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力——走向成功的15個成長型思維

成長力——走向成功的15個成長型思維


《終身成長》一書中,把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方式。眾所周知,唯有成長型思維才能讓人不斷成長,取得最終的成功。

那麼,都有哪些成長型思維呢?我總結出了以下15條成長型思維:

1.良知思維

良知思維就是我們做人做事要有良知、有底線、有道德標準,最起碼我們要做一個好人。當今時代,靠僥倖心理,靠踐踏別人,靠利用對方的糊塗,甚至愚蠢的傷害對方牟取利益的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只有把是非放在前面,你的成長與成功才是可持續性的,而且你的成功才可能迎來越來越多的欣賞和尊敬,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致良知。

當今時代,很難再靠投機取巧、謀財害命、幹盡壞事來發家致富了。縱觀那些成功人士,無不是通過自己的堅守底線、執著奮進、勇於開拓取得成功的,所以良知思維是眾多思維中的一個基礎思維方式。

2.原則思維

原則思維告訴我們不要靠感覺、靠親情、靠關係、靠金錢等去判斷形勢,而是靠正確的原則。原則就是你的使命,你的價值觀。成功者的共性就是把原則當作命根子。

原則就是在你閱盡世事後發現的必然,然後堅守這個必然性——也就是原則,才能讓你一往無前,勢如破竹。如,谷歌的不作惡,阿里巴巴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正是這些堅定的原則,讓這些企業走上了成功。俞洪敏說:這一輩子活三條命,分別是性命、生命、使命,一級比一級更高。而所謂的使命,就是你的原則、價值和意義之所在,這正是你的本質。

3.本質思維

本質思維就是抓住了世界的大勢和本質,事物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子,就是抓住了本質。因為對這個時代的潮流和未來的趨勢吃的比較透,所以永遠遊刃有餘。

遊刃有餘是因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抓住事物的本質,也就是埃隆馬斯克所謂的第一性原理。

能夠通過看現象看本質,能夠透過複雜抓住核心,能夠透過表象看到內在。本質思維讓你在紛繁複雜的世事中回到原點,抓住本質,一擊中地。

4.讀書思維

當今時代,沒有哪個成功人士是不讀書的,以前可能還有,現在基本上沒有了。閱讀就是追求對於必然性的瞭解,你對必然的規律有了更多的瞭解,就能夠減少更多的風險,成為一個永遠的不倒翁。

讀書讓你攪天下於一屋,學百家成一派,集天地於一身,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讀書是必經之路。

5.做事思維

著名企業家魯冠球說:一天做一件實事,一個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做事中,才能夠發現自己,成長自己,並最終成就自己。人最怕的不是累,是空虛無聊,是無所事事。只有做事,才能讓你找到價值,找到生活的意義。

所以,生命不息,做事不止。通過做事,去實現我們自己的價值和你存在的意義。

6.遠見思維

站在1萬米的高空看這個世界,身處到100年的時空觀察這個世界,這樣才能有遠見與堅持。

我們一般人只知道低頭走路,卻很少仰望星空。我們是誰?我們要去哪兒?我們到底想要什麼?10年後,20年後,50年後,100年後的世界和我們是什麼樣子的?經常這種遠見思考,保持對世界和自身的遠見,將讓我們雖活在當下,卻走得篤定,腳踏實地。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忘記了抬頭望天。馬化騰說:“不知未來者無以評判當下,不知世界者無以理解中國,不知宏觀者無以處理微觀。”

馬雲就是能夠看到未來的人,有人問馬雲,這麼多年來你那麼不容易,是什麼支撐你堅持下來的?馬雲說我沒覺得不容易啊,因為我每天都知道我在為什麼而戰,明天等著我的是什麼,每一天都會比昨天更好。我最不理解的就是你們這些人,你們天天過著跟昨天、前天一樣的生活,未來10年、20年甚至一直到老一直到死都差不多,你們居然能忍受。馬雲最後說,大部分人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少數人因為相信而看見。

7.堅毅思維

堅毅思維就是你不但能堅持,還有毅力,甚至自信滿滿。

馮侖說“偉大是熬出來的,熬就是看你能否堅持得住,是你在特別痛苦的時候堅持住了,並把痛苦當營養來享受”。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只有那些堅毅的人,才能最終看見萬道霞光”。

人生就是不斷的積累,偉大的複利也是不斷積累出來的,堅固的護城河也是一天一天積累成的,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堅毅的品質和思維。

