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最新消息

3月19日騰訊旗下的騰訊雲成立了一家名為深圳寶安灣騰訊雲計算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板設計、研發等。預示著騰訊要“造芯”了。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騰訊芯片


從收購到自研,BAT的造芯之路

美國的四巨頭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都已開始造芯,反觀國內,阿里、百度也已加入造芯的隊伍。

眾所周知,芯片研製難度不亞於造航母,因此,對於新進者來說,收購和投資成為造芯的一條捷徑。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阿里:從收購到自研

18年,阿里宣佈全資收購中天微。

“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芯片佈局的重要一環”

阿里成立平頭哥

2018年9月,阿里巴巴宣佈將成立一家研發芯片的新公司,名字為“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將整合阿里達摩院下半導體部門和收購的中天微電子。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2019阿里平頭哥玄鐵910


隨著阿里正式發佈首款芯片-“玄鐵910”,標誌著阿里正式向芯片進軍,該芯片可以用於設計製造高端性能端上芯片,應用與5G、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領域。

緊著這,同年9月,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推薦出第一款AI芯片“含光800”,這款芯片是阿里巴巴第一顆自主研發的芯片,也是阿里巴巴平頭哥成立之後第一款正式流片的芯片。主要用於雲端視覺處理場景,性能超越現有的AI芯片,性能全球第一,號稱“全球最強的AI芯片”。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2018年7月,在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首次向外界公佈了百度自研的AI芯片“崑崙”,這標誌著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面世。2019年底,百度崑崙芯片已經成功流片,併成功應用於百度的智能雲業務。

百度宣佈推出一款新的芯片——遠場語音交互的芯片“鴻鵠”。據介紹,鴻鵠芯片使用了HiFi4自定義指令集,雙核DSP核心,平均功耗僅100mW。這款芯片是根據車規級標準打造,將為車載語音交互、智能傢俱等場景帶來便利。

騰訊:芯片後來者,能否居上?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芯片


百度、阿里相比,騰訊的造“芯”動作似乎很慢。但是實際上,幾年之前騰訊就已經開始了一些芯片佈局。

早在2016年11月,阿里與騰訊一起參與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2300萬美元C輪融資。不過該公司2019年被英特爾收購了。

隨後在2018年,AI芯片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就獲得了騰訊領投的Pre-A輪3.4億元人民幣投資。2019年6月,燧原科技宣佈獲得新一輪融資3億元人民幣,騰訊繼續跟投。

去年12月,燧原科技發佈了首款面向雲端數據中心的AI訓練芯片“邃思”及加速卡“雲燧T10”。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互聯網巨頭“造芯”之路

中國心


這次騰訊成立新公司,或許是要發力芯片的信號。

細數半導體行業,PC時代誕生了英特爾,移動互聯網造就了高通和蘋果,5G和人工智能時代這個全新的機會,華為、高通、諾基亞、小米、錘子(已破產)擠破頭也要分一杯紅利,水煮沉浮?誰又能成為霸主呢?

不管是誰,我們希望它有一顆“中國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