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安家》中龔蓓蓓用換房子的方式把公公婆婆趕走?

發現精彩哥


宮蓓蓓換房看似是將公婆趕出,其實她是在努力的維護她的婚姻和家庭,也是非常善良的處事方法!

宮蓓蓓生活在一個喪偶式的家庭中,老大丈夫沒有照看過,生了二胎,公婆來照顧,面對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問題,宮蓓蓓和公婆之間有很大的矛盾,很顯然是公婆太老思想了,但他們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也不願意聽從兒媳的想法,此時宮蓓蓓的丈夫只知道指責妻子,完全沒有想過對錯更沒想過解決問題。

宮蓓蓓只有和公婆遠離才能走上相對正確的生活軌道,也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她沒有直接將公婆趕出,也沒有選擇離婚,而是用換房子的方法,她在努力維護著家庭和婚姻!





Uqinge


宮蓓蓓換房子的原因,是三代人已經無法共同生活,而且這種矛盾嚴重影響她對下一代的教育。

她要換房其實是保全這個家庭唯一的方法,否則只能離婚,雖然後面們兩口子分居過,跟離婚也沒兩樣,但好歹保留了婚姻的形式,至少以後還有迴轉的機會。

當初宮蓓蓓買下房似錦裝修好的跑道房,聽著房似錦那套雞湯忽悠,以為裡面真的有自己想要的詩歌和遠方。結果生活一年之後,發現裡面都是現實跟沮喪。

這套詩歌和遠方的房子,本來是宮蓓蓓跟丈夫劉斯禮為了生二胎買下,讓劉斯禮父母,也就是宮蓓蓓的公公婆婆一起住進來幫著帶孩子,夫妻兩好繼續出去打工掙錢,將來為自己的兩個孩子買下可以看到詩歌和遠方的房子。

但現實卻不是那麼詩情畫意,劉斯禮父母住進來,宮蓓蓓生下老二,自己回到工作崗位以後,一切就徹底變了。

老年人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寵溺,只要孫子能吃飯能長得白白胖胖的,其他都可以不管。

宮蓓蓓則希望孩子能從小養成規矩,比如吃飯就吃飯,不要老盯著平板電腦看,而且看的還是《小豬佩奇》那種反智的動畫片。

另外老二的輔食餵養方面,婆婆也沒有照著做,老太太總覺得母乳餵養是王道,劉斯禮吃到三歲,而說相聲的于謙吃到初中,都那麼聰明。

宮蓓蓓對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案,她希望的是公公婆婆輔助她,在她上班的時候按照她的要求帶孩子。

但公公婆婆作為上一輩人,根本不會在乎一個媳婦兒的所謂教育理想,他們對孩子的態度就是要麼瞎寵,要麼只管飲食起居只要不生病就行,而對宮蓓蓓的干涉,他們的態度往往是:你們自己的孩子,我們幫你帶了,你怎麼還那麼多意見!!

而這時候應該作為和事佬,也就是雙方緩衝帶的劉斯禮,卻完全站在公公婆婆那邊,指責宮蓓蓓無理取鬧。

劉斯禮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媽寶男,自己只管上班下班,回家就是把孩子當玩具逗一逗,該端屎端尿就躲得遠遠的。讓爸媽過來帶孫子,還有一層作用就是給自己做飯,讓自己可以吃飽了逗孩子,孩子要教育要照顧了,他就可以回到自己的臥室,去追求自己的詩歌和遠方。

所以父母是他帶孩子和做飯的雙重服務提供者,妻子只是一個生育機器,當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就選擇前者。

但宮蓓蓓偏偏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善茬兒,可以忍受這種丈夫公公婆婆夾攻,然後委曲求全的人。她現在是家庭的頂樑柱,自己跳槽到私人醫院後,一年的收入足以買一套新房,根本不用跟不講理的老年人,以及中年媽寶男矯情。

當她告訴劉斯禮,自己每天工作上面對上司的壓力,回家又要面對公婆的壓力,自己稍微干涉一下,公公婆婆和丈夫三人組隊一起懟她。懟完之後丈夫回到自己的臥室繼續過與世無爭的日子,而自己繼續在夾縫中死扛。