8.初心思維

我們經常走著走著,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就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只有那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人,才能夠走得更遠。

要徹底思考,你到底是誰?你要成為誰?你為什麼要成為誰?你怎樣才能成為誰?這是最根本的東西,也是人的第一性原理。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你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認真的嗎?大多數人走著走著就把這些基本問題全忘了,真正厲害的人才能不忘初心。

9.覆盤思維

柳傳志說,覆盤就是把你過去走的路重複多遍,並且主動思考為什麼這麼走,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接下來的幾步該怎麼走。只有這樣不斷的去總結、反思、盤點,才能夠最終總結出所謂的套路。當套路爛熟於心,就自然能達到高手的境界了。

我們不但要抬頭看天,還要回首昨天,才能更好的走向未來,把過去、現在、未來串在一起,讓自己不斷前進。覆盤思維,將幫助你不斷的吸取教訓,學到經驗。

10.學習思維

這絕對是一個學習的時代,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時代。成功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善於學習,持續的學習,把直接的經驗變成自己的寶貴价值。

學習,可以跟書學,可以跟網學,可以跟人學,還可以跟事學,只要你想學習,就一定能學到。你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是你比別人有學的更快的能力,你才能走在別人的前面。

11.狂克思維

狂就是瘋狂,克就是剋制,狂克就是瘋狂而剋制。

所謂的“狂”,就是激情,就是想象力,就是創意,就是創新,就是好奇心和創新力;所謂“克”,就是知道邊界在哪,永遠能夠把握好底線。該狂的時候狂,但該克的時候也無比剋制。

只有不斷的創新與創造,才能夠讓你產生心流,才能讓你靈光乍現,豁然開朗,才能讓你活出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而唯有剋制,才能夠讓你堅守底線不忘本,讓你不跑偏,永遠走在人間大道上。

12.複利思維

凡是追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最終都會失敗,只有那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人,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複利是堅持不懈,長期積累的結果。王石說:“做企業沒有奇蹟而言,凡是創造奇蹟的一定會被超過,企業不能跳躍,而一定是循著一個規律,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做人亦是如此,只有長期不懈的堅持去做好一件事,才能產生複利效果,最終獲得成功。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東一耙子西一掃帚,黑瞎子掰棒子的人,造成精力渙散,目標迷失,不能深耕,最終都是一無所獲。

13.熱情思維

想要成功取得成就,唯有擁有對一件事持之以恆的熱情。很多人說想成功,想讓孩子看得起,想讓另外的一半尊重自己,都是假的,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想對她負責。

你自己想偷懶,然後想讓上帝來幫忙,上帝吃飽了撐的才願意幫助你,只有自助者才能天助。稻盛和夫說:“你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神靈才會出現。你身邊的人可能都是神靈派來的,如果你認定的那件事是對的,你無比認真無比投入,你就可能感動任何人”。

孔夫子說:盡人事,聽天命。是告訴我們,你只有做到盡人事,才能聽天命。成功的人幾乎沒有真正聽天命的,他真正的天命就是——我是誰,我必須試試,我通過做什麼事,才能成為那個我必須成為的人。

熱情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不二法門。

14.成長思維

毋庸置疑,成長比成功還重要,成長是過程,成功是結果。而成長的方式無非就三種,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就怕生而不學,困而不學。

很多人都在用假理想糊弄自己,你要問一個人,你想成功嗎?沒有人說他不想,但其實絕大部分都不是真想,只是淺嘗輒止。一看這條路那麼難,那麼危險,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算了吧,我現在就挺舒服,洗洗睡了。

所以,要堅持終身成長,活到老,學到老啊。

15.夢想思維

人因夢想而偉大,我們之所以不甘心於平庸,不想埋沒於世界,就是因為心中還有一個夢想。

因為心中有夢,有夢寐以求的事物,所以你會排除萬難,一定要過去,因為那個地方才讓你這顆心得以安放。

如果有那麼一個地方,你要不要過去?既然你要追求這樣高的目標,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真正追求高貴的人,他的苦難都是自找的。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是你在艱難困苦中主動應對,主動成長。如果你想逃避這個東西,如果你對生活對生命品質的那些東西都是假的,艱難困苦會罩住你,而不是會成就你。

總之,堅守你的理想,回到自己的初心,抓住事物的本質,守住這些成長性思維,就一定能夠終身成長,走向成功。

成長力——走向成功的15個成長型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