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現在的孩子都被家長慣的不得了,隨隨便便就大發脾氣,更嚴重的還有直接對父母拳打腳踢的,這都是爸媽教育的失誤。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媽媽帶孩子去餐廳吃飯,孩子中途想要玩手機,但是遭到了母親的制止,孩子一氣之下就和母親搶奪手機,還抓傷了母親,毫無悔改之意,母親只能對孩子默默說教,孩子根本不被動容。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看到這樣的新聞之後,身為母親的我深有體會,雖然我家靜香現在挺聽話的,但是小時候也有亂髮脾氣的時候,驢脾氣上來了,怎麼說教都沒有用,我那個時候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其實像新聞裡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不順心的時候就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比如破口大罵、忤逆家長等等,這樣的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可能會危及社會。

其實教育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必經課程,後來我總結出來,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什麼是“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壞情緒的傳播的惡性循環。它像多米諾骨牌般波及開來,直至最終停下的一塊骨牌為"最終受害者"。

所謂的“踢貓效應”是由一個小故事引申而來的。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一位父親在公司無故遭到了老闆的批評,帶著一股氣回家,回家之後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就把孩子臭罵一頓,無辜的孩子心裡也委屈,就狠狠踢了一腳身邊正在打滾的貓,貓咪受到了驚嚇,又跑到了大街上,剛好有一輛卡車經過,結果司機為了避讓貓咪,卻撞傷了路邊的孩子。

一生氣就亂髮洩,需讓孩子認識到“踢貓效應”,這比說教更有用,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它不僅僅對於孩子也是對於自身的要求。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踢貓效應”的危害

在“踢貓效應”下不僅會讓人產生言語上的攻擊,更容易讓人產生行為上的攻擊,父母的大聲吼叫也是如此,吼叫其實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在憤怒的情緒之下,對別人進行言語上的攻擊,造成的傷害是不可挽回的。

“踢貓效應”通常發生在我們最熟悉的人身上,如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有些時候我們根本就毫無意識下將自己的情緒牽連到了身邊的人,致使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更甚的是會影響我們的前途。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如何通過“踢貓效應”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情感

  • 讓孩子認識到“踢貓效應”是損人害己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父母看到像開頭講述的那樣的新聞案例,就可以通過案例向孩子闡述“踢貓效應”,讓孩子清楚其中的危害,這樣將危害可視化,孩子就會重視起來。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更要以身作則,管理好自身的情緒,避免“踢貓效應”,使孩子“有學有樣”。

  • 通過“踢貓效應”教育孩子換位思考

“踢貓效應”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通過“踢貓效應”學會換位思考,做情緒的主人,通過了解“踢貓效應”,使孩子認識到一生氣就亂髮洩的危害及錯誤性,這遠不遠比說教更有用。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在瞭解“踢貓效應”之後,靜香媽媽本人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還搭配了一套繪本,就是情緒管理和行為管理的繪本——《爸媽不是我傭人》。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這套正能量讀本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產生的問題,比如《再見了!壞情緒》這個冊,以孩子容易產生的壞情緒為主題,分成鮮明的小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壞情緒產生的影響,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書中精美的圖片和拼音標註,輔助孩子閱讀書中的故事,孩子可以自主閱讀,色彩鮮豔的手繪插圖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書後面還附有讀後感,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得到成長啟示。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孩子看過後,很容易將自己的行為和故事裡的主角對號入座,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行為,幫助孩子改正自己的壞情緒。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全書8冊,僅需78塊錢平均下來一本只要9塊多錢,現在一杯奶茶錢都買不了,卻能教會孩子管理情緒,家長們千萬要抓住機會,別等到錯過再後悔!

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比大聲吼叫更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