劉斯禮聽完這些之後,仍然認為是宮蓓蓓收入提高後膨脹了,想要卸磨殺驢踢開公公婆婆。

所以宮蓓蓓決定帶著孩子離開這套跑道房,畢竟自己面對的是一個無法溝通的和諧家庭,他們一家三口只想要宮蓓蓓順從、聽話、生孩子而已。

面對這種無法溝通解決的困局,再加上自己又有足夠經濟能力的時候,離開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不是宮蓓蓓趕走了公婆,是她拿著錢趕走了自己而已。


鹹魚茶館


我不認同龔蓓蓓是趕走公公婆婆的這一說法。龔蓓蓓想要換房子,是因為是對公公婆婆老公三個人同時擠兌的回擊,而且,這樣的回擊並不是通過吵架等激烈的方式,所以,無所謂趕走,而是想通過暫時的分開,換一種生活方式。



說真的,一開始龔蓓蓓和老公一起看房子的時候,我沒有發現她老公竟然是一個一味職責妻子的人,當他們的二胎寶寶出生後,龔蓓蓓的公公婆婆扮演了兩個過於溺愛孩子的角色。



孩子一味的看電影,吃飯的時候,不喂不吃飯,做錯事了,不僅不教育,還不讓龔蓓蓓教育,作為孩子的爸爸,下班一回家就當起了甩手掌櫃,什麼都不幹,還不讓龔蓓蓓教育孩子,只要父母和妻子有衝突,就衝著妻子一頓指責。



說實話,面對這樣的生活,龔蓓蓓想通過換房子的方式,換一種生活狀態,自然無可厚非。

尤其是她的老公,每次都對龔蓓蓓不理解,一直在說,我努力工作,錢都給你,孩子有人幫你帶,還有什麼不滿足?確實,看似很好,卻讓龔蓓蓓在家裡沒有了存在感,沒有了教育孩子的職責感。


尬笑天君


龔蓓蓓,活成了很多生孩子女性夢寐以求的樣子,獨立、多金、有才華、有思想、有主見、有追求,既懂得感恩,也不是一味的忍讓,但是要說用換房子的方式,其目前是把公公婆婆趕走,這點我是不認同的。

換房子是她保全這個家庭唯一的方式

就目前看,她與她的丈夫劉斯禮,婚姻出現了“危機”,二人在外面都沒有其它人,每天回去的對話是,大寶吃了嗎,二寶拉臭臭嗎,與劉斯禮討論換工作的事情,一直稱再看看,再等等,就是不正面回應,等待辭職了才怪罪於她,這麼大的事不和他商量,可見二人已經到了婚姻的“疲倦期”。

於此同時,父母的教育方式與她的完全相違背,讓大寶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公公偏要慣著孫子,讓婆婆每天按照她的食譜給小寶喂輔食,婆婆堅稱“母乳事最健康、營養的”等等,或許在公婆眼裡,龔蓓蓓就是“小題大做”“雞蛋裡挑骨頭”,劉斯禮他們就是這樣帶大的,怎麼到她這就不行了。

而“和事佬”劉思禮,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典型的“寶媽男”,不但不幫助龔蓓蓓去勸告父母,更覺得她是在無理取鬧,這樣的日子,再持續下去,以龔蓓蓓要強的性格只有離婚收場,所以換房子是目前緩解現狀的唯一方式。

她不是趕走公婆,而是趕走自己

我們看到三人齊力懟龔蓓蓓的現狀,絕對是常態,自己為了給家庭更好的生活,從一個三甲公立醫院跳到一個待遇、福利相對較好的私立醫院,為的輕鬆一點,多些時間陪孩子一點。

可是丈夫、家人非但不體諒她的不容易,和用心良苦,總是擠兌她,她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她想要更好的生活下去,所以選擇暫時性的分開,如果繼續常住,關係只會越演越烈。

與其說她趕走的是公婆,倒不如說她是在求生存,也側面體現她是一個有素質的人,沒有反駁、謾罵父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你們覺得呢?


