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始設貴州省,為何不遠千里召見奢香夫人?

獨行客地圖帝


朱元璋可沒有不遠千里的召見奢香夫人,而是奢香夫人自己前往南京,然後在請求面見朱元璋時,經朱元璋同意後,奢香夫人始得面君。

至於奢香夫人為何會從千里之外的貴州去南京請求面見朱元璋,這其中卻是著一段極為曲折的“故事”。



奢香夫人,元末川南彝族土司的女兒,也就是彝族部落的公主,出生於1358年,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彝族女政治家,她為中國的地方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朱元璋曾盛讚:“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1375年,17歲的奢香與貴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領隴贊·靄翠結為伉儷。結婚後,奢香盡心盡力的輔佐靄翠處理貴州宣慰司的事務,在處理事務中,她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愛戴,被尊稱為“苴慕”(君長)。



1381年,靄翠因病去世,因繼任的貴州宣慰司年齡尚小,奢香夫人遂代其執掌宣慰司事務,負責處理貴州一切事務。此時,明洪武帝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沐英等欲從貴州入雲南,藉以討伐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的殘餘勢力。

當然如此意圖,巴匝剌瓦爾密怎能覺察不到,於是他開始聯合周邊反對明朝的土司,如烏撒、芒部等地的土酋,在黔西北境內屯集重兵,企圖阻止明軍入雲南。而此時作為貴州的實際掌權者,奢香夫人自然也是被巴匝剌瓦爾密著重拉攏的對象。



但是奢香夫人深知明朝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阻擋明朝入雲南,這無疑是螳臂當車。所以審時度勢下的奢香夫人並未同意與元朝一起抵抗明朝,而是轉頭支持明朝入滇擊元,而後明朝大軍在奢香夫人的協助下,成功的擊潰在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

因此憑藉這等擁護之功,奢香夫人的兒子就依然被委任為貴州宣慰使司,且依然有奢香夫人暫時代領。



1384年,明朝派大將馬曄前往貴州任都指揮。馬曄這人能力不錯,對朱元璋也很忠心,但卻是很不適合在貴州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任職,因為他有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極端仇視少數民族。他視奢香夫人為“鬼方蠻女”,並對她代理貴州宣慰司事極為不滿。

在貴州任上,馬曄對彝族百姓大肆行迫害之事,他指使麾下兵士在開置普定驛時,大肆殺戮彝族人民,並強迫奢香交納超出朝廷之外的賦稅。可此時,貴州正遭大旱,糧食顆粒無收,百姓連吃飯都是個難事,哪有錢來繳納多餘的賦稅,如此百姓是被逼的生不如死,頗有要爆發動亂的意思。



如此,奢香夫人為了治下的百姓,她幾次三番向馬曄行文陳訴強徵賦稅的不可行性,可是馬曄不但不聽勸告,反而是藉口奢香夫人抗旨不尊,將她抓到貴陽,然後指使兵士脫光奢香的夫人,讓其裸露身體,並鞭笞奢香的背部,希望藉此來惹怒彝族人,讓他們造反,這樣他就理由對彝族百姓大肆行殺戮之事。

本來馬曄這等做法,已經徹底的激怒了奢香麾下的四十八部頭人,他們都已經開始聚集兵士準備造反了。可是就在這危急關頭,深明大義的奢香夫人卻站出來阻止,她深知自己絕對不可能抵擋明軍的鋒芒的,與明軍鬥等於是自取滅亡,所以她極力阻止麾下將士欲圖兵變的行為,如此最終馬曄的機會落空。



之後奢香畢竟是貴州實際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下,馬曄也不能對她做的太過,再加上貴州宣慰副使宋欽的勸阻,奢香最終還是被馬曄放回。

當然奢香夫人雖被放出,但她也知道只要馬曄在貴州一天,彝族的百姓就不會好過,在權衡之下,奢香決定進京告御狀。同年,奢香經貴州宣慰副使宋欽之妻劉淑貞的引薦,得以走訴京師,並向朱元璋面陳馬曄逼反的真相。



