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適合投資的領域或方向有哪些?

GIS李勝


新冠疫情及全國停工大幅衝擊了1-2月的經濟活動。工業生產同比下降13.5%,部分服務業也遭重創。雖然復工步伐正在提速,但3月經濟活動仍未完全恢復常態。我們認為,一季度GDP可能同比下降5%。全球經濟惡化可能拖累中國恢復步伐  全球疫情蔓延,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封鎖及出行限制。隨著未來歐美經濟所受負面影響顯現,全球需求可能大幅走弱,拖累中國出口。同時,輸入病例風險上升,我國在放寬出行限制時可能會更謹慎。預計全年經濟增速降至1.5%,即便出臺更多支持政策  如此低的增速主要反映了一季度經濟活動大幅收縮,以及未來全球經濟明顯走弱帶來的拖累。我們的預測已考慮了二至四季度此前被抑制需求會得以釋放,以及經濟活動全面復工,並且考慮了規模超過GDP的2%的財政政策支持以及貨幣信貸政策進一步放鬆。不過,雖然貨幣政策有助於確保企業和市場平穩運行,但對於緩解疫情和出行限制影響、刺激增長的作用比較有限。我們預測所面臨的風險  下行風險來自1)一季度增速跌幅超我們預期,和/或2)由於經濟活動恢復慢於預期或二三季度全球衰退加深,拖累中國二季度反彈幅度低於預期。上行風險主要來自下半年經濟活動加快提速,可能來自財政刺激力度大幅增加或房地產活動大幅反彈,後者可能會受益於相關政策放鬆。不過,我們認為,經濟上行空間相對有限,即便在樂觀情形下,全年經濟增速也難超3%。關注要點和政策展望  為評估疫情的快速發展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我們將密切關注:1)每日經濟活動追蹤以瞭解國內的復工進度;2)中國新增病例是否會出現反彈跡象;3)境外新增確診病例數;4)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所實施的管制措施和財政政策支持。為評估國內政策進一步放鬆的力度,我們將密切關注:1)額外的財政支持,包括就業和消費補貼,以及在基建領域的支出(我們預計規模超過GDP的1.2%);2)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市場的跡象。未來1-2個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全國兩會(會議日期未定)應會給出有關國內政策的更多細節。

  1-2月經濟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整體經濟產生了較大沖擊,一季度GDP可能同比下跌5%。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國範圍內停工停產、人員和貨物流通受限,這也對1-2月的經濟活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拖累。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下跌20.5%,房地產和汽車銷售分別同比下跌40%和4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跌24.5%,而儘管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走強,但基建投資仍同比下跌26.6%。此外,工業生產同比下跌13.5%,很多服務業領域遭受了重創,尤其是餐飲和旅遊業。雖然3月初以來複工率明顯回升,但我們的每日經濟活動追蹤顯示經濟活動仍未恢復常態(圖表3-4)。因此,3月經濟活動的恢復程度可能不及我們此前預期,一季度GDP可能同比下跌5%(季調後環比折年率為-31%),遠低於我們此前悲觀情形下的預測。


圖表1:社會消費品零售大幅下跌,但線上銷售相對穩健 圖表2:主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走弱

圖1來源:CEIC,瑞銀證券估算 圖2來源:CEIC,瑞銀證券估算



圖表3:交通情況有所改善 圖表4:主要電廠煤耗上行

圖3圖4 來源:Wind,瑞銀證券估算.第一天為春節首天.


  我們預計,在更多政策支持的幫助下,二至四季度GDP增速有望環比大幅反彈,但全球經濟惡化可能會阻礙中國經濟的復甦反彈。

  我們預計,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常態,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將會從二季度開始得到釋放。上週百城交通擁堵延時指數和6大發電集團日均煤耗均明顯回升,同時UBSEvidenceLab大數據即時預報顯示工業活動、出口,以及除汽車和旅遊之外的消費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85%-90%。UBSEvidenceLab“把脈消費”問卷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計劃在疫情過後增加消費支出。我們預計未來數月將有更多支持性政策出臺,包括減稅降費(目前已出臺政策的總規模超過GDP的1.2%)、增加醫療和基建領域的支出(總規模或超過GDP的1%)等。因此,我們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將保持正增長,其中基建投資有望增長10%,這應能抵消製造業投資下滑和其他領域投資放緩造成的拖累。儘管政府可能會進一步出臺提振消費的舉措,但受人員和貨物流通受限、失業率上升、收入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整體消費可能零增長或較2019年下滑。