麻辣筱仙女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代溝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況且龔蓓蓓還要面對這種難以相處的婆媳關係,可是我們要確認一點,龔蓓蓓換房子的初衷並不是要趕走公公婆婆。

龔蓓蓓換房子是為了規避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與公公婆婆再次發生分歧

對於龔蓓蓓來說家裡有兩個老人照顧孩子挺好的,最起碼可以緩解一下她的工作壓力,可以是時間久了之後婆媳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就很容易產生分歧。公公婆婆在教育孩子上的陳舊觀念,與龔蓓蓓一名婦產科醫生前衛的思想發生了衝突。



如果龔蓓蓓不選擇換房子任由公公婆婆繼續她們那種陳舊的教育觀念的話,可能孩子會潛意識的認為他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有圍著他轉,這樣的溺愛會慣壞孩子。

龔蓓蓓換房是為了維護原有的美滿家挺

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龔蓓蓓家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緊張的狀態,公公婆婆的不認可,丈夫的不理解甚至已經上升到了離婚的層面。龔蓓蓓無論是為了兩個孩子還是為了自己,換房的事情都是勢在必行,誰讓龔蓓蓓攤上了一個沒有主見的“媽寶男”劉斯禮了呢?所以換房子就是選擇不與公公婆婆發生正面衝,也是維護家庭美滿的最好方法。



龔蓓蓓換房子是為了給孩子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就連古代的孟母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都選擇了三遷,更何況是具有前衛思想的龔蓓蓓?一個好的環境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的,況且龔蓓蓓的兩個孩子正處於有樣學樣的階段,如果跟公公婆婆呆久了他們就會模仿學習公公婆婆那種過時的經驗,這樣一來不是得不償失嗎?


關注“劇敢想”,帶你領略更多精彩娛樂、影視點評!


劇敢想


她這不是“趕走”公婆,換房子目前來看是唯一可以緩和他們矛盾的方式!

“育兒”思想、方式衝突——不可調和



作為一名知名的婦產科大夫,龔蓓蓓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科學、健康的撫育下一代。可是公公婆婆作為上了年紀的老人,思想、習慣都比較陳舊,難免在“育兒”方式上面跟她產生衝突和矛盾。

這樣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嗎?當然不是,這其中關鍵因素是兩個:

1.龔蓓蓓、公婆是否願意換位思考。

當公公婆婆不停說自己照顧孩子有多麼辛苦,有多麼操勞的時候,龔蓓蓓“換位”了,她主動離開了公辦醫院,換了一家待遇更好、時間更寬裕的私立醫院,本想這樣就有更多時間陪伴、照顧自己的孩子。

然而,公婆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龔蓓蓓這是在“嫌棄”他們老倆口,認為他們照顧不好孩子;就連龔蓓蓓根據科學的育兒知識給孩子“斷奶”,在老倆口看來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現,是沒有“母愛”的表現。從始至終,老倆口都現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面對矛盾只會不停的抱怨“不公”,不停的跟兒子劉斯禮“訴苦”。



2.劉斯禮的“媽寶男”性格

龔蓓蓓和公婆之間的緩衝器——劉斯禮並沒有發揮應有的調和作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媽媽面前給媳婦打圓場,在媳婦面前給媽媽說好話,恰恰相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媽媽說什麼都是對的,媳婦做什麼都是錯的——不去想如何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和分歧,除了一味的埋怨媳婦不懂事,不懂得理解感恩——一無是處。

“換房子”——最無奈的變通之法

既然劉斯禮指望不上,想要平息紛爭就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離婚,一個是“分家”。

很顯然,龔蓓蓓選擇了後者,這個看似無奈卻又最可取的方式。她不是趕走公婆,他這麼做恰恰說明她心裡還有劉斯禮,有這個家,願意為家庭做些改變,她在儘可能保持這個家的完整!

龔蓓蓓跟公公婆婆合住所暴露出的問題也具有很強的現實代表性,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結了婚就跟父母分開住的原因——他們不是“不孝”,而是在提前規避可能出現的“摩擦”,應該得到體諒和理解。


天雷娛樂


為什麼是趕走呢?與公婆分開住怎麼樣都扯不到“趕”上面去。況且,這套房宮蓓蓓是打算留給公婆住的,自己是另買一套房。為了婆媳關係和諧,為了下一代的教育更加健康,宮蓓蓓的做法,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贊成。

俗話說,隔輩親。爺爺奶奶對孫兒輩,說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那是一點都不誇張。同樣,宮蓓蓓的公婆也是這樣對待孫子。孩子已經上中班了,還要大人餵飯,並且一邊吃飯還一邊還看動畫片。這個場景,在三代同堂的家庭應該不少見。作為高知的宮蓓蓓,自然對這種情況沒法理解,更沒法認同。

