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歲月靜好,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抗“疫”期間,無數平凡人堅守崗位,為抗擊疫情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就在3月13日,我們失去了一名優秀校友,他叫王斌,2003年畢業於貴州大學新聞系,是貴陽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直播特別節目《貴陽戰“疫”》記者,黨員,貴州平壩縣人。2020年3月13日晨,因勞累猝死,年僅38歲。永遠告別了妻子,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年邁的老父親。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圖為2003年,王斌班集體於逸夫樓前合影

(最後一排右一紅衣為王斌)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王斌(右四)畢業前與班裡同學的合影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2013年,畢業十週年重返母校與同學合影

(左二)

2003年,剛剛從貴州大學新聞系畢業的王斌來到了貴陽廣播電視臺,成為了一名記者。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職業夢想,做一個新聞人。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2020年農曆新年,王斌和妻子一起回到江西老家過年。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擾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王斌和妻子回到貴陽後,開始在家自主隔離14天,2月11日,貴陽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直播特別節目《貴陽戰“疫”》 正式開播,每天晚上直播60分鐘。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節目製作壓力大,記者人手又不足。”負責此檔節目的貴陽廣播電視臺總監夏冰說:“王斌解除自主隔離後立即回到工作崗位,投入到一線緊張的採訪工作中,為我們發回了大量貴陽市戰疫情的生動的新聞報道。”

在戰“疫”採訪期間,為了及時地採製新聞,王斌經常和同事們一起,早出晚歸,從一個新聞現場到另一個新聞現場。

“最近幾乎每天都是早上九點甚至七點就從臺裡出發,夜幕降臨才能回到單位。”同事龍歡回憶最近的工作的辛勞,“可王斌卻還能給大夥打打趣,他說,又過了充實的一天。”

中午不能回單位,午飯就在外面隨意解決,沒有餐飲店開門,他們就拿著方便食品,在空曠室外,或蹲或站用十分鐘解決掉午餐,然後又奔赴下一個採訪地點。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3月2日上午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西南商貿城採訪

3月3日上午經開區海信工業園復工復產採訪

下午貴陽市工信局採訪

……

3月11日上午河道清理工採訪

下午郵政投遞員採訪

3月12日貴陽市中小學復課採訪

翻開節目的工作記錄本,王斌在返崗工作的25天時間裡採訪任務排得密密麻麻,這超過了他平時工作量的兩倍以上。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為了把每一條新聞做好,王斌肯下苦功夫和“笨”功夫。在戰疫情采訪期間,同事許琳敏和王斌合作做了一次全現場的新聞報道,因為考慮到拍攝途中,記者會不停走動,許琳敏和王斌商量:“斌哥,要不這次就不用帶腳架了,因為可能會需要不停的走動,腳架太重了。”但王斌卻拒絕了,“沒事,帶腳架拍出來的畫面要穩定美觀一點”。攝像機加上腳架重量有10 餘斤,王斌堅持一路扛著設備完成了整個採訪。

“王斌發回的報道採訪充分,新聞宣傳有力度,輿論引導有溫度,社會宣傳有效果。”《貴陽戰“疫”》節目總監黃海在節目點評中這樣寫道。

“3月13日的播出的節目中,王斌採訪製作的兩條新聞正式播出,這兩條節目的時長就有12分鐘。”節目副總監何敏說:“在剪輯機房裡,還有兩條他採訪沒來得及完成製作的稿件”。

3月12日下午5點,結束了一天的採訪後,王斌和許琳敏又接到了第二天的採訪任務,對接好採訪對象後,兩人才離開單位,“離開前,我跟斌哥約好,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去完成這個採訪”許林敏說,“晚上9點,我還和斌哥一起就採訪內容進行了溝通。”而這一次,王斌沒能趕上他的採訪。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帶著對這座城市的眷念和對事業的熱愛,38歲的王斌在堅守崗位25天后,揮別了這座摯愛的城市,揮別了自己的新聞理想!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淚別王斌!鐵肩擔道義的貴大校友,一路走好!

因為熱愛,可迎萬難

在貴陽戰“疫”的路途中

我們不會忘記這位可敬的新聞人

在曾經的老師、同學心中

這位可敬的貴大人也難以忘懷


王斌在貴大的老師、同學說:

王斌當年的任課老師、文學與傳媒學院新聞系吳妍老師對他的追憶:

當疫情開始不斷向好發展時,我們接到的卻是你離開的噩耗。痛心!難過!思緒被拉回到02年貴大的文科樓,青春年少的你和99新聞2班的同學們一起認真聽課的場景。17年如一日新聞一線的打磨,你沒有忘記當初選擇學新聞的初心使命。當打之年的你,卻倒在了全情為之付出的新聞崗位。揮別新聞理想,放下愛著你的家人和惦念你的我們,讓自己好好歇會兒吧!


