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今年2月28日全網上線了一部紀錄片,這是介紹中國幕後電影人的片子。他們不是最具話題性的人群,他們的名字也不像演員那樣家喻戶曉。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看到了馬良們的神筆如何幻化出銀幕的精彩。

曹鬱:攝影機可以像寫書法一樣隨意,攝影是我表達自己的一個工具

曹鬱拿過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最佳攝影獎,他另一個身份是演員姚晨的老公。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曹鬱說在《可可西里》的攝影裡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自然環境的描繪,自然環境必須是既要真實又要震撼。

第一次看到可可西里的時候,曹鬱哭了,那地方沒有一絲聲音,彷彿一切都凝固了。他說他找回了剛畢業的感覺,曹鬱確認了他真正應該有的生活路子。

生活應該有你的激情,而不是隻要掙了錢了別人認可你就可以了。

拍攝《妖貓傳》的時候,曹鬱在演員的眼部打了燈籠的光、蠟燭的光、LED的光,又用了一種叫Dedolight(特圖利)的燈,它可以打特別小的光。他在電子調光臺上不斷控制光的亮度,最後完成了楊貴妃的“百媚生”。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曹鬱說《南京!南京!》舉手那場戲,手就像人海里的帆,有一種希望和精神感,拍攝的時候他們等著光從空窗上照下來,演員的手略過光線和灰塵,也定格了本片的經典鏡頭。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曹鬱說音樂就像電影的情緒內核,給了攝影很好的韻律感指引。曹鬱攝影時跟著音樂的節奏,身體的動作直接推動到攝影機上,情緒也會直接傳遞。

1987年的《末代皇帝》給了曹鬱啟蒙,他是這樣描述的:斯托拉羅的攝影機像羽毛在天上飛一樣,那樣自由、詩意化地展現情節。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曹鬱被攝影機下的光影世界震撼到了,他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曹鬱說:你要是碰到你喜歡的東西,你學習起來就特別輕鬆。你的天分是有限的,你只能儘量去做,只要你一直在進步,而不是重複甚至是退步,那就會有種幸福感。因為你畢竟是愛這個職業的,所以他決定你往前走。

聲音魔法師趙楠:你要懂情,你還要懂這個世界

2011年趙楠憑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這部電影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你知道為什麼電影裡怪獸吼叫的時候你會害怕嗎?

怪獸吼叫的時候的聲音裡有很大的次低頻,而次低頻是讓人最不舒服的一個頻率。

聲音特別重要,它會影響到大腦捕捉的東西。

給《影》錄音的過程中,有一場景是當刀插入肺部時,產生的聲音變化,趙楠用魚鰾模擬人的肺部。《影》這部電影背景一直在下雨,為了選擇合適的雨聲,他們買了市面上有的有關雨的所有素材。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講到國內電影行業錄音職業的發展現狀時,趙楠無奈表示現在國在拍電影像催命一樣,戲還沒拍,就問什麼時候能上映,得奧斯卡獎的《羅馬》混音做了四個月,而在中國,頂多給錄音們二十幾天的時間。

好萊塢能培養專業人才,術業有專攻,福利好,幹對白編輯的人,到60歲可以繼續做,但這在目前的中國是不可能的。中國人幹活很快,但是上升到80份以上,就凸顯出美國對於人才培養的好來了,差異在比較高端的部分,

她在中影做《風聲》錄音的時候,連續一個月沒回過家,她從來不帶耳機聽音樂,下班回到家就是看看電視劇,並且靜音只看字幕。


趙楠在金像獎的頒獎禮上說了這樣一段話:在沒有看到我之前,很多人以為我是個先生,所以我特別感謝金像獎,能幫助我向大家證明,女孩子一樣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錄音師,可以非常好,非常棒。

特效:視覺造夢人

MORE VFX聯合創始人魏明提到歐洲出過一次罷工,如果沒有視效,演員在那幹演,後面是全綠,該有的爆炸,該擦的威亞,什麼都沒有,看起來就像木偶戲一樣。

橙視覺聯合創始人丁燕來,也是《流浪地球》視效總監講到視效公司在國內的生存之艱難,視效公司需要很大的場地,交昂貴的房租,需要養人,用正版的軟件,一個月幾萬的電費,每一臺電腦都在燒錢。

美國經歷了從傳統特效到現在數字特效的整個流程,其中的理念,設計,燈光,包括藝術家的修為和修養,這些人都是一步一步經歷過來的。但中國發展太快了,國內沒有經歷過這些,所以國內的特效會出現一些斷層,早些年中國特效一直揹負著罵名,我們常在影視作品裡看到“五毛錢特效”。

《流浪地球》在中國科幻電影具有里程碑意義,科幻電影需要的特效又是王牌技術。負責《流浪地球》的特效團隊頂著巨大的壓力,如果《流浪地球》特效做砸了,中國的科幻電影想再往前走的時間要延後很多年。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葉錦添:藝術指導視界的東方美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憑藉《臥虎藏龍》這部電影,他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獎。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有些演員不是他本身有魅力的,是藝術指導做出來的,做出來後,他就種在觀眾和演員的記憶裡面。

葉錦添說美國的製片很專業,在中國你講半天他都不知道你要什麼,因為中國發展太快,好多人還沒專業就坐到了現在的位置上,畫個圖連人都不會畫就畫服裝了。

現在的很多歷史劇拍出來是一個感覺,拍出來就是一個模式,大街上都是這種,看不到那時候的人的感覺,我覺得總有一天中國人會疲勞,再看那些粉粉嫩嫩的,看來看去都是那些。

電影是個共感,就好像早期的希臘劇場,我們一起在一個地方聽一段音樂,聽一段故事,我們都不認識對方,但忽然間覺得好靠近,

阿杰,另一個演員,729聲工場創始人

阿杰說一個配音演員去演戲肯定不會太差。

《我在中國做電影》: 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一切

阿杰說最終你能讓觀眾信服的是化了妝的音色裡所包含的情感。

-End-

電影是繼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

電影也是能兼容前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

向幕後的中國電影人致敬!


(本文內容參考紀錄片《我在中國做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