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企業員工很多都是站在個人利益角度幹工作,沒有脣亡齒寒意識?

丐做非丐


每個人考慮問題都會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包括老闆、經理。

如果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是息息相關的,或者個人和公司有感情,每個人都會為公司著想。

我們在譴責有的職工只考慮自己利益的時候,看看我們公司在利益面前怎麼幹的。有的公司掙大錢的時候,老闆換車換老婆,領導發獎金,出國旅遊,辦慶功宴。沒職工的一點好處,因為職工要麼計件工資,要麼按天算錢,他們已經拿到了勞動報酬。當效益不好時就要降工資,理由是公司不掙錢拿什麼發工資?但職工拿的是勞動報酬,不是獎金,效益好時把職工撇在一邊,效益不好時要把職工綁在一起了。

職工也是能感受到好壞的,你們分獎金的時候已經寒了職工的心,他們只是在做一分工作掙錢,不會自我多情拿自己當公司的主人了。人是相互的,公司怎麼待職工,職工就怎麼待公司。


倔強的小蟲


如果員工都不為自己的利益去工作,都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這個企業就離黃不遠了。因為只有滿足自身利益才是工作的動力,為啥不好好幹活兒的都是那些領導子弟和他爹有錢能養起他的人呢,因為他們不用考慮自己的利益,幹不幹無所謂,這些人要只是偷點小懶兒,開點小差兒也就罷了,他們要是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就更可怕,他們這些齒就會想方設法在企業這個唇沒亡之前把企業盜空,那對企業的破壞將是致命的。所以把員工招來千萬別去灌輸什麼唇亡齒寒主人翁意識的大道理,一點用沒有不說,懂了壞處更大,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就是最好的員工,保證唇亡不讓齒寒就是最好的老闆。


午夜陽光3226


作為普通員工,收入不高,只考慮每月準時發工資,最好是能多發工資,工資也只能用於家庭日常生活開銷。每年不會有多少積蓄的!一旦企業遇到經營困難,發不出工資或者少發工資,必然直接影響員工的家庭生活。員工肯定考慮的是保證自己的利益,不會去想企業還能夠存活的問題,東家不做去西家,這是趨利避害的自然選擇。很多員工甚至不會同情企業停產或倒閉,只要自己該得的到手就行。

只有企業的老闆、股東或者少數高管才會把自己的前途與企業的生死存亡綁定在一起,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唇亡齒寒的切身感受!前提是有著共同的深層次的利益綁定。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何況是用自己的工作時間換工資的普通員工,員工只會把企業當成掙工資的很多選擇之一,不會把企業當成自己事業的平臺,自然不會同呼吸共命運。

基礎不同、思考不同、格局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楊君波2018


從股份制企業說起

為什麼有的企業,把股份分配給員工或團隊,使企業越辦越紅火呢?這是企業家明白:企業的利潤來自員工的剩餘價值,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讓部分利益給員工,即你佔有企業的股份,企業的興衰與你休慼相關,企業興,你能分杯羹,這樣就有了“唇亡齒寒”之感,讓你與企業共命運。

有人說,這是企業家的“大公無私”,錯!準確的說,是他有清醒的頭腦,知道:員工是站在個人利益即工資多少而來上班的,至於企業興衰就不關心了,因為你賺多歉少於我無關!我關心的是工資、獎金、福利。

畢竟,讓員工持有股份的企業少,所以,我們聽到的多是:只講個人利益,為自己家庭過好日子而工作,對企業興衰不那麼關心,沒“唇亡齒寒”之感。

打個比方:企業如花,員工如蜂或蝶。哪裡花好,蜂蝶往哪兒飛。因為某朵花開得再紅、其結的果實再美,與蜂蝶沒直接關係。





雄哥14505


那企業老闆把員工當人了嗎?現在的企業老闆都是想著法的剝削壓榨企業工人,工人們自然也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你倒閉了我可以換一家繼續幹,中間也就損失一兩個月,多則三五個月的工資而已。


這條壑最靚的仔


看來你是老闆嘍?你覺得員工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那你懂的什麼呢?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都是你家菜園子,你說怎麼摘就怎麼摘是不?


我看不慣你我就懟你


1. 這樣的員工大多數是基層員工,他們一般就是想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站在公司角度工作的一般是公司高管或老闆,因為公司發展好了,對他們的益處更大更多。

2. 員工工作不是為了公司工作,而是為了自己工作,為自己的簡歷工作。公司的壽命有限,一般來說,一個人基本上不可能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輩子(鐵飯碗除外)。那麼,員工站在個人利益上工作就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活壓力那麼大。

3. 公司思考問題也不可能站在員工的角度上的,而是站在公司層面上,思考怎麼做對公司最好。比如,現在受疫情影響,有些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公司經營不周,那麼公司就會開始節流,降薪或者裁員。

因此,我們要學會為自己的簡歷工作。就算你為公司考慮,公司該裁員還是會裁員的,不會說為員工考慮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歡迎關注 ,這裡有職場乾貨和故事,等你哦!


筱筱職場說


本來就是交易講啥感情,企業花錢買你的勞動獲取價值。你出賣勞動獲取報酬其實是沒啥感情的。就在前幾天我朋友的公司裁員他在被裁之列,幹了十幾年了。他是個兢兢業業以企業為家的人。每次談到企業都充滿了自豪感。這次裁員對於他的處理是通知調崗。也就是沒事幹了開當地的最低保障金。而且下個月就不開了,逼迫自動離職。現在想著找勞動仲裁呢。


用戶3746294786536


為什麼企業員工很多都是站在個人利益角度幹工作,沒有唇亡齒寒意識?這個問題很經典,也是企業經營中要遇到“硬骨頭”。我總結了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人性角度考慮,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我們沒辦法要求所有的人都自帶無私奉獻的精神。

第二,由於每個人的家庭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等方面存在不同,對一個事物的認識、處理、表現會有差異,這是規律,我們無法要求每位員工都有大格局,不現實。

第三,從現代公司管理角度出發,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分工和本職工作。做好他本職工作,他就是合格的、稱職的,不能對“唇亡齒寒”進行氾濫化、模糊化要求。

針對上面原因,那我們是不是毫無辦法?那肯定不是。我們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要做好績效考核推行工作。將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戰略目標、經營成果、工作好壞掛鉤,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激發員工潛能與動力。

第二,要做好公司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履職能力與辦事效率,進而提高公司競爭力,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

第三,要做好企業文化沉澱作用。用企業文化感召員工,讓員工自發奉獻。自發,永遠比強制來的更有力量,更持久。

第四,企業要合理考慮員工的利益。老闆(公司)在做決策時,既要考慮到公司利益,也要考慮員工利益,不能一味地要求員工多付出,多奉獻,也要合理關懷員工,做到一種和諧的平衡。


小眼大觀


對於企業員工,有兩種方式留人:1、用薪資待遇留人;2、用情感留人。第一種方式是留住企業員工的基本方式,同時也體現企業員工站在個人利益角度幹工作的個人意識,其實企業主對這個問題是有清醒認識的。第二種留人方式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留住管理人才的方式。從個人角度上看問題,個人不能用主觀意識去綁架企業,企業主同樣不能用個人意識去綁架員工,兩者之間的平衡就是業主的管理水平的體現。企業員工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時,企業破產的問題已經臨近了。所以,在薪資待遇好的時候對員工談唇亡齒寒的道理時,有些員工(大多數)對這個問題的認知是有偏見的,只有及個別的員工和管理人員才明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