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

狂野坦桑尼亞: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劉洪耀新著非虛構《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連載「18」(劉洪耀版權所有)

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拍片,深度親歷非洲十來個國家、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近期結集配圖,成為非虛構新著《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狂野坦桑尼亞:坦贊鐵路親歷

我到了坦桑尼亞,肯定要去坐一次坦贊鐵路上的火車!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坦贊鐵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名聲在外,名滿天下,可以說是唯獨一條在中國人心目中,最具知名度的外國鐵路,它的起點是坦桑尼亞當時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終點為贊比亞的首都盧薩卡。 因為,它是中國出的錢,中國人修建的。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當我還在讀中學的時候,這條鐵路,就已經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當然,那些年,還不至於會設想,有一天我能夠親自去東部非洲看看這條鐵路。

1995年12月5日下午,我們匆匆結束了在桑給巴爾島上的拍攝,返回達累斯薩拉姆市,在如河流一樣快速奔騰的車河中,趕赴達累斯薩拉姆市西邊的坦贊鐵路車站。這個是我第一次在國外乘坐列車,從達累斯薩拉姆開往盧薩卡,鄰國贊比亞首都的一次快車,到坦桑尼亞中部基漢寺草原上採訪,那裡有中川國際公司的電站工程。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坦贊鐵路起點站:達累斯薩拉姆車站

中國在非洲搞了很多大型的援建項目,在非洲當地人民心目中樹起了非常好的形象。在東非三國採訪的日子裡,當地老百姓都會激動地誇耀:“中國,好!”有時,就是在海關,過邊境,進動物園、博物館,只要一提起“卡薩拉尼”、“坦贊鐵路”,他們馬上就會優先放中國人進去,並享受當地人的收費待遇,弄得同路的西方人云裡霧裡,不知究竟!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其實,古人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是也。我們去採訪的那個地方,離達累斯薩拉姆市有500多公里。進站前,我們聽中國專家介紹了目前坦贊鐵路的管理情況。我們和當地人一起排隊進站,心中有一股強烈的自豪感。

站臺上,一個黑人列車員給了我們一個驚喜。他大聲武氣地用普通話和我們打招呼:“你好,朋友,到哪裡去?這是去盧薩卡的車!”

“我們去姆林巴。”

狂野坦桑尼亞:坦贊鐵路,中國人最熟悉,但不一定親歷的鐵路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坦贊鐵路,可以說是唯獨一條在中國人心目中最熟悉的外國鐵路。我們和當地人一起排隊進站,心中有一股強烈的自豪感。

我們要去靠近贊比亞的一個小鎮,採訪我們的四川公司工地,他們在那裡揮汗如雨的修建電站。

我們上了火車,車廂很擠,一個包廂裡是四個鋪。跟國內的硬臥差不多。

列車在天色將晚的時分啟程,穿越坦桑尼亞那片大草原,那裡很少有工廠和人煙的熱帶,草叢裡生長著生命力旺盛的劍麻。車廂晃動得厲害,車速比我想象的快。看著窗外那些飛速地後退的晚霞、草叢樹木、非洲人的小草屋,以及向我們友好地揮動小手的男女少年,我不能不體味到一種特別的心情。在非洲,這種歷史性的聯絡感,非常的強烈,往往就在於,那些你無時不會遇見的帶有中國印記的象徵物!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當晚,我們一行人在一個小站下了車。黑燈瞎火的,竟然沒有一箇中國人,全是當地人。我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我們沒有辦法和草原裡的工程隊聯繫上,在這個沒有警察,沒有電話的地方,萬一出點意外,如何收場?

我在東非坐中國人援建的鐵路旅行!__《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18

半夜三更,我在靠近贊比亞邊境的坦桑尼亞小鎮姆林巴車站守著一大堆行李

原來,坦桑尼亞通訊不太發達,告訴我們當晚到達的電話,一直打不通。即使打通了,在噪聲中,我們到達的時間對方也聽不清楚。工地上來接我們的汽車,在凌晨3點40分才開來。經過了兩小時,我們才到達基漢寺電站工地。(劉洪耀版權所有)

作者簡介:劉洪耀,祖籍江西吉安,出生於遵義市紅花崗區,高中畢業下鄉當知青,進入貴州083電子工業系統4292、3264廠當工人,恢復高考後以貴州省文科前茅考入四川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進入四川電視臺從事媒體工作33年;記者,作家,教授,資深媒體人;國家一級編劇、知名電視策劃人,中國電視界環球拍片第一人。

長期從事電視採編工作,策劃製作電視劇、專題片、紀錄片,專欄節目,出版發表數百萬字小說、紀實散文,代表作電視劇《真話俱樂部》、紀錄片《走入長征》、長篇小說《混血兒》和長篇非虛構文學《笑傲東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