痛聞老同學王斌離開的消息,是在3月13日早晨。因勞累猝死,年僅38歲。離開當天,他還有采訪任務,工作中從不遲到的他這次“永遠遲到”了。回想起年前的同學聚會,王斌因為臨時接了任務“爽約”,一眾同學還在計劃著與他的下一次見面。未曾想,這一面要留在下一世了。

因為疫情,沒有送別,只能在心裡默默追思,與王斌的四年同窗情誼幕幕重現。

從進校到畢業,王斌一直是班裡的“好人緣”,形象好、脾氣好、性格好,成績也好!我倆是正、副班長,是搭檔,班裡的事情我倆總會在一起商量,尤其是男同學的事還要請他幫忙協調。

大學四年,未曾見到王斌與同學紅過眼,只要開口找他幫忙,他一定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有求必應……

大學四年,王斌一直很努力,他說“我不是圖個虛名,是真的對新聞工作飽有熱情……”

2003年,我們畢業了,他成了少數把新聞工作堅持下來的同窗之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們也終於明白他當年對自己的職業期許,對新聞工作的那份執念比同班的我們,更加深刻。王斌離開當天,貴陽廣播電視臺的《貴陽戰“疫”》節目中,仍然有他採製的兩條新聞正式播出。

疫情期間,我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宣傳崗位上堅守,王斌在貴陽抗疫一線的新聞工作上奮鬥,不是一線,勝似一線。他有時候會向我核實我院醫護人員的消息,我也會向他提供一些優質的新聞線索。這樣的往來,在3月13突然被打破……

他的離開,我毫無準備!

悲,無淚!憶,有傷!悼念,老同學,一路走好!

只能感嘆生命無常……

只能期許下一世我們再同窗,共逐夢,齊保國……

——同學 畢波


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很多人的生活都打亂了。早上打開手機看著新增病例逐漸變少,灰色的心情稍稍敝亮起來。可那個早晨,打開手機看到大學班級群裡你因戰鬥在抗“疫”一線過勞猝死的消息,就如一聲悶雷,在同學中炸開了鍋,大家的心情同時掉到谷底,都不敢相信大學裡那個文質彬彬,可親可敬的班長就這樣散手人寰,離我們而去了!

雖然畢業多年,很少見面,但想起你的音容猶在昨天:你是那個天塌下來也微笑面對的班長;你是那個樂於助人熱心誠懇的班長;你是那個個子不高但為大家遮風擋雨的班長......

也許在大家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已經成了你的習慣,這一次也不例外。畢業之後,班上很多人因為幹新聞太苦太累離開了記者崗位,而你卻一直堅守,為人民發聲,做好黨的喉舌,一干就是17年!班長你知道嗎,你就像一個燈塔,因為有你,大家才一直心懷新聞夢想!

你倒在了一生熱愛的崗位上,把你最後一點力氣獻給了需要抗“疫”消息的觀眾,走得那樣悄無聲息,以致於來不及給家人交代一句,內心的悲痛與婉惜,讓同窗們寧願相信你只是沉沉睡去,有一天,還會扛起那心愛的攝像機.......

——同學 王歡


斌哥離去已經一個星期了,但還是不願相信這是真的!1999年,我們懷揣著新聞理想走進貴州大學新聞學專業,憧憬著有一天也能夠成為一名“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記者。印象中的你,彬彬有禮、踏實勤懇,和你相處是一件愉快且沒有壓力的事情!還記得為了辦出一份最好的《校運快報》,全班同學分組採寫、編輯,雖通宵達旦,但看著散發著油墨香的報紙,心中有著實實在在的成就感。

2003年,大學畢業,你考入了貴陽電視臺工作,今天都還記得你得知被錄用時的興奮勁兒,是啊,成為一名記者,不就是我們當初的夢想嗎?大學畢業後,我們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軌跡,偶爾聚會時,你一直都是當初溫和有禮的模樣。今年1月份,幾個同學本來約好要小聚一下,誰知你卻打來電話,說是臨時有采訪任務,馬上要去採訪,無奈爽約了,大家終是沒能再多見一面。斌哥,一路走好,同學們都記得你!

——同學 王剛


離別17年後,竟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去緬懷這位人品極佳、樂觀向上、陽光豁達的好同學,好同事,好朋友!除了悲痛,更有敬佩!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滿懷生活的希望,惦記肩負的責任,撒手人寰最放下不下的是那些最愛的人,留下來永存的,是那些曾所給予的永遠忘不掉的用心。一個合格的新聞人,一個優秀的新聞人,一個永遠的好人,應有一座豐碑!

——同學 徐倩


永遠的一臉微笑,真的不願意相信你倒下,但直到生命的盡頭,你仍然是在工作,在報道疫情,在堅守我們新聞人的職責,由衷敬佩!你的逝去,並不是終止,讓我們還在新聞戰線上繼續奮鬥的同仁們,接力前行!

——同學 韓曉梅

雖然我們無法重逢

但我們從未真正分開

就像春天依然重新歸來

在貴陽戰“疫”的豐碑上

在你所採寫的新聞裡

在新聞人的使命與擔當裡

在每一位貴大人的

明德至善,博學篤行中

你的付出與熱愛

將一直延續

此時春正好

送君一枝春

從此不離分


審校:張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