朱元璋在聽到此時後,心中已有了決斷,那就是殺掉馬曄,以安貴州百姓之心。不過朱元璋始終是帝王,他就算心中已有決斷,但也沒直接跟奢香明說。而是先問奢香“以何報答”,奢香夫人聽到這個就知道一定要給出承諾,所以她答道“願令子孫世世不敢生事”,並表示“願意替朝廷刊山鑿險、開置驛道”。

朱元璋在聽到這個回答後,那是萬分高興,隨即就答應會秉公處理此事,然後封奢香為“順德夫人”。



奢香在回到貴州後,也履行了她對朱元璋的諾言。在她的住持下,一條向西,經貴陽,過烏撒,達烏蒙(今雲南昭通),及一條向北,經草塘(今甕安縣境)到容山(今湄潭縣境)的驛道被開鑿而出,自此中原經貴州通往川、滇、湘的通道被徹底打通,如此西南的經濟開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中原王朝也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控制。



可以說奢香夫人的一生雖只有38年的時間,但是她的深明大義,她的為國為民,她在貴州所做的一切都極大程度的維護了國家的大一統,其開鑿而出的驛道更是大大加深了西南地區與中原的交流,並間接發展了西南的經濟。

奢香夫人這短暫的一生註定是永載青史,值得後人永世繼承的。


澳古說歷史


歷史上的“奢香夫人”是元末明初時四川永寧宣撫司、彝族恆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17歲的時候嫁給了貴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領隴贊·靄翠。在改土歸流以前,宣慰使的權力很大,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全權掌握軍政和民政。所以中原王朝通常直接任命少數民族的土司世職任這個職位。所以洪武14年(1381年),藹翠因病去世,奢香夫人的兒子世襲了貴州宣慰使一職,因為兒子年幼,奢香夫人成為了實際上貴州及川南這一帶的彝族勢力的實際掌舵人。

在明軍進軍雲南之際,“奢香夫人”審時度勢,提供便利,維護了國家統一。

當傅友德和沐英等人準備去雲南討伐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的殘餘勢力的時候,烏撒(威寧)、芒部(鎮雄)等地的土司在貴州西北境內設下伏兵,企圖阻止在明軍進入雲南的必經之路上,伏擊明軍,阻止明軍進入雲南。

此時正是奢香主政之時,“奢香夫人”很明確地認識到蒙元的勢力已經日薄西山了,而中央王朝大明正在崛起,所以一路上積極支持明軍,送糧食,修道路。還親自勸服烏撒和芒部彝族土司要認清形勢,不要與明軍作對,使得明軍順利進入雲南,並且剿滅了蒙元殘餘勢力。

奢香夫人的做法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這一來避免了很多無辜的人陷入戰亂;二來增快了大明統一全國的步伐。

在貴州設“衛”之際,“奢香夫人”深明大義、忍辱負重,為爭取和平、維護民族團結做出巨大貢獻。

洪武16年(1383年),朱元璋始設貴州衛(是衛所,不是省,題目中有疏漏)於貴州城(貴陽)。馬皇后的侄子馬燁恥於憑藉族親封官,靠忠誠與才幹深得朱元璋信賴,因而被委以貴州衛首任都指揮。馬燁此人雖然謀略過人,志高剛正,但是在民族政策上過於激進了,想直接“代以流官”、“郡縣其地”。當他開置普定驛的時候,發現當地的土司威信極大,影響中央政府對邊陲的控制,便欲“滅水西而統貴州,造事端而以戰制勝”。

所以馬燁就決定拿自己眼裡的“鬼方蠻女”奢香夫人開刀,他故意將奢香抓到貴陽,當眾“裸撻”奢香夫人(脫光了鞭打的背部),目的就是要逼奢香夫人屬下造反,然後他順勢派兵剿滅之。奢香夫人屬下水西48目頭領因奢香夫人受辱,欲起兵反明,此事很快在黔西北、滇東北彝區傳開,結果彝族各目頭領都帶兵來了,“願死力助香反”。事態的發展直接擴大到了雲、貴、川三省。

