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電視劇片酬怎麼算?如果按集算怎麼算?

Flyfly小付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演員的片酬應該是在正式開拍簽約之前就談好的。

大體順序應該是雙方接洽,談好價格,簽約,開機。



但是演員的片酬假如說一部劇能給到3000萬,但是這只是稅前和經濟公司抽成之前的價格吧。

可能與經紀公司是五五開,三七開,四六開的都有。最後演員真正到手的並不是明面上的3000萬,可能只有1000萬,800萬,看跟經紀公司怎麼分配。



至於如果演員的片酬是按集算,如果前期是付給演員30集的片酬,後期製作剪輯後,如果只剩下28集,那麼應該跟演員關係不大。

當然不排除雙方合同中有相關方面的條款約定,如果有,就按合同來,如果沒有,應該還是按30集片酬給錢。



但是,一般電視劇在報備的時候,應該會把集數確定好的。演員拍攝過程中,可能一個鏡頭拍好幾條,再由剪輯師從中挑選優質的,進行優中選優。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大家覺得演員的片酬是怎麼計算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叨叨葩


演員的電視劇片酬還是得看這個演員是幾線演員了!

群眾演員

群眾演員就跟普通打工者沒有區別,都是按照天數拿工資的。

三四線之下的演員

三四線之下的演員,也就是在劇中的角色要比群眾演員重要一些,自然在片酬上也要高一些。而且人家是按照整部劇集來算片酬的,如果說群眾演員是臨時工的話,三四線之下的演員就是正式員工了。當然在片酬上跟知名演員肯定是不能比的。

三四線演員

這類演員主要是大家看著比較眼熟,其中也有不乏一些實力派。之所以排在三四線,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在人氣上比不過一二線的演員們。像這一類演員,尤其是在這一類在觀眾心中比較有號召力的演員,更加會被劇組們青睞。就像是公司裡的組長一樣,片酬自然也是要更多一些。

二線演員

二線演員一般在劇中佔有的比重都挺大的,要麼是反派,要麼是配角。放在公司裡,至少也是個部門經理的職務,二線演員的片酬也是按照整部劇來計算的,畢竟二線演員能夠拍攝的作品不會很多。

一線演員超一線演員

這些演員的片酬計算方式,主要看演員自己的想法了。畢竟是腕了,所以很多的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裡。就目前為止,有的是根據整部劇來計算片酬的,有的則是根據集數來計算片酬的,有的更是按照拍戲的天數來算片酬等等,反正方式還挺多的,就像是總經理一樣,為了留住你,讓你有更多的選擇性!

整部劇來計算片酬,就是在確定拍這部劇之前,確定好是多少的片酬;根據集數來計算,應該會有一個集數的限制,不管後期怎麼剪輯,在30集~35集之間,是一集多少錢,然後在35集~40集之間,一集多少錢。至於戲份被刪減,那就是後期製作的事情了,反正人家演員是把所有場戲都拍完了!

然後按照天數來算,自然就是自己為這部劇拍攝了多少天,就按照一天多少片酬來計算。沒想到演戲演到了最知名的時候,計算片酬竟然又變回了群眾演員一樣的計算方式!


影視BONG


演員的片酬一般指的是總片酬,即整部。

演員“天價片酬”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拍戲只是流量明星工作中的一部分,代言、走紅毯、開演唱會等通常會佔據他們更多的時間,但相比起來,拍電視劇反而能給他們帶來更高的回報。

一部五六十集的電視劇,這些演員通常在劇組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個月,更沒什麼時間好好研究劇本、揣摩劇中角色。本來最應該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卻出現了“走流程”的現象。

擴展資料:

演員的片酬虛高的原因:

演員“天價片酬”一方面是因為影視娛樂業目前發展速度較快,大量資本湧入其中,形成了資本供給和人才供給短暫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當前影視娛樂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粉絲經濟,這就使得投資方不斷尋求更多粉絲流量的明星,從而形成結構性的不平衡”。

在演員片酬的價格體系中,有“超一線”、“一線”的劃分。劃分標準主要是演員拍攝電影帶來的票房數以及拍攝電視劇帶來的流量。



牢記使命01


一般上線演員的片酬有兩種計算法,一種是按集數計算,雙方協商好後根據演員在劇中所飾演角色的集數(每集出場至少五場以上計算為一集、不夠加減進制)每集多少錢。另一種是以打包的形式商榷片酬,就是製片方先讓演員看完劇本,告知在劇中所飾演的角色,然後雙方就這個角色以及保證在多長時間內將他所飾演的角色戲份全部拍攝完成,這一切的參與活動總共付給演員多少片酬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無法正常計費,如人際關係、政治關係等因素。

