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快過年了,年度催婚大戲即將上演,你準備好了嗎?

與此同時,相親被提上日程。有不少單身網友調侃,過個年,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說起相親,南寧人民公園就有一個相親角,從這一個小小的相親角,就可以映射出不少南寧人的婚戀觀。

今天,和大家聊聊相親婚戀中的那些房事。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過年了,逃不開花式催婚

一到過年,催婚大戲便會上演。

最近一個催婚視頻走紅,內容是母親給兒子唱了首“催婚歌”:“草原最胖的花,你還單身吧!三十幾歲,你也別灰心啊!雖然你長殘了,但你並不差,擦乾眼淚,過年去相親吧。”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視頻截圖。

事實上,父母長輩們的催婚方式可謂花樣百出。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連葫蘆娃都用上了。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萬能結婚論。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瘋狂明示型。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無意躺槍型。

除了催婚,或許不少父母長輩都早早就幫你物色對象,張羅著給你相親了。

在南寧人民公園,就有個相親角,記錄著不少“父母幫兒女相親”那些囧事。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相親角很熱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週末,人民公園湖邊就自發形成一個相親角,據說每年的成功率達二三十對。

在這裡,紅繩上掛著很多相親資料,離異的、未婚的都有,年齡從70後、80後到90後,還有個別70歲的老人來找老伴。但大部分,是父母來幫兒女找對象的。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天氣變冷,相親角人氣不減。

掛起來資料上,很少有個人照片,但父母一般都在附近,看到有人對自己的兒女感興趣,便會過來搭話。交流後條件合適的,便相互交換照片、留下聯繫方式,最後再約雙方兒女出來見面。

瀏覽相親資料,小襄發現男女比例失衡嚴重,女性佔了七成以上,以80後、90後居多。其中有個94年的女孩,條件看著還不錯,還買了四套房。不出意外,落款聯繫人是父母。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相親資料女性居多。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94年,有四套房產,無貸款。

看得出,很多父母比兒女著急,他們聚在一起聊天,相互交流自己兒女的情況。小襄轉悠了一會,不時有幾個熱情的叔叔阿姨過來搭話。

“姑娘,你是哪一年的?”、“也是來找對象的嗎?有什麼要求?”……

黃阿姨說,她女兒今年30多了,研究生畢業,在國企上班,自身條件不錯。不過,來相親角3個月了,卻沒有結果。往往黃阿姨看上的,女兒卻沒看上。

不過,相親不成情意在。黃阿姨在相親角認識了很多朋友,週末來聚聚聊聊天,不亦樂乎。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房子不是首要條件

要求男方有房有車?在人民公園的相親角里不存在。

仔細看相親資料,上面女方(父母)很少有要求男方“有房有車”。

聊天中,好幾個叔叔阿姨都表示,房子車子可以一起買,兩個人合得來最重要,但男方必須要有穩定工作,有責任心。

在國企、事業單位上班的男性,比較受女方父母歡迎。男方父母更喜歡老師、醫生、護士等職業的女性。

其實不難發現,聚在這裡的叔叔阿姨,多是周邊機關單位的退休職工,家裡條件較好,兒女們條件差距不大,名下幾乎都有了房。條件已經明擺著,房子自然不是首要條件。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來相親的,大多己有房有車。

相親角,也折射出兩代人不同的婚姻觀。

父母一輩,都希望兒女早日結婚生子,過上安穩的生活。年輕一輩,晚婚晚育已成普遍現象,更希望先立業再成家,也是對婚姻的負責。無論如何,父母的初衷,都是愛。

26歲女孩有房有車還要相親~快過年了,你又要“逼婚”了嘛?


結婚,一定要有房?

當然,人民公園的相親角,只是小部分南寧人的縮影。現在很多人相親,還是要看對方的條件。相互看上眼了,有房是加分項。

到了結婚的步驟,一定要買房嗎?

小襄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婚姻。你連結婚的勇氣都有了,還沒勇氣買房?

更何況,如今南寧人的觀念其實挺開放了。很多年輕人結婚買房,一般都是雙方家裡幫出首付,兩人再一起還房貸,壓力其實不算特別大。

前幾天,克而瑞發佈了南寧2019年樓市數據,全年房價均價約1.14萬元/㎡。以一套100㎡的房子計算,總價114萬。倘若首套,首付二三十萬,裝修家電十來萬,月供約6000元,兩個人共同努力一把,房子並非遙不可及。

不過,房子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在此,用一句話送給大家:“幸福,不是抱怨出來的,是奮鬥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