結果奢香夫人忍辱負重,隱忍不發,讓貴州宣慰副使宋欽之妻劉贖珠奔走京師,尋求朱元璋的調停。

劉贖珠明言,貴州各部歸附明朝已經有7、8年,給明朝提供了大量的馬匹,都彼此相安無事,現在馬燁無故挑起事端,貴州戰亂一觸即發,為了維護彝漢民族團結,懇請殺了馬燁以平民憤。

於是朱元璋決定不遠千里召見奢香夫人。奢香夫人以“願令子孫世世不敢生事,並願意刊山鑿險、開置驛道”為條件,令朱元璋將馬燁召回京師治罪。

朱元璋對奢香夫人的態度以及深明大義非常感佩,於是封奢香為“順德夫人”,賞賜金銀和絲織品等物。

奢香夫人的聰明在於,如果自己與馬燁對抗,正中馬燁下懷,會坐實反叛,招致明廷的剿殺,得不償失,既報不了馬燁對自己的羞辱之仇,還會給自己和人民帶來滅頂之災。但是自己願意世代歸順明朝,並且將朱元璋想“修驛站打開了貴州與川、滇、湘的通道”而未果的事情,都替朱元璋做掉,這樣馬燁在貴州就失去了價值。馬燁在貴州沒有價值了,朱元璋必然將其召回。然後為了籠絡自己,借朱元璋的手處理掉自己的仇人。

回到貴州後,奢香夫人開闢驛道,將水西“接入”中原的“路聯網”,對水西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族和睦,作出了巨大貢獻。

回到貴州後的奢香夫人,對促進西南的開發,穩定了西南的局面,明王朝確定與西南的宗屬關係,貢獻巨大。奢香夫人帶著各部族修了兩條驛道。一條向西,經貴陽,過烏撒,達烏蒙(昭通);一條向北,經草塘(甕安)到容山(湄潭)。置龍場(如果奢香夫人沒有修這條路,設這個驛站,就沒有了後來著名的王陽明“龍場悟道”)、陸廣、谷裡、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畢節等9個驛站於貴州境內。驛道縱橫貴州,從此徹底打開了與川、滇、湘的通道,把貴州與中原的“路聯網”完全“接軌”了起來。

通過“路聯網”,奢香夫人請來了漢家耕作好手,來幫助彝家子弟改進耕作方法;讓自己土產的茶馬走出去,將貿易伙伴引進來,解決了老百姓吃鹽的問題;在貴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學,設教授。積極學習和引進漢族文化,加強和促進彝漢文化交流,保留了彝族的歷史與文化。甚至帶頭派遣子弟到京師入太學學習,加強與中原的聯繫與溝通。

奢香夫人的爭取和平、引進禮樂的“大智慧”、“大作為”,在歷史上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

“風煙濟火舊巖疆,禮樂千村變卉棠。際得承平遺事遠,部人猶自說奢香。”——餘上泗《蠻洞竹枝詞》



炒米視角


朱元璋時期貴州設置貴州宣慰司,這是貴州建省的發端。奢香夫人是著名的彝族女政治家,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隴贊·藹翠的妻子。1381年,藹翠去世,奢香夫人攝理貴州宣慰司,當時只有23歲。

朱元璋為什麼要召見奢香夫人吶?

(寧靜扮演的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南京覲見的原因。

1381年,由於兒子幼小,奢香夫人攝理貴州宣慰司,就是代理行使權力。當朱元璋派遣傅友德和沐英通過貴州進軍雲南,奢香夫人審時度勢,幫助明軍順利進軍雲南。

1384年,明朝派遣馬燁任職貴州都指揮,鎮守貴州。這個馬燁不簡單,是朱元璋馬皇后的侄子。但是馬燁對少數民族有偏見,認為奢香夫人是“鬼方蠻女”,對一個女人代理貴州宣慰司非常不滿。他藉助建設驛站,挑起漢族和彝族的糾紛,殺了不少彝族人,並且讓奢香夫人繳納賦稅。

由於當時貴州大旱,收成很少,彝族部落根本沒有多少賦稅可以徵收。奢香夫人書面上陳述了幾次,但是馬燁認為是故意不交。將奢香夫人抓到了貴陽,並脫掉衣服鞭打他的背部,企圖挑起彝族的變亂,藉機進剿。

