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男孩,不好好學習該怎麼辦?還愛打遊戲?

幹園林綠化的


不知道您的孩子現在多大,但是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估計也是大多數家長很頭疼的事兒。

第一我感覺教育孩子要從小教育,不能想著他小不懂事兒,等懂事兒了再教育他,這完全是錯誤的,比如你說孩子愛玩兒遊戲,那可能就是他第一次接觸遊戲的時候大人沒有制止他,沒有約束他,要知道生活中任何東西孩子不一定一次就喜歡上,但是遊戲一次就有可能使孩子沉迷甚至上癮。

第二要從小養成好習慣,就算是孩子玩遊戲也要規定時間,不能無節制的玩兒,這都需要家長付出一定的精力。不是光說說而已。我兒子現在9歲現在三年級了雖然沒考過幾次一百分,但是幾乎都是九十五分以上,我兒子是不玩兒遊戲,不是他不想玩兒,是我一直在控制不讓他玩,所以現在的習慣是,只要有作業就必須把作業寫完,才可以看會兒電視,否則一集電視都不能看,慢慢地孩子就自己養成了好習慣。

如果現在孩子已經大了,不要一下的把他玩遊戲的習慣遏制掉,要慢慢的循序漸進說教孩子,不然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z周煒


我兒子小時候也跟你兒子一樣,喜歡玩遊戲。在上初中三年級時,級部曾拿個第一名的孩子居然排到了第二十二名。那時我著急了,把他的遊戲機送到了他姥姥家,並承諾如果他在以後的考試中能在全級部考前10名,就去姥姥家把遊戲機給他拿回來。從那以後,在後期的考試中,兒子竟然按分數不多不少地排在第10名。把我笑的,真是趕巧了。承諾的事咋辦?言而無信不是好現象,我只能求助於我媽,等兒子去進行勸說,那個遊戲機也就一直沒拿回來。兒子從此以後,上高中,上大學,成績一直很優異,我很滿意。看到我敘述,你應該有答案了吧。跟你兒子講清楚,他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出息,他想通了想明白了,你再把能讓他玩遊戲的工具藏起來才行,他才會沒有牴觸情緒。希望能幫到你。


老媽也可愛


陪伴是最好的調劑。孩子讀高中16、7歲的年齡,也正在青春叛逆期,這時的孩子容易我行我素,不聽父母話,因為他們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期,有了自己的獨立判斷,開始以成人方式思考問題,認為自己長大了,父母大可不必管我,因此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理人,甚至有些孤僻。這時候,父母必須要做出榜樣,在家不到萬不得已不動手機和電腦,而且為家裡立規矩,家庭成員在家不能玩電子產品,可以看書,做運動等等有意義的活動,只要父母能堅持孩子就能做到。而且一定要抽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寫作業,父母可以在旁邊看書看報,而且主動詢問孩子在校的表現,可能剛開始他不樂意說,每天問他就會慢慢接受而且告訴你,這也就是主動和孩子交朋友,真正走進孩子心裡,走進內心世界。同時可以每天早上或晚上開始運動鍛鍊,記住一定和孩子一起,一開始他肯定也是牴觸,但只要動起來,那就堅持到底,最好風雨無阻,堅持的力量會成為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生,運動有益身心,而且提高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讓孩子更自信。

還有就是多與班主任溝通,讓老師多關注孩子一些,讓孩子多一些表現機會,把孩子興趣和特長告訴老師,老師就知道如何讓孩子在班級發揮特色展示自己,只有他愛表現,那就能夠培養他的溝通社交能力。

教育孩子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家校共舉,肯定能改觀。






藤籌勁草


首先跟你分享一下馬雲的做法,他給兒子200塊錢,讓他去和同學玩電腦遊戲,必須玩滿三天三夜再回來,而且回來的時候還要回答一個問題:找出一個玩遊戲的好處。就這樣,他兒子帶著200塊走了,三天後卻乖乖回來,先猛吃了一頓又大睡了一覺。最後彙報心得:“又累又困又餓,身上哪兒都不舒服,錢花光了,但是沒想到什麼好處。”馬雲問道:“那你還玩嗎?還玩得捨不得回家嗎?”兒子雖然沒說話,但是後來就慢慢淡出了網絡遊戲。

