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家長所關注的,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如何教育孩子”“孩子該不該管、怎麼管”“孩子要如何教育”“孩子該不該富養”... ...

教育孩子,似乎一直都是一個難題。無論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敗,整個人生就失敗。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上說過個一個例子:“一個朋友曾經來諮詢他,說小時候經常寵愛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孩子想要一個模型,但是他買不到,孩子就不願意了,飯也不吃水也不喝的抗議,問我有什麼辦法。我說沒什麼辦法,你再寵著就是了。”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對於很多家庭來講,孩子只有一個,小的時候愛得不行,包辦一切,讓孩子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

結果等孩子大了以後,知道孩子不努力讀書就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會影響一輩子,這個時候家長就著急了。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但這時候,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開始逆反,不把你說的話當回事,就是說對你沒有敬畏感了,毛病自然也就改不了了。

這也正是反映了現在大部分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有很大的問題,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沒有去給孩子立規矩。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

而什麼時候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呢,李玫瑾教授也說了,答案就是在孩子3歲。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為什麼說3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呢?

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需要通過媽媽的肯定來建立自信, 需要通過明確的規矩線,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我們知道要給3歲寶寶制定恰當的規則,讓他自己權衡自己的行為。3歲就是規則意識建立關鍵期!

3歲的他決心做個好孩子: 他始嘗試合作,開始懂得分享, 把媽媽的話當聖旨。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不管是刷牙洗臉,還是收拾玩具, 只要是媽媽說的,一般都會遵照執行。 他一心一意地做所有媽媽要他做的事, 只為了得到媽媽讚許的笑容。

埃姆斯指出: 每長大一歲,你的孩子都會變得與以往截然不同! 1歲,他很乖巧; 2歲,他變得非常叛逆; 3歲,他始決心做個好孩子……

3歲的孩子,取悅媽媽的時期,媽媽如果此時對孩子行規則教育,會事半功倍。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3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越大個性就越固定。3歲就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下面這4招,孩子以後會很好管教。

1、抓住具體事情立規矩

寶寶不聽話時,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寶寶喊到:“你就不能聽話一會兒嗎”,“能不能安靜下來?”等等。

但是家長髮現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原因就是因為家長不清晰模糊的話語,不能讓寶寶知道媽媽(爸爸)為什麼這麼說。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因此在教育寶寶時,家長一定要抓出具體某一件事。

比如寶寶愛用勺子敲碗,家長就可以說用勺子敲來不僅很吵,而且很影響其他人,這時不禮貌的行為,不可以這麼做。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2、適當的懲罰

若是孩子不聽話,或者說屢次犯同一個錯誤,適當的懲罰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個懲罰一定要有個度。嚴厲的指責、大聲的吼叫這些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在商場中哭鬧著要買一個洋娃娃,很多孩子都選擇哭鬧,這時一般家長都沒招了。

其實父母可以給孩子做選擇題,讓孩子在家裡最喜歡的玩具和現在要買的玩具上做選擇,如果要買,那家裡最喜歡的玩具必須送人,你如果同意的話,我就給你買。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一定要堅定而溫和,而不是說話模稜兩可,孩子擠幾滴眼淚就要妥協了。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也是有軟肋的,我們可以懲罰孩子少看半小時的動畫片,懲罰孩子今天不可以吃零食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懲罰措施。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3、家長適當的服軟,轉移注意力

給孩子立規矩是第一步,那麼當孩子做了錯事,父母管教、立規矩,可是孩子不聽有什麼用?所以家長在管束孩子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性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專家認為:一個孩子應該承受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父母可以說教,與孩子換位重現他犯錯誤的地方,讓孩子說說他感受,而不是家長的懲罰。讓他感到,在一個相互關心的親子關係中,是沒有懲罰的。

把孩子對“問題”行為的注意力轉移到幫助家長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如讓孩子和家長一起聽睡前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明白道理就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4、設立規矩後,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執行

大多數家長會遇到“規則定是定了,可孩子不聽有什麼用?”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規則只是給寶寶一個人設立的,在寶寶建立認知期間,他會認為自己家長是同樣平等的人,這樣的規則對於自己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放棄執行。所以在設立規矩後,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執行。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家長的關愛就是孩子需要的維生素,但家長應當牢記,孩子需要正常劑量的維生素,缺它不可,過多無益。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牛牛小時候就看了不少的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10冊不過是39元平均一本不到4塊錢,少喝一杯奶茶,成就未來的孩子

3歲是給孩子建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