影視劇拍攝完成後進入剪輯階段,剪輯師根據原劇本的故事順序及導演的要求進行技術性剪輯,每一分鐘都是由若干個非連續性拍攝鏡頭的組合,所以每個人物在每集中出現的時間長短並不代表他所付出的實際勞動。


TheSailor


曾有人傳孫儷一集片酬30萬,後來她自己闢謠沒有這麼多,但是有六位數,這個我們姑且不談。。說說下面的問題。。。於是有些人,可能也不全是粉絲,就想當然認為孫儷靠《甄嬛傳》賺了有幾千萬,他們認為電視劇片酬就是演員單集片酬*電視劇總集數,於是30萬*76集(有的版本還是80多集)=2000多萬,按他自己說的六位數,以15萬算吧,也是1000多萬了。。。我的媽啊。。。按這個算法,陳建斌也至少要上千萬,其他一眾演員,按平均單集2、3萬算,也都要過百萬,那保守估計《甄嬛傳》光是演員片酬這一塊就要至少3000多萬,看《甄嬛傳》的製作水平,總投資過6000萬是一定的。。。看了它後來的收視率,可能會覺得還好,但我實在不認同有哪個投資人會把這麼多的錢投向一部電視劇。

目前演員出演電視劇的片酬被越炒越高,於是人們驚呼電視劇片酬已大大超越電影片酬,明星們(頂尖級的電影片酬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不妨接電視劇,接電影就接有機會拿獎的偏文藝片。電視劇片酬真的大大超越電影片酬嗎?我不認同這個結論。可能在有些演員身上可能是這樣,但是行業常態來看,電視劇是沒法跟電影比的。

這裡面是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電視劇片酬=單集片酬*最終剪輯集數,,,這裡固然演員單集片酬被炒作成分過大,誇大了不少,但最重要的還是片酬裡總集數怎麼算。其實,單個演員不可能出演最終剪輯出來的所有時間,製片方也不可能傻到這個地步,行業內通常的算法是演員實際出演的時間,把這個時間剪輯出來再算,這也符合基本的勞動合同規則,,這樣來算,即使最主要的主演也不可能佔到一部電視劇所有時間的90%以上(集數越多,可能相對比例越低)。。。電視劇比電影更是集體合作的文藝產物,TVB電視劇之所以能夠享譽華人世界多年,和那群我們熟知的“配角”群密切相關,所以在電視劇中,除主演外的工作人員享受的利益分配要比在電影中多得多。

拿孫儷《甄嬛傳》來說,按76集最終剪輯版來看,孫儷最終算片酬的集數應該在50集左右,按可能性很大的單集片酬15萬來算。孫儷這部電視劇片酬應該在700萬以上,當然這個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電影片酬,甚至超出了絕大多數女演員(甚至影后)的電影片酬,但這樣的電視劇又有幾部。

而且動不動就喊片酬單集40萬以上,這是很可笑的,和甄子丹3000萬電影片酬一樣可笑。。就拿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青瓷》來說,王志文和張國立都是內地大腕,早就傳兩人片酬均在40萬以上,青瓷有40集,我們可以說這部電視劇光花在這兩位身上就有2000萬以上之多?在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內地收視市場上,電視臺不可能出很多錢去買這樣一部電視劇的版稅,內地除了《三國》這樣的大型電視劇,投資5000萬以上的絕對是寥寥數幾,而單片光演員片酬就超過2000萬以上的更是鳳毛麟角,說到底,電影才更是更具商業屬性的產物,在這個意義上,電影的片酬被炒作的可能性更大,但卻更實在。


雲紫Sama


演員出演電視劇是按照每一集的片酬來發放的,片酬是明星們的重要經濟來源,也是衡量一個明星身價的重要指標。一個明星越出名片酬越高,一旦過氣片酬會隨之降低。反之,水漲船高。至於其中的貓膩,不為我們普通人所熟知。

一般一線演員的電視劇片酬一集在12-18萬左右,二線明星的一集片酬在8-10萬左右,三線明星的一集片酬在3-7萬,四五線配角明星一集片酬在8千到2萬左右,最少的是各大片場的臨時演員門,他們一般不是領片酬,而是按天發工資,一天100-500左右,跟一些明星的收入有著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