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曾经在我刚刚坠入玫瑰坑的时候,那还是好些年前,网络上关于玫瑰养护的专业性文章极少,养护交流视频更是没有,只能在多肉微信群和贴吧里搜寻&交流少得可怜的资讯,印象中那几位大神的帖子都快被我翻出茧子来了,偶尔也会翻到国外网站,对照拉丁名去查阅各种资料,现在想来,那时候还是蛮疯的,完全不输于现在那些热情的玫骨精(玫瑰的骨灰级精灵fans)们,也正是这种执拗和专注,注定让我和玫瑰扯上了不解之缘。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那时候,国内多肉还是“景天为王”的独霸格局,在韩国X网和S网海淘随便几颗景天加起来都差不多四位数的年代,咱工薪阶层买一堆多肉多少还是肉疼的,但架不住这玩意儿上瘾啊,很容易陷入“盆-肉-土”的死循环模式,因此那时候比较风靡花友间的互换互赠模式,一般换赠的大多是叶插苗,即自己已有的品种,择时揪叶子下来叶插,然后和群里的花友们互换品种,既不用花钱,又能满足品种控的占有欲,可谓两全其美!没办法,谁叫那会儿多肉真心贵呢......谁叫基本上所有的景天都可以无限叶插呢.......当然,景天当年风靡大江南北,又在近两年迅速退位,即是成也叶插,败也叶插,此乃后话。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不过,既然几乎所有的景天科肉肉都可以轻易的叶插,甚至于大棚主们只需批发一堆肉肉们,然后揪呀揪呀揪叶子,就能迅速变大户批量繁殖,那么为什么我们钟爱的玫瑰,被几乎所有大神们都判定“不能叶插”,“几乎无法叶插”的死刑呢?作为一个公认的玫瑰死忠粉,不亲自试验下,都对不住摩拳擦掌的花友们。于是,在早几年,我就分别采撷了鸡蛋玫瑰、耶罗玫瑰、盖瑞米尔玫瑰、阿罗拉黄玫瑰和群生黄金玫瑰、枫影玫瑰等不同品种进行“叶插”试验,为保证实验公允,都由本人亲自采摘最健康最皮实的叶片,左右平坳,生长点无破坏。试验选在温湿度都很舒适的秋季,正是玫瑰基因里苏醒爆发的生长期,按理说绝对靠谱!时间久远,我已然记不清具体的实验数据,但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1.几乎90%-95%的叶片在1-2个月内逐步消耗殆尽,宣告叶插失败; 2.大约3%的叶片会逐渐发根,并先后扎入土中,但就是不长芽点; 3.大约1%-2%的叶片会长芽点,但基本不发根,或根须扎土极其缓慢,疑似僵苗; 4.只有远不到1%的植株疑似叶插成功,既有生长芽点,又能在接下去的几个月内正常发根生长,但生长进度仍然远低于正常播种苗。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综上,几年前所做的玫瑰叶插试验基本宣告失败,即使有忽略不计的成功品,也远远不足以支撑“玫瑰叶插”的实际生产应用意义,几乎不会有任何繁殖基地会采用。同期失败的还有各种法师和朋友那边的各种莲花掌叶插案例,由此可见,莲花掌属多肉植物基本不适合叶插,强行应用,成功品凤毛麟角。今年在濒危珍稀品种“帕尔马”玫瑰的保护性优育中,富余一批揪下来的健康叶子,与其丢弃浪费,不如随手再做叶插试验。毋庸置疑,2-3个月下来,结果依然是不忍直视,几乎全军覆没。当然,大家有砍完花箭富余的玫瑰叶子,不妨玩玩也不错。

(更多帕尔马叶片试验,宅家抗疫,疫后会去园子里补拍叶插实验图)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科普:论“多肉玫瑰”叶插的可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