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篇:李谧青出于蓝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应该是很多为师者的心愿了,而李谧就是这样的人,他师承小学博士孔璠,却能够使他的老师反过来向他请教,这不得不说他学习的用功程度。

学习篇:李谧青出于蓝


【原文】

李谧,字永和,赵郡人(1),相州刺史安世之子。少好学,博通诸经(2),周览百氏(3)。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4)。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5),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选自《魏书·李谧传》)(列传逸士第七十八 眭夸 冯亮 李谧 郑修)

【注释】

(1)赵郡人:诸本“郡”作“涿”。但是李孝伯、李安世传(卷五三)和李谧传中都说是赵郡李谧,如文中有“四门小学博士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因此,这个「涿」字是不对的,应该是“赵郡”。

(2)博通诸经:《李谧传》:“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

(3)百氏:指诸子百家的著作。

(4)小学博士: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置四门小学博士。宣武帝正始四年(507)下诏修小学四门。

(5)青成蓝:《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颜料是由蓝草制成的,比喻学生从老师那儿学得知识德行。在这里,“青”代表老师,“蓝”代表学生。

【译文】

李谧,字永和,赵郡人,相州刺史李安世的儿子。李谧从小就酷爱学习,通读了很多经书,浏览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开始时,他在小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一起学习的同学就这件事说:“老师成了学生,学生成了老师,老师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懂得经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