圖表5:整體信貸有望進一步擴張 圖表6:今年增廣財政赤字率可能擴大3.3%以上

圖5圖6 來源:CEIC,瑞銀證券估算


  隨著全球疫情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封閉措施和交通管制。歐美經濟前景可能正趨近於我們此前預計的兩種風險情景(中度大流行和全球大流行),二至三季度許多國家的經濟活動可能會收縮。即使國內全面復工且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但全球經濟衰退可能也會對中國出口需求造成較大沖擊。因此,我們預計年內中國經濟的反彈復甦幅度可能會弱於我們此前的預期。此外,輸入性病例風險上升也可能意味著中國對於放鬆交通管制也會更為謹慎。

  2020年全年GDP增速可能放緩至1.5%。我們預計二季度GDP季調後環比折年率有望反彈至38%,但即便如此,一季度的大幅下跌意味著二季度同比增速也將保持低位增長1.5%左右,今年上半年整體經濟將會較去年同期收縮。如果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二至三季度經濟活動衰退,那麼即使中國自身供求恢復至正常甚至更高水平,中國整體的經濟反彈仍可能會受制於出口的大幅下跌。考慮到疫情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以及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實現1.5%的GDP增速已經需要整體財政支持規模超過GDP的2%(不包括稅收收入下降的影響),且整體信貸增速反彈至12.5%。後者意味著2020年中國整體非金融部門債務佔GDP比重將上升20個百分點以上。我們認為,政府會允許將實際GDP較2010年翻番的目標推遲半年實現,而將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使經濟運行重回正軌,以及穩就業作為當務之急。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逐步復甦,中國GDP增速將有望反彈至7.5%。


圖表7: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指標新舊預測對比


  如果財政支持力度或者房地產活動反彈幅度強於預期,那麼GDP增速可能會高於我們的預測。我們認為,目前政策空間相對有限,政府也依然擔心金融風險積聚,同時本次疫情造成的衝擊可能也僅是暫時的,這些因素可能會制約國內政策的寬鬆力度。此外,人員和貨物流動受限,以及對疫情再度爆發的擔憂也可能會削弱寬鬆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如果政府財政刺激規模明顯高出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可能性較低),那麼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則有望加速回升。此外,房地產信貸和限購政策的放鬆,以及農村土地改革的推進也可能使房地產活動的反彈幅度超出我們的預期。但即使在較為樂觀的情景下,我們認為今年GDP增速也不太可能超過3%。

  GDP增速也可能不及預期,倘若1)一季度增速跌幅超我們預期,和/或2)由於經濟活動恢復慢於預期或二三季度全球衰退加深,拖累中國二季度反彈幅度低於預期。如果到3月下半月經濟活動仍未能完全恢復常態,那麼上述第一種情況則可能會發生。如果3月工業生產跌幅達到1-2月份的一半,同時大部分服務業活動進一步走弱,那麼一季度GDP可能同比下跌8%。無論上述哪種情況,2020全年GDP都很難實現正增長。

  關注要點和政策展望。為評估疫情的快速發展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我們將密切關注:1)每日經濟活動追蹤以瞭解國內的復工進度;2)中國新增病例是否會出現反彈跡象;3)境外新增確診病例數;4)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所實施的管制措施和財政政策支持。為評估國內政策進一步放鬆的力度,我們將密切關注:1)額外的財政支持,包括就業和消費補貼,以及在基建領域的支出(我們預計規模超過GDP的1.2%);2)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市場的跡象。未來1-2個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全國兩會(會議日期未定)應會給出有關國內政策的更多細節。

  貨幣寬鬆有望加碼,但效果可能有限。我們現在預計央行會進一步增加流動性投放,包括年內再降準(規模相當於65個基點全面降準)、提供再貸款、開展MLF操作,以及進一步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基於此,我們預計年底前國內短期利率將保持在2%以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至2.5%。同時,我們認為,信貸支持的加強和監管容忍度的提高將有助企業借入更多資金以維持運營。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鬆也應有助於確保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減輕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但鑑於人員和貨物流動受限、人們對安全的擔憂、需求和盈利前景不佳等因素,貨幣政策放鬆對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有限。

  通脹減弱,人民幣穩定。1-2月運輸方面的瓶頸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通脹,但受國內增長疲弱、油價暴跌、全球經濟惡化等影響,下半年CPI通脹有望迅速回落。儘管有增長放緩、貨幣寬鬆等預期,但我們仍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保持在7左右。對此,中國致力於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其他地區實施貨幣寬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擴大等因素都將起到支撐作用。儘管我們預計中國商品進出口將受重創,但出境游下滑或令2020年服務貿易逆差減少1,500億美元,且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處於低位也將有所幫助


金融獵手


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見解都是不同的,我說說自己的觀點吧!

