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當前,一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怎麼看?

GEN


國內學校快開學了,回來很容易交叉感染。個人感覺還是原地隔離的好!疫情期間1W多人隔離是個大工程


V每一天


從安全性來講,包機回國,要比一個一個留學生單獨回來,更能夠保障潛在的輸入型病例不會大規模入境。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還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有人說這樣的家長自私,其實也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方面,而沒有從當地局勢設身處地來考慮。

如果換位思考,再結合英國當地的環境,恐怕就不會認為家長自私了。

要知道,出現這種言論的背景是英國首相約翰遜有一段時間是消極抗疫的,也就是用媒體的話說,似乎要對疫情投降了,想讓更多年輕人感染輕症,之後產生抗體,最終讓英國得以保全。

但這遭到了十多位英國專業醫療人士寫聯名信反對。現在英國方面也不怎麼提之前的那個抗擊疫情的方法了,開始更積極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這算是一件好事吧!

而留學生家長的公開信是在約翰遜轉變態度之前。

當時英國社會是出現恐慌的。英國人自己都這樣,更別提外國人了。

所以留學生都想回國,甚至機票也比以前漲了很多。

在此背景下,家長希望能夠包機回國也在情理中。只要機票錢留學生負擔就可以,這筆錢不能國家和納稅人出。

正如木叔之前所言,一個一個留學生回國的風險很大,這一路感染的概率也不低,甚至可能比呆在英國感染概率都高。

因此包機回國,不僅快速、直接,最重要的是安全。

包機落地後,可以直接拉到一個邊遠地區,集體隔離14天,這樣避免了單個回國入境檢驗檢疫的巨大壓力,也能很好防止出現漏網之魚。

之前我國派遣幾架包機,從伊朗撤回留學生和僑民,就是類似的方式,伊朗傳入的病例很少,與這種方式也有關係。


木春山談天下


可以理解,但是費用自理。

留學生仍是中國公民,仍然享有中國的合法權益。

在世界疫情爆發期間,應該包機接孩子回家,但是產生的包機費用,要由留學生家長負擔。

在回國之後,要進行行程上報、機場隔離檢查,產生的費用也是應該由留學生家長負擔。

疫情在3月份發生戲劇性轉變。

在1月、2月份的時候,國內疫情爆發,中國成為獨立抗擊疫情的國家,很多有錢人選擇出國躲避疫情,有的國家甚至開始拒絕中國人員進入;

進入3月份,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世界疫情爆發。大量的留學生和華僑,又開始選擇回國躲避疫情,中國敞開胸懷,接受所有國家歸來的人員。



尤其是留學生群體,在疫情之初,組織捐款購買物資,幫助國家抗擊疫情,還是心懷報效國家的。

留學生只是出國求學的人員,並未在國外安家工作,仍然是中國公民。

在世界疫情爆發停課之後,待在國外已經無事可做,最好是返回國內的家庭。

但是回國後,必須提前上報行程,在機場接受隔離檢查,不能把疫情病毒帶回到國內和自己的家庭。

鄭州毒王郭某鵬事件、澳洲晨跑女士事件都是教訓。

這給留學生和華僑,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

中國抗擊疫情所取得的成果,值的世界所有國家學習、抄作業。

很多國家不能獨自抗擊疫情,都紛紛向中國求助,中國也派出很多省的醫療隊,幫助他們國家一省救一國。

中國已經崛起,無論從經濟發展上,還是制度保上,都有很大的進步。

雖然現在教育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沒那麼大了。留學生出國求學,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吃香了,很多留學回國人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中國已經崛起,歡迎留學生畢業回國,報效國家。不要再崇洋媚外了!
以前都要求留學生報效國家,比如錢學森等人現在不需要要求了,中國已經崛起了。留學生們也已經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值得出國留學。


牽牛花牽牛郎


毫無疑問,全球疫情當下,各位留學生媽媽都會擔心那些求學在外的海外遊子,特別是那些小學生,但有時想一想,單方面只想依靠政府是否有些不負責任,我認為在沒有嚐盡各種力所能及的方法之間,還是儘量少拿政府說事。