再分享一個我同學的事情,高中的時候,他也迷上了遊戲,他爸是相當著急,突然有一天約他出去擼串,爺倆就討論起來這個玩遊戲的事情,他正講的起勁呢,他爸突然來了一句,玩別人設計好的遊戲多沒勁啊,你既然這麼喜歡,那就自己設計一個,多帶勁,要是能賺錢,那就可以不上學了。然後就帶著他去圖書館借書,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啥也沒搞成,馬上要高考了,就跟他爸說,不搞了,要復讀一年,參加高考,等考上大學去學一下再搞。一年後還是考上了,學的計算機專業。

兩個實際的例子供你參考,還是要根據你兒子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先溝通一下,瞭解他的真實想法,再尋找解決的方法。這個是真正考驗父母的智慧和耐心。


不悟先生


男孩都喜歡打遊戲。

我兒子94年的,上小學的時候,自己偷偷去銀行把他的壓歲錢錢取出來,花200多元去買了個MP3,被發現後上繳。

上初中的時候,用自己攢的400元零花錢,又偷偷在網上買個二手筆記本,藏房間裡打遊戲。這次被發現後,沒收是不行了,最後只有妥協,週末可以玩一下。

現在孩子已經長大,也比較出色。所以我覺得,打遊戲要是能適可而止也是可以的。


方姐


其實這現在是挺普遍的現象吧,我女兒也是這樣,每次都是對女兒說,你可以玩,但是玩十分鐘必須學一個小時的習,你學一個小時習,就再可以玩十分鐘。慢慢的引導她吧!平常我也經常帶著女兒回老家,去地裡幹活,讓她體會一下一些不易!以前,為什麼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是因為他體會過太多的不易,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努力就沒辦法生活!


滄海橫流fjf


先從自身說起,小學時候流行黑白機和大型遊戲,就是遊戲廳的遊戲,可以說只要有機會就要玩的廢寢忘食,機會是指逃避父母的監督之下。雖然玩了之後很空虛,但確實會上癮,無法自拔。小時候都會想,我這麼浪費時間,別人都在學習,將來我是不是會比別人落後很多啊。[捂臉]現在想想,小學都有些這樣的覺悟。初中的時候學習緊張了些,可依舊逃避不了玩遊戲的熱情。但不影響我考上重點高中,為什麼考上了先賣個關子。

本人從大學開始就兼職從事青少年素質拓展教練。到目前為止帶過的學生不曉得有多少了。調查發現小學初中約百分之90的學生玩遊戲,現在王者榮耀,吃雞居多。所以排位上不去很正常。哈哈,扯遠了。

面對玩遊戲的學生,打壓我覺得作用不大,最重要的是去面對,去分析,要去理解為什麼都喜歡玩遊戲,先看各自的屬性,遊戲的屬性,學生的屬性,學習的屬性,再對症下藥。先說學生的屬性,學生有好奇,模仿,渴望讚揚,社交需求,渴望成功,自我價值的體現等屬性,而遊戲有角色扮演,進步可視化,即時獎勵及反饋,漂亮的形象,挑戰感,競爭性,成就感,協作感等。狹義的學習我們知道就是成績,成績我們通常聽到的是有頭懸梁錐刺股,學海無涯苦作舟。你看,遊戲的屬性跟學生的屬性基本契合,再加上現在遊戲製作的精良,周圍同學都在玩,不玩沒有共同語言,如果是你,你怎麼辦?[捂臉]

到這裡可能大家就明白些了,面對遊戲,堵不如疏。學習需要寧靜致遠,寧靜致遠的背後是學習動力,學習動力的背後是學習目標。OK,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目標吧。就像這次疫情也是教育素材,到危險的時候你是希望保護別人還是別人保護你呢?如果想保護別人需要怎麼做呢?激發學生,提升學生自我覺察,這樣才能逐漸幫助他們理清目標。其實很多家長會忽略學習動力這一方面的培養,只想逼著學生往前跑,就是臺車沒油也不行吧。學習動力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情感的附屬,即家長教師對其的關注,愛;二是目標感;三是自我認知的提升。

