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不看後悔一輩子,看了分分鐘想罵街。”

西遊記後傳,一部20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其創新的魄力和劇情,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特效和武打鬼畜動作鏡頭,可謂令人髮指。

後傳收視率火爆程度碾壓瓊瑤及武俠,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豆瓣上3分的低分,而如今,豆瓣上,它的評分漲到了7.7分,果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星爺的《大話西遊》,時間永遠不會把經典遺忘。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一、人物

在這部劇中,唐僧武力值爆表,孫悟空規規矩矩少了些許靈動,豬八戒有情有義,沙僧的臺詞不再是那三句話。

許多人尤其接受不了唐僧居然能打能抗能輸出?!

但仔細想想,人都是會改變的,而且作為萬眾矚目的四人組,不可能沒有進步吧。

唐僧

一路西行,唐僧作為累贅幫的存在,一次次被救,難道沒有羞恥之心迸發出強身健體的意願嗎?何況成佛之後不再是肉體凡胎,佛都有自保之能力,也沒聽說過哪位佛出行還帶保鏢的呀。所以唐僧成佛後能打能抗,非常符合邏輯。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孫悟空

孫悟空,以前靈動活潑,也愛耍小性子,但人總會長大的,孫悟空不可能永遠長不大,多一分嚴謹非常適合孫悟空。何況,不忘初心,黑白分明,永遠堅持正義,這才是孫悟空的精髓和精神,這才是人們心中的悟空。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豬八戒

既保留了貪吃特性,又有情有義。單槍匹馬偷渡弱水去救孫悟空。

沙僧

不再只會說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句話,而是能表達自己見解。這就是一種公平——每個人都有發出自己聲音的權利。

佛祖轉世

這個設計更加給力,佛祖轉世談起了戀愛,而且是兩個,此外還有野花可以採。要知道這是唐僧才有的待遇,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不過這樣設計就更合理了,為什麼呢?人間繁華,萬丈紅塵,只羨鴛鴦不羨仙,何其美妙。而且符合現實社交規律——顏值就是王道。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二、劇情

後傳的人物不僅有血有肉,它的劇情可謂是有了靈魂。

一個假大空的劇情是對觀眾和影視行業的不尊重,而後傳的劇情卻諷刺了社會的陰暗面,立意高深。一般只有韓國才敢涉足諷刺這個領域啊。

在劇中,佛祖不再是十全十美的,面對小白龍的冤屈,以這是神界之事,是玉帝的失職,選擇了視而不見。意思就是我們不是一個部門,咱不要多管閒事。典型的不作為和怕得罪人。

而孫悟空卻不惜大鬧靈山,放出豪言:你不管,我管。

甭看佛祖不敢管玉帝的事兒,處理孫悟空的以下犯上那是分分鐘的事。

佛祖欲處罰孫悟空,眾聖求情,感人至深。(猴哥你人緣真是好啊!)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而對於本劇中的大反派無天,又賦予更深層次的含義:

一個宏大的世界觀:世間沒有純粹的正與邪,這才是世間的真面目。

無天是誰?

他本是西天的一個緊那羅菩薩,和割肉喂鷹的如來一樣,心懷善念欲普度眾生。渡化妓女阿羞,雖誠心渡人,卻被說渡化妓女是“六根不淨”,最後阿羞因他而死。

如來不辨真相,將無天趕出靈山。心如死灰的無天開始質疑所謂的真善美,不惜墜入魔道,滅了這幫滿嘴仁義道德的虛偽佛家。

當無天以魔王之姿打上靈山,無所不能的佛祖,丟下一句:此劫避無可避。轉世投胎談戀愛去了,乾脆利落,一氣呵成。盡顯佛家四大皆空之風采。

多麼諷刺,反而倒是半路加入佛門的孫悟空,最後捨身成仁,力挽狂瀾。

這就是這部劇宏大的世界觀,這才是真正的西遊,讓你看清這個世界的真面目。

三、特效和動作

這部劇的特效和動作場面,根本無力吐槽,一個動作回放三遍,被譽為鬼畜界的鼻祖。大概,這也是這部電視劇所傳達的一種思想: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瑕不掩瑜,世間安好。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四、配樂

這部劇的配樂簡直是頂配中的頂配。

片頭曲,一首劉歡的《我欲成仙》,瀟灑不羈。

片尾曲,一首毛阿敏的《相思》,繾綣萬千。

《相思》

……

醉臥不夜城

處處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濫濫風情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採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


西遊記後傳,“爛劇”是它,“神劇”亦是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