疫情當下,英國政府一句“集體免疫”的做法,估計嚇壞了很多當地人,特別對於海外留學生的家長而言,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再加上近期英國飛中國的機票貴出了天際,18萬一張的單程機票也被瘋搶而空,在如此環境之下,如果有可能,英國留學生的媽媽還是要痛下狠心,早早讓留學生歸國。

但如果是那些寄宿在英國的小學生呢?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在疫情中的英國抵抗力尤為低下,在如此情況之下,也許懇求中國政府包機接回孩子是最優選擇,必定在之前武漢疫情嚴重之時,各國也相繼從武漢撤回了大批本國人,在做法上完全行得通。

只是,各位家長在沒有窮盡各種方法的前提之下,還是儘早做打算,將盤全部壓在一個地方,還是有些不保險,畢竟,政府出動包機,那說明英國的疫情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那張在包機,被感染的幾率將大的很多,為何不在疫情還沒有那麼糟糕之前,想辦法自我救贖呢?

當然,各位留學生家長們一定有自己的聯繫方式,國內的家長組織起來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一個人辦不到,100個人就可能辦得到,如此,幾百個家長共同包商業飛機,估計可能性還是有的。

總之,我感覺還是要自己儘量嘗試一番,單純的等靠是不負責的表現。


迷途遠望


想知道為啥英國那麼多未成年的留學生嗎?因為英國法律有規定,在英國留學十年以上就可以擁有英國國籍。

所以這些家裡也礦的家長,不遠萬里將孩子送到英國,寧願小小年紀與父母和家人離別,就是為了取得英國國籍,以後在英國成家立業,建設別人的國籍。

中國的基礎教育並不落後,九年義務教育更是嚷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英國則更多的是差異性教育。

這些家長打著感情牌,其實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他們的孩子估計都不會再回到中國。但孩子是可憐的,中國又是仁愛之邦,可以傾盡全力幫助他們。

但一定要孩子接受愛國主義洗禮,告訴他們是中國人,要為中國國籍而驕傲!


依米花呀


如果沒有奇葩的英國首相約翰遜的言論,也不至於讓那個一個英國留學生的母親向政府提出這樣的請求。針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層層剖析,看看結論是怎麼樣的。約翰遜這招有點意思,先是拋出英國準備讓全國的人民形成集體免疫力打敗病毒,又說大家要做好親人離去的準備。這下好了,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不屬於英國的國民都跑走了,然後再殺一個回馬槍,宣佈政府的具體抗議措施。

這下英國的民眾基本上都老實了,反對黨也不蹦躂了。

回到問題。

我們在海外很多國家都有類似於英國這種狀況的小留學生。那麼,只是包機去英國恐怕不太公平吧?這是第一個原因。

另外,海外現在不止是隻有留學生滯留在那裡。有人說了,不一樣,其他人都是成年人。筆者只能說,病毒並不區分成年人或未成年人。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這些小留學生有沒有得到比較好的照顧?意思是,學校是不是都已經放假了,寄宿家庭的人員有沒有按照合約繼續履行義務,目前的所有防護措施有沒有做到位。恐怕這些才是更現實的。

包機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事情。它需要牽扯的層面很多,例如人員的組織,時間的安排,英國的許可,防疫的控制,行程的安排等等。只是英國當地,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和安排,這些英國的小留學生,不只是在倫敦一個地方吧?

孩子在那麼小的情況下就送出國留學,沒想想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嗎,包括疫情的風險。

中國的教育難道差的就沒法教育孩子了嗎?也許這些,才是這些孩子家長要深深思考的問題。


老祖宗的智慧


說實話,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有時,人比人是氣死人的,可是,這就是社會現實,作為普通人來說,是改變不了什麼的~所以,一切的抱怨都沒有意義,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爭取能進入一個更高的階層,自己去爭取到更好的資源和待遇。

對於「要求政府包機去英國接孩子」這件事,從國家層面來說,涉及到自己國民的安全問題,他們現在在外面遇到了困難、向國家求救,按常理,國家是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的~在過去,我們國家也有過幾次包機接國人回家的例子。

——從這個層面來講是應該接的。

但是,這可能又面臨著如下的問題:

1)包機費用由誰來出?你又不是什麼功臣,不可能讓國家幫你出錢吧?

