美國夫婦收養。2019年國際泳聯世錦賽上打敗索斯特倫的女子蛙泳100米世界冠軍麥克哈爾,也同樣是來自中國的遺孤。

從某種角度來說她們是不幸的,但是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勢必為你打開一扇窗。他們在領養家庭享受特殊的關愛,同時靠著自身的努力,完成人生大逆襲。

金牌的背後,我們感謝這世間的博愛,讓原本不幸的孩子打開了另一扇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