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收藏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因為收藏品承載著遠古的歷史和文化,承載著藝術審美和工藝傳承。當然收藏品正因為有這些特殊的稀缺性和獨有的價值,使得它同時具有投資升值的功能。

記得著名主持人王剛說過一段話:“天底下還有這等美事嗎—— 每天讓你玩著,欣賞著,由於它的存在,讓你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同時,它還能保值和升值,一不留神更能讓你發大財。”話雖誘惑一點,但道理的確是這樣,道出了許多玩家的收藏初衷。但無論那一類收藏,對於另一些藏家而言,不僅僅是將有價值的古董買來珍藏起來等待升值那樣簡單。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記得一位古陶瓷收藏家說的很經典:收藏古陶瓷,並不是因為古陶瓷的制燒工藝和藝術性高於現代陶瓷,主要是緣於歷史賦予它們的深厚的文化積澱,緣於對祖先文化的認知和崇仰,緣於我們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責任,緣於我們對逝去的時光的留戀和追憶.......而我們大多數收藏家和愛好者,卻恰恰沒有認識到這點,或者是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這些。這是缺乏歷史辯證法的基本知識,更是缺乏正確的歷史觀。

所以,他們經常會說,什麼時期的古陶瓷工藝是如何不可逾越,什麼時期的古陶瓷釉色又是怎樣不可企及,什麼時期的古陶瓷的神韻又如何怎樣無法仿製,什麼時期的古陶瓷的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現在人為附加的一種淺層次認識,古陶瓷本身蘊含的古代歷史和古代文化,以及它們獨有的原創藝術品質才是我們收藏的本質。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歷史是不可能逆轉的,無論什麼時期的古玩藝術品,你只要滲透到它的文化裡面就是一種境界。由於收藏者的創造和用心,使得收藏者的勞動而形成了新的價值。尤其一些傳承有序的珍貴藏品,不僅僅是自身的價值,還包含這許許多多收藏之人的心血和過程,我想這大概就是收藏的另一種價值魅力所在。

說到收藏,從收藏的歷史來看,歷朝歷代都有收藏文物的愛好。上至皇帝和貴族官員階層,下至士大夫文人和富商階層,大多數對前朝歷代文物收藏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尤其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物收藏已經相當普遍。但要說到收藏境界,就不是簡單收藏那麼容易。起碼要收藏到真品,並且把收藏曆代文物看做是對民族文化根基的延續。通過收藏,增加文化修養和體會文物收藏帶來的精神享受。通過收藏能結交收藏圈子裡志同道合的知己,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真正的建立良性的收藏觀和認識觀。從而更好的保護文物和傳播遠古的文明。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一個人選擇了收藏,實際上是選擇一種生活狀態,選擇一種生活狀態,實際上是選擇一種境界。但是收藏的境界高低是取決於對待收藏的態度,比如求真務實還是徒有虛名?求真務實的收藏需要嚴格的條件,眼力、財力、運氣是必不可少的,你不搞收藏沒有人說你沒有境界,你一旦搞了收藏,當傻瓜的概率非常之大,可見求真務實的重要性。

有一句話非常經典:一件經歷千百年的文物藝術品或文物遺址,恰巧被你收藏或發現。如果你不研究它的文化價值或不把這種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傳播出去,只是一味的利用的商業價值為自己牟利。那是十足的文化愚蠢,嚴重點是文化犯罪(經營古玩或投資古玩的人,把東西賣給懂其真正價值的人也是一種善舉)。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如果一個真正的收藏家不練就自己的文物鑑別眼力、強化自己的文化知識、不虛心求教和借鑑於人,學點皮毛就敢顛覆別人,甚至蔑視一切。這種人更可怕,更可惡,更文化流氓。文物收藏首先要追求真品,其次再言談文化和藝術。忽略了真假,還號稱自己是收藏大家,就好比一個毫無技能的人在猴子面前叫囂他是人類的精英一樣滑稽可笑。

在收藏領域,誰都有收藏和研究自己祖宗文化遺存的權利,一時走錯路或走了彎路不要緊,要命的是一直走錯路,而且還要帶著一群人走錯路。這就很可怕了,我們放眼望去,這種“大蝦”如**時期的軍閥一樣比比皆是。他們真正的陶瓷學術研究探討沒有,有的是政治階級鬥爭口號和相互奉承、吹捧。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我有時在想,這那是文化收藏和傳承,簡直是一場場政治運動。殊不知收藏與政治運動是有本質區別的,收藏是講求真理的,是實實在在的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的古美術工藝的鑑賞行為,而政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收藏者不在於你是皇帝老兒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有眼力,收藏的是真品、精品、絕品。即便社會上沒有人認知,起碼好的行業圈子裡是欽佩的,羨慕的。而政治運動的本質是利益之爭,誰的手段和計謀厲害,誰能調動利益驅使下的廣泛積極性,誰就能贏得政權。看看阿扁那樣的垃圾贗品都能成為“政治領袖”。即便搞贏了收藏政治運動,難道參與這些運動的藏家的收藏都是“國寶精品”不成?我想,除了參與這個政治收藏團體的群體,其他之外的人有誰認可?我想那些大新貨要得到社會廣泛的認知,起碼還要等到500年之後。

為何這些人精一進入收藏圈:就成了傻子?

收藏的境界是平常心,收藏不分貴賤,小收藏有小的境界,大收藏有大的境界。比如收藏煙標、收藏小人書,收藏唱片,收藏鐘錶,收藏郵票。這些收藏與那些動則上百萬千萬的書畫瓷器相比很小,但小有小的好處,小有小的方便。如果把這些小收藏的各個門類和品種都收藏齊全,並形成一定的規模,通過這些收藏能展示其相關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這也是一種收藏境界。

作為瓷器收藏來說,在眼力具備的情況下,如果還不具備財力的情況下,不一定非得要收藏到幾百萬或者數千萬一件的精品,才算收藏具有一定的意義。如果有這種思想,收藏則是很痛苦的一種選擇。其實收藏名貴的精品瓷片,照樣也能成就夢想,通過收藏瓷片,不但自己開闊了視野,而且通過這些瓷片收藏彌補了館藏完整器缺失的器形和品種,完善了陶瓷發展史。給深入研究陶瓷窯口的學者和藏家提供重要的標本證據。這也不失為一種收藏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