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已注射進人體,志願者:瞞著家人報名,就想為武漢出一份力

新冠疫苗已注射進人體,志願者:瞞著家人報名,就想為武漢出一份力

新冠疫苗已注射進人體,志願者:瞞著家人報名,就想為武漢出一份力

志願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3月17日,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宣佈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並於3月16日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我報名成為新冠疫苗志願者,我想為武漢出一份力。”3月21日,參與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的志願者黃先生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談了他的這次極具挑戰性的體驗。

>>揭秘

志願者來自武漢 每6小時測一次體溫

“我是低劑量接種這一組的,3月19日接種了一針疫苗。”黃先生介紹,參加此次重組新冠疫苗接種試驗招募的志願者有108人,年齡在18週歲至60週歲之間,分成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三組,每組36人。“必須得身體健康,沒有新冠肺炎感染史。我們這批都是來自武漢的,有醫生、退伍軍人、大學生和家庭主婦,還有媒體記者,我是一名小微企業主。”

新冠疫苗已注射进人体,志愿者:瞒着家人报名,就想为武汉出一份力

可自動記錄志願者體溫的雲測溫設備

“接種後兩天之內不能洗澡,需要密切監測身體變化。”黃先生說,接種疫苗後目前身體並無不適感。他們接種後,統一住在武漢市洪山區一處體檢中心,每個人一間房間,需要集中隔離觀察14天。

“隔離在房間裡,不允許離開房間,不許下樓,每6個小時要測一次體溫,每天還要準確記錄填報填寫接種日記卡,每個志願者都配有云測溫設備自動記錄體溫,晚上休息就不用爬起來測體溫了。”

黃先生介紹,這種藍牙設備安置在腋窩下,後臺可以隨時監控到志願者的體溫。儘管屬於高精尖設備,但有時候還需要藉助水銀溫度計進行復測,以保證體溫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揭秘

返家還得隔離14天觀察期延續6個月

新冠疫苗已注射进人体,志愿者:瞒着家人报名,就想为武汉出一份力

一日三餐營養搭配,由專人送到房間門口

新冠疫苗已注射进人体,志愿者:瞒着家人报名,就想为武汉出一份力

一日三餐花色不重樣

“每天就是呆在房間裡,可以上網,可以看電視,但不能健身運動一日三餐花樣繁多,而且它搭配非常營養可口,就連水果和酸奶等飲料也不重樣,可以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黃先生說,三餐和房間飲用水都是由專人定時定點送到房間門口。

“陳薇院士沒有來我的房間,但其他專家來房間詳細詢問情況。”黃先生說,在志願者建的微信群裡,有幸運的志願者在體檢中心大廳碰上陳薇院士,“所以就在微信裡分享了和陳薇院士的合影照,我也希望結束隔離後能有機會和陳薇院士合影。”

新冠疫苗已注射进人体,志愿者:瞒着家人报名,就想为武汉出一份力

有志願者曬出和陳薇院士的合照

黃先生介紹,按照試驗研究方案,14天集中隔離期後他返回家裡還得再隔離14天,整個觀察期要延續6個月,陳薇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會對志願者進行多次隨訪。

>>初衷

瞞著家人報名接種 想為武漢出一份力

“武漢人和全國人民經歷這場疫情承受的傷痛太多,我就是想為武漢出一份力。”談及參加此次重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試驗的初衷,今年40歲的黃先生表示:“我是半夜看到招募志願者的信息,第二天報完名後才告訴了我妻子,她是黨員,很支持我,我是瞞著我父母和我女兒,我告訴他們說我去一個工廠去做志願者。”

就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黃先生的妻子打來電話,黃先生接完妻子電話後告訴華商報記者:“她來電話就是關心我的健康,囑咐我要多吃蔬菜,多注意休息。”

據瞭解,志願者需要分7次採集145毫升的血液用於抗體檢測,黃先生介紹,參加此次接種試驗,志願者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補助。“但我們當志願者,和這個錢無關,大家都希望疫苗能早日研究成果,用於抗擊疫情。”

>>趣事

雲測溫設備掉進馬桶 志願者組團網購

“志願者偉大,為你們點贊!”“感謝你們的挺身而出!祝願一切順利!”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針對志願者微博貼圖,多位網友紛紛留言,對志願者表達感謝之情。

談及接種試驗中經歷的最有趣的事,黃先生說了一個令大家難忘的事情,因為藍牙雲測溫設備是放置在腋窩下,有個志願者再按動抽水馬桶時一不小心,結果這個高端產品掉進了馬桶裡,被沖走了,“我們這批有50個志願者,我們組建了微信群,大家就在群裡問他,這個雲測溫設備有二維碼,可以掃碼看能不能找回來,後來大家都踴躍地給他捐獻體溫計了。”

因為悶在房間裡,大家都很會自己找樂子,“我們志願者就組團進行網購,因為不能下樓,拍的東西送達後,就煩勞小護士給我們帶上來,送到房間門口。”

黃先生表示:“我跟大家一起組團網購了幾瓶可樂。今夜,我跟抗體開始‘談戀愛’。”

>>科普

中美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有啥不一樣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明確表示,中國不能靠集體免疫,疫苗是解決新冠病毒肺炎的根本。

據瞭解,此次重組新冠病毒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腺病毒為載體,期望志願者接種後能產生新冠病毒S抗原,在接種後半年內,專家會定期對志願者進行多次隨訪,看其是否有不良反應,以及體內是否產生抗S蛋白特異性抗體,以檢驗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是這樣解釋其原理:在“學習”病毒的前提下,對病毒進行“手術”,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載體病毒,並注入人體產生免疫。

“疫苗戰新冠 我們在行動”。這是懸掛在這個體檢中心大廳最醒目的宣傳標語。

黃先生說,他知道美國最近也啟動了新冠病毒疫苗的臨時試驗,也在進行志願者的接種。他提供給華商報記者的視頻,有醫生對中美疫苗作了分析對比。

陳薇院士領導的重組腺病毒疫苗臨床試驗原理,是將新冠病毒凸起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比較溫和的腺病毒裡,接種到人體裡從而產生免疫力,產生抗體。目前進行的一期試驗要看劑量的安全性,看不同劑量接種到人體產生抗體的差異性,確定最佳的接種劑量。

美國進行的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雖然也是利用S蛋白,但美國是在體外直接合成中間產物RNA,直接注射進人體內,因為RNA在人體內並不穩定,容易被分解,可能造成所產生抗體的效果大打折扣。

華商報記者 李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