但是,宮蓓蓓對孩子提出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的要求後,婆婆卻不耐煩地說:哎呦,他還小,長大自然就好了。再說了,小區裡像他這麼大的小孩,誰不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的。看到婆婆這樣說,宮蓓蓓只好把話頭轉向兒子,用略嚴厲的語氣說:歡歡,媽媽說了,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Ipad。可能是前面奶奶幫自己說話了,歡歡絲毫沒有理會媽媽,而是說: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歡歡說完這句,婆婆居然還誇獎孩子會作詩了。

看到這般情景,宮蓓蓓心裡沒有火是假的。此時,如果劉斯禮出面說自己父母幾句,教育孩子時不要在旁邊幫腔之類的話,宮蓓蓓心中的怒氣可能就下去了。但此時,劉斯禮並沒有出現。

為了避免和公婆正面衝突,宮蓓蓓放下懷裡的二寶,把歡歡拉到一邊開始講道理,語氣有些嚴厲,歡歡看到旁邊的爺爺奶奶並沒有幫自己,很快就委屈得哭了起來。孩子一哭,公公就發話了:好了,他要看就讓他看好了,你沒回來他好好的,你一回來就這樣了,走,你們都走,走走走。此時劉斯禮不知什麼時候也出來了,也對宮蓓蓓說:你怎麼一回來就兇孩子,你沒回來爺爺奶奶帶的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亂了........

有人說,婆媳關係的不和諧,原因出在男人身上。這句話放在宮蓓蓓身上,真是太貼切了。這個男人,該出現的時候不出現,不該出現的時候,還要跑出來指責你幾句。自己花錢買的房子,自己生的孩子,卻沒有自己說話的份,還被人往外轟。此情此景,任憑再大度、再有修養的宮蓓蓓,心中的痛都是難以言表的。

經濟情況已經大為改善,挪一挪擠一擠也可以再買一套房。

搬出去,可能會更累一些,但身體上的累,可以休息恢復。心理上的累,卻太易恢復。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可以自己說了算。宮蓓蓓有自己的打算,再買一套,目前這套留給公婆兩人住,也讓他們安享晚年的生活,拋開經濟壓力,其實是兩全其美的一件事。

反之,如果繼續三代同堂,與婆媳關係惡劣已在所難免,在自己的房子裡,自己卻是一個外人。這對從外地來上海打拼的宮蓓蓓來說,心中的酸楚是丈夫劉斯禮無法理解的。也正是因為這次換房,宮蓓蓓對丈夫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這個甩手丈夫,從兩個孩子出生到現在,沒有換過一次尿片,沒有衝過一次牛奶,結婚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自己。

在房似錦的建議下,宮蓓蓓重新買了一套房,但劉斯禮,則成了週末丈夫和父親。週一到週三在父母家陪父母,週四到週日來小家陪孩子們。說起這個奇葩的安排時,宮蓓蓓一臉的苦笑。劉斯禮的父母,並不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劉斯禮完全可以安排父母週末到小家來聚,這樣一家四口至少是完整的。但他並沒有,也許,他是用這種方式在無聲抗議宮蓓蓓買二套房吧。

當一個家庭中丈夫、父親長期缺位,妻子得不到關愛和溫暖,孩子享受不到應有的父愛,這樣的一個男人在家庭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或者說這段婚姻關係還能延續多久呢?


八卦氣象臺


有頭腦、有高學歷、經濟又獨立,宮蓓蓓活出了女主房似錦,及許多女孩羨慕的模樣,其實宮蓓蓓花自己掙的錢,去換個新房子無可厚非,試問誰不想過著安穩的生活呢?

可上一輩老人的“溺愛式教育”,已嚴重阻礙到她對孩子們的教育,宮蓓蓓心裡是有這個家的,她也很感激兩位老人的幫助。

但兩位老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卻讓宮蓓蓓寸步難行,雖然她覺得換房一事很突然,但卻是她保全這個家庭的最好方法,。

宮蓓蓓和劉斯禮感情出現“危機”

宮蓓蓓和丈夫劉斯禮的性質,和闞先生闞太太不一樣,前一對是外面都沒有其他人,後一對是闞先生出軌成性,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宮蓓蓓和丈夫的感情早“變質”了。

當初宮蓓蓓買下跑道房,就是希望一家人能過得開心快樂,可當她生完二胎後卻慢慢發現,和公婆生活在一起這些年裡, 存在太多讓她無法預料的大問題。

二位老人對孩子很是寵溺

如兩位老人家很寵溺孫子,他們不僅給孩子餵飯,還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在老人眼裡孫子願意吃飯比什麼都強,作為一位獨立的女性,她怎能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呢?