由於奢香夫人受辱,她手下的48個頭人,聚集了士兵準備開戰。奢香夫人深明大義,當面揭露了馬燁的目的,一場戰事消弭於無形。(奢香夫人雕像)

奢香夫人決定進京面見朱元璋,陳述貴州宣慰司的局勢。她通過貴州宣慰司副使宋欽的妻子劉淑貞,代為引薦進京。朱元璋為了瞭解真實的情況,也就召見了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覲見的後續。

奢香夫人覲見朱元璋,詳細解說了馬燁逼反彝族部落的事情。朱元璋想除掉馬燁,於是就問奢香夫人:

“以何報答”

奢香夫人承諾世世代代安穩生活,不反對明朝政府,並打算勘探貴州的驛道,建設驛站通行貴州。朱元璋權衡利弊後,決定除掉馬燁。(朱元璋雕像)

朱元璋封奢香夫人為“順德夫人”,賞賜金銀和綢緞布匹,馬燁被召回南京問罪。馬燁不久後問斬。不過有另外一個傳說,馬燁從此隱姓埋名,史書上再也沒有這個人出現。

奢香夫人的功績

奢香夫人回到貴州後,帶領彝族各部落開通了兩條驛道。貫通川滇黔湘四省,開闢的驛站有好多形成城市,比如畢節市等。

奢香夫人到達南京後,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決心倡導文明開化。聘請了眾多的儒生,培養貴州的子弟。學習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以及其他生產技術,促進水西地區的發展。倡導彝族漢族的融合發展。

當然奢香夫人的貢獻不止這些,就到這裡吧。


穿越再現彼岸


貴州省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設,在元朝時貴州大部分屬於四川省,西南部分屬於雲南行省。

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公元1382年設立了貴州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個軍事單位,並不具備行政功能,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省,但是貴州都指揮使司的成立,是貴州省形成的開始,公元1413年,貴州省形勢逐漸穩定,已具備了設立民政功能的貴州省成立。

奢香夫人,彝族女子,元末明初人,中國古代傑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巾幗英雄,公元1375年,年17歲的奢香與貴州宣尉使水西彝族墨部首領隴贊·藹翠結婚,後輔佐丈夫處理宣尉司的政事,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的愛戴。

公元1381年隴贊·藹翠因病去世,奢香代替了年幼的兒子世襲了貴州宣尉使職,奢香攝政後,時值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討伐元梁王巴匝刺瓦爾密的殘餘勢力,奢香審時度勢,積極獻糧通道,使明軍得以順利進拔雲南,促進了祖國的統一。

朱元璋曾讚道:“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時明朝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就剩下了西南地區,可當時西南地區的統領還想與明軍負隅頑抗,只有奢香認識到了歸順明朝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才能避免百姓受難,保一方平安。

她的這一想法開始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在她的立主勸說下,永寧,水西歸順了明朝,使得這裡的子民免受無謂的犧牲,故而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奢香夫人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挽救了水西,挽救了水西的百姓免遭戰爭之苦,更讓朱元璋不費一兵一卒便佔領了西南。

麝香夫人的貢獻,遠非如此,她組織領導貴州各族人民鑿山開道,修建驛路,引進技術大力發展農業和貿易建設,改革彝文,傳播儒學,為大明江山和祖國同一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朱元璋詔見,大加賞賜。

程恩澤在《水西懷古》中評曰:“……飛書詔香香乃來,啼裝印面東風哀,馬督伏誅宣尉歸,宮袍珠洱相追飛……”。


笑品人生滋味


為了更好的解答此題,先說說貴州省的由來。貴州建省的歷史不算很久遠,就是始於明朝,但不是朱元璋,而是朱棣。

貴州這個地名在明以前就出現了。唐朝時就有個貴州,但彼貴州非此貴州,它指的是廣西貴港。在元朝時也有個貴州,但它僅指現在的貴陽市。現在的貴州在元朝時大部分屬於四川,後來改屬湖廣行省。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經過十多年的整治,政權趨於平穩。這才騰出手來解決大西南的問題。洪武14年,朱元璋派遣大將傅友德和藍玉率軍西進。在進攻雲南之前,肯定先得拿下貴州。貴州處於雲南的門戶位置。