2)如果這些孩子有感染的,造成疫情的大量回流怎麼辦?畢竟我們已經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國內疫情剛剛好轉,你再這麼一搞,估計風險還是蠻大的。

3)還有就是:這些到國外留學的孩子大多都是非富即貴,家長可能都自覺高人一等,就像那位不可一世的「澳洲回京跑步女」一樣,如果回國之後不服從規定進行隔離、造成不良後果怎麼辦?

…… ……

所以說:看似是一個合情合理的包機,其實事情也不簡單,就看國家如何協調了。


星夜明瞳


站在孩子家長的角度看,應該說無論他們提出什麼樣的要求,都完全可以理解;特別是許多小留學生的家長,小小年紀孩子去了英國,就算是正常情況下,家長也肯定掛念著孩子,而現在疫情期間,家長就不只是掛念孩子,而且是擔心孩子了。

其實前天晚上的時候,我們國家的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先生,也表達了對小留學生的擔心,因為小留學生有的是寄託在英國的家庭裡,而且有不少的是由老人們託管著,而英國現在的政策,是要把70歲以上的老人全部隔離,所以劉大使的這些小留學生也提出了他的擔心。

可是回到我們這個題目上來看,家長想讓包機接孩子回來,想法很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過去一週有168個航班,而現在已經減少到了一週23個航班,如果說只是一個兩個孩子,那應該好辦,只要劉大使出面和他們聊一聊,就可以把三五個孩子接回來了。

可問題是,在英國的小留學生,並不是一位數,兩位數這麼簡單;而且小留學生我們包機接,大留學生難道就不應該接嗎?英國的留學生應該接的話,法國的留學生難道就不應該接嗎?如果留學生應該接的話,那在國外工作的人員是不是也應該接呢?

我們國家在全球有多少留學生,書生還真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英國的數字,前天看電視時候知道了,留學生就22萬多,這些人都回來需要多少架飛機?這些人都回來的話,我們需要多少個房間隔離他們,需要多少人員為他們提供服務?

目前發生的是疫情,從疫區接回來的人都可能帶有病毒,都是嫌疑人,最基本的需要隔離14天,如果國家把人員都接回來,可以想象一下,成本是多高?

而且更大的風險是,回來的途中,不確定誰攜帶有病毒,然後誰又會傳染給誰,一旦控制不好,就可能在入境人員中發生大爆發;



從近幾天看,我們國家新增的入境病例,一天一個高度,增長的速度很快。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人力、財力、運輸工具有保證,但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把人接回來,然後許多人又傳染上的話,肯定是不值得的。

目前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還是留在當地,儘量不要出門為好。

如果是個例,確實是需要回來,可以聯繫大使館或領事館,可以相信,一定能保證孩子安全的。

更多的人,還是儘量留在英國吧。


一介書生945


我是個很自私的人,我沒有這種人道主義精神,我並不贊成這樣的行為。我只希望國內儘快恢復國泰民安,不要節外生枝了。

我能理解這部分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擔憂的心情,畢竟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是現在英國已經淪為疫區的情況。你當初把孩子送走的時候,就知道利益和風險是共擔的。所以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我覺得這種行為並不可取。

首先,當初千方百計想出國,現在有事了又想回來,好事都讓你佔了啊

像我知道的一些高中甚至是初中學生,很早就出國了,去往英美國家的最多。這些人基本上很多都是崇洋媚外的,覺得外國的教育就是比中國的好,外國的花草也長的比中國的鮮豔。很多人都不會再回來報效祖國,而是選擇了移民加入外籍。

憑什麼當初想走的是你,現在想回來的又是你呢?好馬不吃回頭草,有點骨氣好吧,既然選擇了國外,就別想著出事了,還讓中國給你兜底。

其次,這麼多人回來,又多了隱患,讓國人怎麼辦呢?

我國的疫情從1月底開始,截止到現在3月20日左右,全國30多個省份,終於實行了新增0增長了,即使是湖北省也不例外。

現在又讓我們陷入水深火熱,且導致現在很多省份又延期開學的都是境外輸入的新增確診,雖然最近入境的人數不多,但是很多省份是來一個就確診一個啊,簡直是讓人覺得恐怖啊。現在我覺得除了國內,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比我們危險。

但是現在要接1萬多人回國,這個危險性太大了:

1、這麼多人如何進行隔離?如果單獨分開進行,他們運行的軌跡都會給大家帶來危險,簡直和毒王一樣了。

2、如果他們不聽勸阻,和梁女士等等一樣,倡導自由,不接受隔離怎麼辦?