教育培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不管在任何時候,我覺得做教育培訓都是不會虧錢的,因為不管什麼時候,中國人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是全力以赴的。

互聯網直播,短視頻。這是發展最快,也是當下最熱門的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被迫在家裡,線下實體店遭受巨大沖擊,更是讓直播又一次站上了風口,前有恆大直播賣房,現有羅永浩放話說要直播加入電商帶貨。

遊戲項目。我覺得遊戲也是個很好的項目,特別是手遊。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玩遊戲,因為遊戲不僅可以作為娛樂消遣,還可以賺錢呢!比如遊戲代練,遊戲主播等等





小許聊基金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吧,記得是10幾20年前的風口吧。當然,那個時候投資的各方面都有點稀裡糊塗。

而現在,不是白富帥操著一口洋中文就能呼唬的啦。

現在投資風氣和環境都變了,但投資熱點應該還是全球性的。

如AI:算法框架設計;大數據:終端數據處理系統;黑客和網絡安全;5G相關配套軟硬件;實用物聯網技術;製造業智能化、自動化;電子垃圾回收環保提煉…


產業前沿


2020年我的建議是我們不要輕易的投資,特別是大的投資會讓我們血本無歸。投資有風險,我們需謹慎。但是我這裡也有幾點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這些領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操作。

第一個就是5G智能化時代,智能技術的到來。這個領域會產生很多新鮮的事物,我們可以擁抱這一塊兒的事物,比如說像智能教育機器人,AI技術,虛擬實體技術以及直播電商的領域。這些都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對於這一塊兒。我們如果準備投資,首先需要我們對整個行業以及資訊更深入的瞭解,才能夠保證我們的投資不血本無歸。我們對於任何一個領域去投資都需要深入的瞭解各個方面的知識。進入到這個行業是最好不過的了。

第二個領域,互聯網+垃圾分類以及智能設備的領域。這是國家大政策的一個發展方向,現在對於垃圾分類這個項目,政府都在大力推行。二線三線城市對於個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補貼已經到了200元一家的規模,同時垃圾分類後端產生的再生資源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我們可以去整合上下游的資源,去進行深入化的操作。同時互聯網的平臺,產生的流量也是不容忽視的。

第三個領域健康領域。比如受疫情的原因影響很多大健康領域,比如像健身方面的器材,醫院以及個人類的醫療器械,健康食品等等慢慢的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包括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這些會迎來很大的發展,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去仔細研究一下。

總之,無論做什麼方面的投資,都需要自己深入的瞭解行業的規則,行業的具體情況再做決定,而不是輕信任何人的說某個行業好,某個項目好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入,這個叫盲目跟風。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我。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一下,一起探討更好的投資項目。



海旭創業課堂22


你好,一場疫情,一場危機,“危機危機”危險與機會並存的,危險知道了,機會你發現了嗎?

1、這次疫情給整個社會和每個人都帶了深刻的變化,比如家裡的老人都學會了線上購物,更多人開始使用遠程辦公,更多的學生在網上上課,線上營銷也變得更加受歡迎,“在我們看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任何危機不僅僅有‘危’也有‘機’”。

2、過去很多城市對倉儲物流設施的重視不足、缺乏規劃,這次疫情中防疫救援和生活保障等應急物資都急需地方存儲,疫情之後,各地將對倉儲物流設施更為重視,物流倉儲業務也將迎來發展機會。再比如,由於非洲豬瘟,有些地方還禁止生豬遠距離運輸,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各地對冷鏈倉儲的需求大幅提升。

以上就是我所看到的,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小馬哥股市雜談


今年經濟危機下,投資太多容易虧損,暫時看的話,投資股市抄底還是可行的,比方說證券,科技,基建。大盤想走穩到3000,必須靠這些


小布爾喬亞xb


大的方向是金融與科技。挖掘新基建中投資機會,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知識付費、虛擬現實、保健診斷、5G配套及應用領域等,但投資一般比較大。小的投資可以關注生鮮電商、蔬菜水果半成品送貨上門投資機會。


發財有道


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主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實力。比如你在哪個領域比較熟悉,深耕的時間比較長,自身經濟實力如何,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不要貿然進入陌生領域,學費很貴。目前國家提出了新基建涉及一些領域,包括5G,新能源,充電樁和特高壓輸電等。國家政策引導的這些領域都是可以投資的,當然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最近網絡自媒體比較火爆,門檻比較低,人人都可以做,當然能做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5G概念涉及的範圍比較廣,和很多行業都有結合,可以把握一下5G機會。


青春太匆匆


網絡短視頻行業。5G行業。以後想去哪旅遊的話就直接網上點擊vR,就身臨其境地去遊玩了。5g行業可能是一個涉及到各行各業各領域,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風口,謝謝



舒中梁


自媒體,電商是個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