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因為對歷史較有興趣,因為內蒙古獨特的地域,有個和其對應的福獨立國家蒙古國(內蒙人習慣稱呼外蒙),外蒙在近代才因種種原因獨立出入,作為作為內蒙人對齊獨立正式被國民政府承認獨立之前的一些事件(導致獨立的原因)不甚瞭解,近來看到中國地圖上面內蒙古和外蒙的邊界形狀,勾起了我探究該邊界行成過程中的歷史的慾望,

故在網上查閱對比,找到比較可信的歷史記錄,分享於此。

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著傳統服飾的蒙古美女

1、《中國歷史地圖集-清代》卷地圖,表示1908年的蒙古情況,當時的外蒙地區叫“烏里雅蘇臺”,其轄地不僅僅包括後來的外蒙,還包括現在新疆的阿爾泰地區。1911年,外蒙分裂分子在沙俄的支持下利用辛亥革命後全國的混亂形勢,發動獨立叛亂,1912年春叛亂波及科布多、阿勒泰地區,面對危機局勢,當時的中國守軍從新疆增兵蒙古西部,經過3年的戰鬥,中國軍隊丟失了科布多,但奪回了阿勒泰。1915年當地局勢緩和,科布多併入外蒙,阿勒泰併入新疆。無論怎樣,北洋軍閥能夠在當時的亂局中虎口奪食,為中國奪回阿勒泰,也算是為中華民族立了一功。4

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2、1938年的申報版《中華民國分省新圖》。1922年蒙古當地已建立所謂“蒙古共和國”,而中國內地處在軍閥混戰之中,蒙古不斷侵奪我內蒙邊緣地區(或者說內蒙大量牧民自願併入外蒙),達裡崗愛突出部20年代中即被蒙古奪佔,所以蒙古和內地的“實際控制線”已經和地圖上標註省界完全不同。

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3、1945年5月美國出版的中國地圖,邊界基本上是按照“實際控制線”確定的。在其後國民政府和蘇聯的談判中,《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外交部王部長致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莫洛托夫部長照會》“茲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聲明於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此項願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獨立,即以其現在之邊界為邊界”。國民政府針對外蒙有兩點承諾對後來影響巨大,第一、如果外蒙人民表達願望,即承認其獨立;第二、獨立後的外蒙邊界以“現邊界為準”(指當時的外蒙實際控制線)。所以本圖上的外蒙界線,可以看作未來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的邊界。

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4、1948年申報版《中華民國分省新圖》。邊界沿用1938版劃法,在新疆地段還向蒙古境內伸展不少,1948年時中國已承認蒙古獨立,但在這張版圖上仍然把外蒙劃在中國境內,但在分省外蒙圖上有紅色註記說明:“我政府於三十五年一月通知庫倫政府,許其獨立,詳確疆界尚待勘定”。這說明兩點,第一、當時的國民政府承認蒙古獨立,第二、當時的中國政府認為中國地圖上的蒙古國界的劃法並不是確定,而是尚待“按現邊界(實際控制線)”勘定。

5、1948年蘇聯版地圖,圖上蒙古和中國的邊界和現地圖基本一致。

內蒙古與外蒙古的邊界是怎麼確立的


6、當代新中國地圖,表示1962年中蒙劃界後的邊界情況,可見1962年中蒙劃界是按照實際控制的原則劃分的,而這種實際控制原則是前國民政府確定的。

總結:中蒙劃界問題的關鍵其實是如何確定實際控制線的問題,在雅爾塔協定中美蘇達成“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維持現狀”的密約,這裡的維持現狀也就包括維持“蒙古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地域現狀”的內涵,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談判,曾將提到外蒙獨立後疆界按照丁文江申報地圖為界,但後來在蘇聯的壓力下放棄了,國民政府後來也承諾外蒙古獨立後“以現疆界為邊界”,這說明國民政府在外蒙國界問題上是同意實際控制原則的,只是當時雙方還沒有來得及勘定國界而已,1949年建國前,國外出版的地圖對中蒙實際控制線是有反映的。1962年新中國和蒙古勘界,也是按照國民政府同意的實際控制原則定界,所勘定的邊界走向和1945年美版地圖、1948年俄版地圖上的邊界基本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