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會影響年後找工作嗎?

韓聖希


題主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1、經濟形勢對就業的影響。2、什麼行業會增加就業機會3、現在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1、經濟形勢對就業的影響。

《中歐商業評論》2月5日發佈的中小企業調研報告:

34%的企業,賬上現金能維持1個月

33.1%的企業,能維持2個月

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

就是說,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一直不能正常復工,恢復收支平衡,消耗已有的現金流,6個月後,只有9.96%的企業還活著了。

29.58%的企業估計疫情導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28.47%預計下降20%-50%,合計58.05%預計20%以上

由此可見,很多企業在現金流和營收上收到了影響。這樣企業最會做的決策就是節流裁員,短期內會照成一定程度的失業人員增加。

2、什麼行業會增加就業機會

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出來受影響最多的是第二、第三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受疫情最嚴重。這個直接導致很多旅遊企業、餐飲企業裁員,甚至倒閉。

但是同時又可以看到市場上有很多企業急需新的員工到崗培訓:例如口罩製造企業、外賣平臺等。

由此可見,再就業的機會有,需要的是打破固定型的思維,多開發就業渠道。

3、現在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通過和一些HR、獵頭溝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長期上看:一線城市就業競爭加劇。疫情讓很多人看到了醫療、城市等基礎建設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區別,所以會導致很多人往一線城市擁。勢必會導致一線城市就業競爭加劇。可能今年大學生會很多人選擇留在一線城市。

(2)短期上:企業需要多面手和實操性的人才。這次成功救活自己的企業的領導人,很多都有和員工一起的實戰經驗,並且會用多種方式讓企業活下來。例如線上線下聯動銷售等。可見企業需要跟多多面手的人才。

(3)短期上:企業需要更加全球化的人才。此次企業需要醫療物資才可以開工。國家也需要企業幫忙去需找國外的醫療物資。由此可見,企業更需要全球化的人才,可以通過這樣人才的信息網絡,讓企業更快的恢復生產。

結論:雖然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但是如果有核心競爭力。還是由機會可以找到好工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