朱元璋在元朝設立的宣慰司的基礎上,又設立了貴州都司,其實這只是個軍事機構,不具備行政功能,所以它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省。這算是貴州省的雛形吧,假以時日,到明成祖朱棣手裡設立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真正意義上的貴州省才出現。

所以糾正題主錯誤。朱元璋初設的並非貴州省,而是貴州衛。

好了,說說奢香夫人的事吧。鳳凰傳奇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就叫《奢香夫人》,估計大家都聽過吧。元朝時西南少數民族都是宣慰使行使權力,由中原王朝直接任命少數民族首領土司這一職位,而且是世襲的。

奢香夫人是彝族首領宣慰使靄翠的夫人。洪武14年,靄翠去世,由兒子世襲職位,但他兒子年齡尚小,奢香夫人成了實際的掌舵人。

明軍進軍雲南時,奢香夫人審時度勢,清醒地認識到元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所以她積極的擁護明軍進雲南,又修路又送糧。當時還有各部落的土司想設伏兵,阻止明軍,奢香夫人親自勸服。

奢香夫人在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上作出了傑出貢獻。避免西南陷入戰亂,百姓身陷水火之中,也加快了大明統一全國的步伐。

貴州衛的首任都指揮是馬皇后的侄子馬燁。此人很有謀略,為人也很剛直,但在處理少數民族問題上太過嚴苛。他想取土歸流(取締土司制,設立流官制),按他採取的辦法太過野蠻,就是造事端,逼奢香夫人反,然後再找藉口鎮壓。


為了激怒麝香夫人,他把奢香夫人抓到貴陽,當眾實行裸撻,就是脫光衣服用鞭子抽背,這是極具侮辱的。

消息傳開,雲貴川各處的彝族首領都帶兵來了,準備造反。這時候奢香夫人稍有動搖,便是一場叛亂。

但她忍辱負重,勸說各部。讓閨蜜劉氏到京城找朱元璋告御狀。朱元璋聽聞後,不遠千里召見了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如實陳述了過程,並表示世代忠於大明。為了西南地區的穩定,朱元璋只得將馬燁召回京師治罪。

朱元璋為了感謝奢香夫人的深明大義,封她為“順德夫人”,並賞賜金銀。


要說這奢香夫人真是極為聰明之人。她但凡動怒就中計了。一旦反叛坐實,結局定是被剿滅。她的良苦用心也就被埋沒了。


說史聽濤


1382年初,朱元璋在元朝幾個宣慰司的基礎上,設立了貴州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

洪武時貴州的形勢很亂,明初,有個叫馬燁的都督鎮守貴州等地,馬燁行事非常嚴苛,想消滅貴州當地的頭領,改土歸流。所以老是找茬。

奢香有個閨蜜劉氏,進京告馬燁的御狀,朱元璋和馬皇后聽說此事,又讓奢香進京。

朱元璋對奢香說:我可以替你做主,治馬燁的罪。但是,你們怎麼報答我?奢香說我們世世代代聽命於大明皇帝。朱元璋知道馬燁無罪,但為了穩定貴州局勢,還是忍痛殺了馬燁。消息傳到貴州,諸部歡呼,從此不再為亂。


琅琅書香


馬燁鎮守貴州,處兇險之地,與當地人對立如針尖對麥芒,已經難為他了!只可惜採取的執政措施軟硬均難以實施,軟了則有背於朝庭王威,硬了得罪當地族人。但使奢香心向明朝,應與馬督使硬有一定關係耳!奢香歸順當贊,但馬燁被殺實乃可惜呀!馬燁實乃忠臣良將!


