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2019對很多人來說都意義不凡,在網紅、大咖等一眾流量星人的影響下,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反思自己的生活,更新自己的系統。

在年終總結上,我們總不忘記提醒自己,因為有些達人,某某老師的存在,我們這一年多麼與眾不同,充滿希望。

可愛的朋友們,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有可能是心甘情願被收割的韭菜。

1.當年的打工皇帝唐駿,算的上是中國第一代的網紅,到處演講、炫耀,一時間風光無限,影響了很多人,大批人擁躉。但是後來爆出學歷造假等等,現在的唐駿早已晦暗消沉。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2.當年你我苦學英語之時,肯定聽過李陽瘋狂英語,我自己的哥哥就買了他的課程,厚厚的黑色大本書。

他每到一處宣傳,必能把你弄出眼淚,更有某校學生集體給他下跪,滿滿的傳銷既視感,可以說也是紅極一時。現在的他,早沒人買他的帳,常爆出家暴等醜聞。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3.我讀高中的時候,郭敬明的名字可以說人盡皆知,當年我們學習之餘最大的樂趣就是去看他的小說。

可後來就看到他抄襲莊羽的新聞鋪天蓋地,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拍了《小時代》系列的他,依然圈錢圈粉,最近看到他的《爵跡》卻票房撲街。大概,韭菜們不願繼續做韭菜了。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你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我們並沒有顯赫的家室背景和資深的人脈關係。

於我們這一生,改變命運、擁有更好的生活是我們共同的主題。

這是人性使然,無法逆轉。

我們尋找一切可能讓自己成長的方式,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可怕的是,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被收割的韭菜?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娛樂圈中有一大堆明星拼命賣人設:拼命三娘啊、喜歡吃啊、清純啊等等......

他們吸引的太多太多我們這樣普通的人的注意力,我們轉發他們的宣傳,去看他們的電影,為他們糟糕的演技買單,卻還要說他們演技是有提升的......

因為我們喜歡他們的一些點,這些可能是我們自身缺少的,每一個你喜歡的明星或者演員其實都是你內心的某些慾望的化身

可等偶像醜聞爆出、形象崩塌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這麼多年傾心的人居然這樣,也是會有被欺騙和背叛的感覺。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而我們這些年裡的付出,成了沉默成本,我們再一次像韭菜一樣默不作聲就被收割了。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信息爆炸、營銷號更是滿天飛,真實而有價值的信息一同湮沒在這信息狂歡之中。

人的本性使我們傾向於去選擇八卦、娛樂這類輕鬆易懂有爆點吸睛的新聞,資深編輯編導們亦是深諳此道,更有一眾app深諳用戶心理.....

於是你我被包圍在一堆無聊的信息之中,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現代版“坐井觀天”,莫名其妙就開始成為了被收割的韭菜,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更可怕的是,我們卻是忠實粉絲、忠實用戶。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2017年是知識變現概念炒的最熱的元年,我們認識了李笑來、羅胖、萬維剛、武志紅、連嶽等一大批牛人,我們閱讀他們的專欄,我們對他們的話深信不疑,連比特幣還沒有弄明白我們就爭先恐後去買比特幣。

後來國家嚴控比特幣,比特幣大幅度縮水。那段時間李笑來被推到風口浪尖,可我看到朋友圈還是各種腦殘式力挺的聲音。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比特幣只能去買包紙,而就在前幾年,還能買一輛車。

我同樣認為李笑來、連嶽等人在2017年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全新的認知。

但是我認為,他們的觀念也並不一定全是對的,至少並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

我們購買了他們的商品,對我們有用說明性價比不錯,但是如果我們去崇拜甚至照搬他們的想法,日常交流三句不離李笑來曾經說過什麼什麼,那你就已經是一副待宰相。

你一定義無反顧去買他所說的一切產品、服務,比如我就聽到一個戰友說想辭職去得到app上班......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近2年,知識變現成了大熱門,億萬人尤其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尤其焦慮。

作為外地人的他們,如何才能留在一線城市、如何財富自由、如何成為人生贏家是每個人亟待解決的難題。

於是知識成了救命稻草,知識焦慮催生了知識經濟。

這一切無可否非,從經濟學上來說,有需求就意味著市場,羅胖作為一個商人順勢推出得到APP,億萬人跨年不看晚會,去聽他的演講,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新現象。

至於他說的內容是否真的對我們這麼有用,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聽的收穫沒有聽的這一動作更重要,我認為我們是對自己的時間和生命不負責任。

得到上有個每天聽本書欄目,每天花30分鐘就可以聽完一本書,於我而言,不如我花300小時去精讀一本書來的收穫意義更大。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APP,我訂閱了大咖們,接觸到一些牛人的思想,也對我個人的成長起到過很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我們的初衷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接受他們的觀念和思想,而不獨立思考,我們最終會成為他們的待收割的韭菜。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我本人就不想成為任何人的粉絲,也不想擁躉任何人,因為他們並不會對我們負責,而只有我們自己才會對自己負責任的。

就在前幾天,在北京一個線下聚會party上,每個人都牟足了勁兒想去結識圈裡的大牛。

旁邊坐的一個姑娘,自我介紹就是武漢大學畢業,做微商,在朋友圈寫產品軟文,坐在家裡年薪一百萬。

此言一出,瞬間就吸引了很多人過來請教經驗,問她賣的什麼產品,心甘情願的加她為好友。

於是,如他們所願,接下來他們就能看到她朋友圈的眾多軟文和廣告,免疫力不強的就會自動成為待收割的韭菜。

當然我當時也加了,每次刷朋友圈滿屏都是她的廣告,就在昨天她還問我,有沒有興趣報她的班,別人都在排著隊報名呢!

如果那麼多熱排隊,會在乎我一個嗎?立馬屏蔽!這樣的人有毒,長期下來,你一定會中毒。

回頭我細想了下,感覺更不對勁了,疑點太多。

武漢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畢業為什麼要去做微商?當我說我去過武漢大學,喜歡她們學校的女生宿舍,她有點懵的看著我。難道她不知道她們學校女生宿舍在櫻花飄舞下格外詩情畫意嗎?還有她說她年薪百萬真的就是事實嘛?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可我們太多人都直接當真,有的人甚至想立馬拜她為師。

因為我們心中對財富是沒有抵抗力的,我們都想著如何快速掙脫擁擠的地鐵、雞肋的工作、糟糕的住室。

於是看到一個自詡有能耐的人,我們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須不知,以為遇到了可以遮風避雨的港灣,但是也許只是包裝得富麗堂皇,其實內部搖搖欲墜。

最可怕的是,當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不顧一切去投資的時候,到頭來發現自己只是被宰的對象,而當初崇拜不已的人,卻像賈躍亭一樣逍遙國外。

不要做被收割的韭菜

而你此時才發現,你連背鍋的人都沒有,因為是自願行為,所有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那時的你,欲哭無淚,埋怨社會,找上政府,哭天搶地,但覆水難收。

作為成年人,成熟的標誌是:自己要為自己的每一次行為承擔責任、後果、代價。

最後,我想提醒戰友,提醒每一個心中有夢的人:

牛人的思想和行為固然可以借鑑學習,但是每個人的成長路徑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偷懶去照搬他人成功的經驗,不要做等著被收割的韭菜,也不能白長了一顆腦袋,要自己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有自己的想法。

盲目的跟從別人,他永遠不可能有自己。

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