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人有夢

這是一個別樣的春節,一個時間格外漫長卻令人極其忐忑的寒假時光。這個假期所有人都在圍繞一個名叫“新冠肺炎”的熟悉而又陌生的主題悲喜交加,習慣了朝九晚五般規律的工作作息卻不習慣漫長而又無聊的“宅”字時光。疫情間隙也給了我實現年少時代曾經懷揣的那些個小小夢想的機會,以前總喜歡一個人宅家寫字,畫畫,儘管現在看來寫的很懵懂卻也在當時得到了家人以及街坊鄰里的高度表揚,也是他們的鼓勵讓我堅定著自己內心的喜歡。如今賦閒在家,細細想來,與其感嘆疫情恐怖不如重拾兒時夢想,提筆書字,臨摹描繪。

疫情無情人有夢


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入木三分夢筆生輝更不是一蹴而就,為此我給自己列出了每日生活作息時間表,督促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那些曾與自己遺憾擦肩的小美好。 幾日訓練,逐漸找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我們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總覺得似曾相識,或許那就是打心底裡喜愛的感覺。每日我都會在臨摹之後,獨立默寫一遍,尋找那種運筆的感覺,運筆的流程,越寫還越發覺得不夠,為了不讓自己急功近利,每日一幅,慢慢品味!漸漸地我開始喜歡那種沉浸在書香世界的感覺,喜歡聞著墨水的濃香,喜歡柔軟的筆尖在泛黃的宣紙上翩翩起舞留下的橫撇豎捺,喜歡在自己的努力下離夢想一次比一次靠近的感覺。

疫情無情人有夢


因為書法,喜歡上了古風,那種抽象的唯美的意境讓我愛不釋手,讓我的靈感噴湧而出,我搜刮出家裡僅剩的鉛筆和不知道那個外甥用剩的小塊象皮開始了自己古風抽象派的作品。有的人物只有側臉,有的人物僅有背影,有的抬頭眺望,有的泛舟湖上,在遠處點綴幾處簡筆山川,小棉籤助力眩暈,那種模糊而又唯美的風景造就了畫中主人公最美的憧憬。相由心生,或許這也是我內心的期盼,盼望有朝一日,一襲古裝,衣袂飄飄,泛舟湖上,順流而下,怡然自得。

連日幾幅拙作,在朋友圈得到了不少的點贊和評論,也通過這場疫情讓我輩人自省深思。書法、國畫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起承轉合,勾勒輪迴,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統,隨著信息時代的流走,電子產品的層出不窮,我們與傳統的書畫漸行漸遠,相信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個極其文藝的援助國——日本。來自日本的支援物資封面上寫著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故鄉”,細細品味,深感懺愧,這本是我國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中的名句,但中國的古詩詞被別國運用到如此貼切、這般雅緻,我輩久品心愧。類似書法、詩詞是中華的根、是民族的魂,也正是它驅散了疫情當下的恐慌和乏味,趕走了漫長假期帶來的枯燥和無聊。

多希望在疫情愈演愈烈的當下我們能臨危不亂,聽黨指揮,同時在家也不要浪費時間,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祖國封城封路,我們不能自我封閉,讓自己充實起來,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字的內涵與真誠,讓身邊少一些負面情緒,多一些愛和正能量,利用有限的時間實現心中的夢,我們相信春暖花開日,定是疫情離開時。

疫情無情人有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