宮蓓蓓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不要老盯著平板電腦看,可兒子不但沒聽進去還嚎啕大哭起來,二位老人家見狀心疼不已,還向宮蓓蓓撒氣,丈夫劉斯禮也認為宮蓓蓓不講理。

劉斯禮不理解宮蓓蓓

就如宮蓓蓓所言,劉斯禮只是感動了自己,他對家庭的貢獻遠不如送餐員,當初宮蓓蓓換新工作是想減輕家裡的負擔,可劉斯禮則不分青紅皂白張口去責怪她。

婚姻需要雙方共同經營,結婚後劉斯禮和宮蓓蓓共同孕育了二個孩子,但劉斯禮連換尿褲都不會,在宮蓓蓓心裡裝著太多委屈啦,劉斯禮在這個家庭的貢獻,真不如送餐員、快遞員,可劉斯禮從來沒有意識到這點。

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也為了保全這個大家庭,經濟獨立的宮蓓蓓,只好重新買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其實宮蓓蓓趕走的不是公婆,而是那個肚子裡裝滿委屈的自己!


平凡的小蚊子


《安家》中的宮蓓蓓,由海清飾演。在她和丈夫爭吵的片段,我真的被觸動了。宮蓓蓓和丈夫兩人都是博士學歷,但生活條件並沒有想象中的優越,一家幾口人長期居住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後來下定決心換了房子,自己跳槽到私立醫院,工資也漲了,但日子並沒有變得舒心起來。

二胎的到來,無形之中給這個並不富裕的小家庭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劇中宮蓓蓓下班回到家,看到公公婆婆正在給已經上中班的大兒子餵飯,並且給孩子一邊餵飯一邊看電視。這讓宮蓓蓓很反感,她認為這麼大的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獨立,所以,她開始教育起大兒子,兒子不但不聽,還學會了頂嘴,這讓宮蓓蓓氣不打一處來,大兒子最終委屈的流起了眼淚。一邊安耐不住的丈夫開始責備起宮蓓蓓,公公婆婆也紛紛幫腔。這就是宮蓓蓓想和公公婆婆分開住的主要原因。

中國大部分的婆婆都是和劇中一樣,對孫子孫女過於寵愛,把他們認為的好,強行的加在孩子身上。一味的寵愛孩子,只會讓孩子更不獨立,讓孩子的性格更霸道。但做媽媽的往往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在這點上和婆婆達不成一致,會使得在和婆婆的相處裡產生更多的矛盾。

而宮蓓蓓的丈夫,卻沒意識到這一點,他認為是宮蓓蓓在無中生有。宮蓓蓓為有這樣的一個丈夫感到更加心塞,所以才有了劇中宮蓓蓓和丈夫為了換大房子和丈夫大吵的那一幕。宮蓓蓓已經意識到長期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只會影響自己小家的感情,而宮蓓蓓的丈夫卻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認為宮蓓蓓並不是想把公公婆婆趕走,而是她覺得只有和公公婆婆分開住,這樣自己的小家才會經營的更好。丈夫也不會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這讓長久下來,不管是對一家四口的小家,還是一家六口的大家庭。都是不利的


影視剪輯菌1


我覺得宮蓓蓓簡直是太溫柔了,而且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做的也是相當的好的。

她首先沒有和公公婆婆翻臉,給足了公婆面子,而且利用換房這件事,也沒有讓老公為難。

當然她的老公對此是不滿意的。但最後宮蓓蓓還是忍讓了,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這件事情上,老公做的最差勁了。公婆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大家一看知道是公婆的問題,可是他就想著這是自己的父母,老人有時候也念死理,比較難纏,所以一切的抱怨都推給了蓓蓓。

在蓓蓓出手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家人都是一致反對她。這首先對孩子的教育是沒有任何的好影響的。而老人並不是因為她出手管孩子才會跟宮蓓蓓吵架,而是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挑釁,認為蓓蓓出手教育孩子其實是在打他們的臉,所以才會這麼的生氣。

可此時的老公居然不跟父母解釋,卻還將蓓蓓推出去,真的是太氣人了。說實話,要是老公這樣對我,還有他後面在換房時說的話,我是不會原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