只要學習動力培養好了,遊戲這東西學生自己會控制的。我就是如此,到初三的時候,有個好老師督促,帶我們去省重點高中觀摩了下,回來勵志考這個學校,班級氛圍當時也很好,再加上初中知識真不難,只要耐心學就行。當然中間也遇到過挫折但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玩遊戲了,也如願考上了重點高中。[耶]


青少年教育書單一起讀


你的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普遍,而且很棘手的問題。說普遍呢,是因為現在孩子好多都不愛學習。更深層次的原因來說,是因為他們不愛吃苦。學習本身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如果想學好,那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所以如果從小就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自制力差的孩子就往往會被其他的一些興趣和愛好吸引走了。比如打遊戲、唱歌、運動等。其實打遊戲也不是一件百分百錯誤的事情,現在生活壓力,社會壓力,工作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之下,好多的成年人都喜歡在遊戲裡面尋找自我,尋找快樂,放鬆心情。從這方面來說,我們就可以去理解孩子不愛學習而迷戀於打遊戲了。問題是我們如何讓孩子既愛打遊戲又愛學習,還能有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運動、閱讀、音樂、旅遊等等。這就需要家長做細心的引導,不只是一味地反對和批評。因為你的反對和批評會讓孩子更加的反感從而沉溺於遊戲不能自拔。家長們要放下家長的架子,試著和孩子做好朋友,跟他能談心,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幫助他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從遊戲當中走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學習發展上。說棘手是因為如果不快速的去幫助他從遊戲當中走出來,錯過了這一段很好的扭轉孩子心理狀態的時期,以後想讓他自己改變就會有更大的困難。所以儘快的去和老師溝通,尋找更好的辦法,家長和老師充分配合好;和孩子做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去體會和理解他的迷茫與無助,幫助他從虛幻的世界當中做走到現實世界來,從學習上尋找快樂和自信。


A益航


兒子:打遊戲有什麼不好的嗎?

家長:打遊戲有什麼出息!不好好學習,天天就知道打遊戲,以後看你怎麼辦?

後續...雞飛狗跳,母不慈子不孝開始了。

題主是不是家裡有類似場景?

我試著分析一下孩子,打遊戲的孩子分為幾種:

1.在遊戲裡面獲得成就感。這樣的孩子能在遊戲裡獲得成就感必然會有超長的地方,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長處,並鼓勵孩子。畢竟現在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不是嗎?家長要是不認同孩子在遊戲裡的成就,可以試著想一下,為什麼孩子要在遊戲中找成就感,而不在現實中找成就感,家長和孩子是不是已經有隔閡了,家長有沒有去想怎麼消除隔閡?

2.社交需求。孩子也有社交的,他的朋友天天談論遊戲,他什麼都不知道插不上嘴會被邊緣化。這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逃離這個社交圈,進入另一個社交圈。不要一位的苛責孩子。

以上為常見的孩子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將孩子具體情況告知,希望能幫助到您。


堰囧


小孩子愛玩遊戲其實是可以正常的,因為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也不能放任自流,這就要多多下功夫,提前跟孩子約定好時間,首先要和孩子約定好遊戲時間,每天孩子什麼時候玩遊戲,要遵循一個規則,寫完作業以後或者完成任務後可以玩一會兒,跟孩子約定好,如果遵守規則就可以讓孩子第二天繼續玩,如果不遵守規則的話就要懲罰。

其次要和孩子約定好玩遊戲的時限,規定每天可以玩多長時間,不可以超過,當然這也不是一個硬性規定,孩子如果堅持要多玩的話,可以給他有一個過渡期,要讓他適應,但是一定要把好關,不能讓他無限制的玩下去。

如果他延長時間的話,就可以給她安排另一個任務,讓他去完成,完成這個任務以後,可以再接著玩一會兒,否則就不能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