3、這麼多人,如果很多確診了,導致病情蔓延,那麼我們國家又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我只希望國內是上面那個圖,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哦!


煮酒論高考


當我們尚在為孩子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而憂慮的時候,一些經濟實力強悍、有著所謂遠見卓識的家長,早已把孩子送到了歐美髮達經濟體留學,免去了不必要的焦慮。挖挖機一朋友就是如此,小學六年級就把兒子送去了大不列顛。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心心念唸的歐美髮達國家形勢急轉直下,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一發不可收拾。這讓免去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壓力的眾多中國留學生家長,近來卻嘗夠了苦頭,特別是那些未成年留學生的家長們,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與之相反的是,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國內形勢持續向好,少數省份中小學已經開學復課,其他省也緊鑼密鼓準備開學。兩相對比之下,回國就成了眾多在外留學生的最佳選擇。

但是,為降低人口流動,國際航班不斷減少,有的直達航班甚至取消,回國之旅一票難求。無奈之下,一位滯留英國留學生的媽媽向駐英大使館發出請求:“我孩子才13歲,懇請包機回國隔離!”

然而,對於這位媽媽的包機回國請求,網友們卻不幹了。

有網友發起了提問:“一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怎麼看?”挖挖機看到此問的時候,回答者已多達三千餘人。不僅是答問的網友,包括數以萬計的讀者朋友,大家的意見都是一邊倒,不支持政府包機接他們回國。

當下的英國奉行“集體免疫”,並且很多寄宿家庭拒絕接受中國留學生,學生出現疑似症狀,所在學校也無法提供隔離,最令人著急的是花幾十萬人民幣還買不到一張回中國的機票。兒行千里母擔憂。此情此景,又是遠在萬里之外,作為留英學生的媽媽能不擔憂嗎?

所以,無奈之下求助使館,懇請包機回國隔離,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那麼,為什麼網友卻不幹了呢?挖挖機梳理了一下網友不買賬之處,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 (1)把未成年子女送往英國留學的,多是衝著移民而去的;

  • (2)此時強烈要求包機接留學生回國的父母,多是精緻利己主義者;

  • (3)未成年留學生群體多達1.5萬人。

網友們給出的結果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那對於這1.5萬未成年留英學生,真的就聽之任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在英未成年中國留學生,也許他們的父母非富即貴,也許他們就是衝著移民而去的,此時回國也確實免不了精緻利己主義的嫌疑,但這些孩子是沒有辦法左右的,是無辜的,不應為他們父母的決定和利己主義買單。

其次,在英未成年中國留學生,不管他們的父母在這麼小的年紀不遠萬里送往國外留學的目的是什麼,但這些孩子目前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天然享有我們的國民待遇。關心這些孩子,保證他們的健康安全,仍然是國家的重要責任。

當然,也請這些未成年留學生的家長不必過於焦慮,要相信咱們的國家,要相信咱們的大使館,會努力保障身在異國他鄉的孩子們健康安全。家長朋友請記住,若遇突發情況,請記得及時聯繫我們的駐外大使館。

留學生歸國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可近來卻變為沉重的話題,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個別入境者不講誠信,不如實申報個人有關信息,拒不落實隔離措施等。

比如意大利看球歸來的鄭州“毒王”郭某、泰國旅行入境的廣州“女毒王”劉某,還有澳籍華人、“跑步女”梁某,“萬里送毒”的黎女士及家人,等等。這些入境者,給國內帶來了巨大風險,也給防控工作造成巨大壓力,都是不受歡迎的人。

但是,絕不能把這樣的個別“害群之馬”等同於全部留學生群體。

應當看到,在國內形勢最為嚴峻的關頭,大批在外的中國留學生為口罩等防護物資、為捐款而四處奔走,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有難,他們沒有忘記自己該為祖國出一份力。從意大利歸國的留學生瑤瑤(化名)在途2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摘口罩,被國人親切地稱之為“教科書式回國”。這些,才是中國留學生的主流。

不過,未成年留英學生媽媽懇請包機回國一事,也給眾多為人父母者提了一個有待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否真的有必要在孩子未成年之際,就送往基礎教育不如咱們的異國他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