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高僧之所以被稱為高僧,是有理由的,這一點從他們說話就能看出來。一句“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若無一定的領悟力,當真是理解不了。正是因為佛法高深,所以古代的詩人們也總是愛與高僧們一起參禪。

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一千多年前,詩魔白居易不理解佛法中的“空”字,便登山拜訪鳥巢禪師,他寫了首詩相問,其中兩句是這樣的: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老禪師知道白居易說此話一是為了求教,二來也是考驗一下自己的詩詞水平,於是當場用一首七絕回他,全詩如下: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間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這首七絕無論遣詞水平,還是人生意境都比白居易高出了一截,令白居易當場心服口服。無獨有偶,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位高僧和一首禪詩。此僧名叫惟儼禪師,常年居於藥山,他是佛教創曹洞宗的開宗始祖之一。惟儼禪師在唐代頗受敬重,前來拜謁求教的人也不計其數,這其中就包括大臣李翱。

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李翱時任朗州太守,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子,他曾師從韓愈。多年來,李翱一直在探索佛法道義,但卻怎麼也弄不明白,於是便上山請教惟儼禪師。雖然他早就聽朗州百姓說起過老禪師的大名,但看見眼前的瘦骨嶙峋的老和尚還是很不以為然。禪師看見他來了,當作沒看見,繼續看自己的經書。這讓李翱很是不快,讓隨從大喊:“太守在此!”禪師還是不理,李翱便要揚長而去。禪師見他要走,便指著天,看著眼前的淨瓶,說了7個字:

雲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李翱看著眼前的一切,再聽著這話,突然間就大悟了,這不就是他苦苦尋找的答案嗎?於是便寫下了一首妙詩,全詩短短28個字讀來卻令人醍醐灌頂,流傳了千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贈藥山高僧惟儼》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寫得頗有味道。詩的前兩寫的是老和尚的身形姿態,他身形似鶴,在千株松樹下看著經書。這兩句用松樹來襯托高僧的不凡之氣,雖是夸人卻不露痕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靜謐的環境。

太守登門請教,老和尚指著天說了7個字,他大悟寫首詩,流傳千年

後兩句則是寫問道這句事。自己前來問道,高僧沒有多說什麼,只說了一句“雲在青天水在瓶”。其實這是高僧在告訴他,雲在天上隨風飄著,是得了大自在,而水在瓶裡也同樣是如此。萬物都有自己的道法,所以世間的事講究的是隨緣任性,無所用心,不用強求,只需要順從自然之道,才能得到大自在。禪師這7個字,用雲和水作比,生動自然地講出了佛法的真諦,李翱直接在詩句中引用,十分高明。

這首詩雖然遣詞上並不華麗,但卻充滿著禪意,這也就是其能流傳千年的原因。很多人一生都追求的自在隨性,或許就在這“雲在青天水在瓶”一句中,大家悟了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