山之力助水愛無邊


設貴州省的是朱元璋兒子朱棣。見奢香夫人是為穩定土司政權與中央王朝的關係。


貓科大哥


貴州省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人傑地靈,旅遊非常火爆。不過,貴州省的歷史不是很長,元朝還沒有貴州這個省。貴州省是誰設立的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唐宋時有個貴州,但卻是現在廣西貴港,距離現在的貴州省很遠。現在的貴州省,在元朝時,大部分屬四川行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改屬湖廣行省,西南部分屬於雲南行省。元朝也有個貴州,就是現在的貴陽市,兩個貴州同時存在。現在貴州省的貴州,還是順元宣撫司的駐地。在行政級別上,比貴港的貴州略高一些。

朱元璋平定天下時,因為大西南相對較遠,所以放在最後。等朱元璋拿下中原十幾年後,也就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傅友德和藍玉等人率軍西進。在進攻雲南之前,自然要先拿下貴州。鑑於貴州之於雲南的門戶地位,1382年初,朱元璋在元朝幾個宣慰司的基礎上,設立了貴州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

貴州都司是個軍事單位,並不具備行政功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省。但是,貴州都司畢竟是省級軍事單位,全國十六個之一。所以說,貴州都司的設立,可以稱為貴州省形成的開始。而貴州都指揮使司轄區內的民政,則分屬於四川、湖廣和雲南三省的承宣布政使司。

像貴州都司這樣的例子,明朝還有一個遼東。遼東在牽制北元東線具有重大軍事意義,所以明朝設立了遼東都司。遼東人口較少,民政事務不多,所以遼東的民政,跨海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管轄。

到了明成祖永樂時期,貴州的形勢逐漸穩定下來,再加上人口增加,具備設立民政功能的基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朝廷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貴州省正式出現在歷史上的舞臺上。

洪武時貴州的形勢很亂嗎?有點。

鳳凰傳奇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奢香夫人》,你應該聽過吧,還有電視劇。奢香就是元末貴州區域宣慰使靄翠的妻子,靄翠死後,奢香接過丈夫的職務。明初,有個叫馬燁的都督鎮守貴州等地,馬燁行事非常嚴苛,想消滅貴州當地的頭領,改土歸流。馬燁知道奢香有威望,就故意找茬,把奢香抓起來用羞辱的方式痛打一頓,惹怒了貴州各部。奢香有個閨蜜劉氏,進京告馬燁的御狀,朱元璋和馬皇后聽說此事,又讓奢香進京。朱元璋對奢香說:我可以替你做主,治馬燁的罪。但是,你們怎麼報答我?奢香說我們世世代代聽命於大明皇帝。朱元璋知道馬燁無罪,但為了穩定貴州局勢,還是忍痛殺了馬燁。消息傳到貴州,諸部歡呼,從此不再為亂。

永樂初年,叔侄爭權,貴州各部又開始折騰。思州宣慰使田琛和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成天廝打,朱棣下了很多調解令,二田置之不理。朱棣大怒,派鎮遠侯顧成去貴州,以迅雷不及了掩耳盜鈴之勢抓住二田,送到京師吃了“刀削麵”。貴州的很多宣慰司實際上就是土皇帝,朝廷的命令在這裡無法得到有效執行。朱棣出於穩定的考慮,決定“改土歸流”,宣慰司改設府,貴州則設承宣布政使司,置於朝廷的垂直管理體系內。現在經常說清朝的雍正帝改土歸流,是其一大功。實際上,早在三百年前,朱棣就改土歸流了。換言之,雍正改土歸流的成功,是建立了前人努力的基礎上。

明朝的三司,貴州有了兩個,還差司法系統。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貴州提刑按察司成立。同時,京師的戶部和刑部新置貴州司,只不過貴州的考生還要去雲南參加鄉貢考試。

明朝貴州省的形狀,和現在的貴州省形狀有很大不同。明初的貴州,像一隻頭朝東的麒麟,有頭有足有身有尾,非常好看。貴州都司的形狀,和非洲贊比亞的形狀非常相似,都是兩頭大中間小。和現在的貴州省相比,貴州都司少了遵義,現在貴州南部狹長地區隸屬於廣西。到了清初的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廷設置貴州巡撫。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原屬四川的遵義被劃到了貴州省,基本形成現在貴州省的輪廓。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如果趁明初實力強大之時一舉解決水西,那就不會有奢安之亂,也不會有貴陽之圍的慘劇了(貴陽被圍了整整一年之久,城中軍民男婦四十萬,至是餓死幾盡,僅餘二百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圍城之戰,恐怕只有唐代安史之亂時的睢陽之圍可以與之相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