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攝影@夏於洪

“老表、么妹、大叔娘,進屋喝‘盒’油茶再走!”

川渝黔滇地廣物博、熱情好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味,製茶喝茶,是這些地區老百姓的日常,精緻的茶葉,不僅用於商品化貿易,還用於待人接客。今天,度哥給大家講渝南黔北地區的茶。

大婁山脈以向南東凸出的弧形之勢,護佑著兩地勤勞善良的華夏兒女,整條山脈有貴州境內有11個生態地標,重慶境內有5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數最北端的金佛山,是大婁山脈最高峰,海拔2238米,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金佛山緩衝了第四紀冰川的襲擊,完整地保持了不同地質年代的原始生態,加之垂直立體氣候明顯,土壤富硒,金佛山的茶和水,別有一番境界和滋味,特別是融入百姓生活習俗之後……

金佛山人好茶,好比歐洲人喝咖啡,沒有規則,百無禁忌,隨性放任,品飲雖有講究,但發揮空間巨大。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金佛山茶園 攝影@夏於洪

金佛山種茶歷史悠久

茶文化底蘊深厚

茶之為用,始於巴蜀,3000多年前已將茶作為貢品,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有述:“周武王伐紂,得巴蜀之師,丹、漆、茶、蜜……皆納貢之”,闡明兩漢以前就有人工種茶,茶已從野生曬乾羹飲苦荼,發展到可以細細品的香茗。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金佛山下茶園風情 攝影@夏於洪

金佛山自古為西南茶葉王國,935年,五代十國毛文錫《茶譜》載:涪州出三般茶,賓化最上。古賓化即今之金佛山所在地南川,唐代茶聖陸羽《茶經》又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兩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二人合抱者。此即文獻古籍對古生大茶樹、所在地域及形態的描述;“巴山峽川”系宜賓、南川、務川等地,“二人合抱者”足見胸徑之巨,大樹筆直巍然,乃古生大茶樹也。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新春採茶忙 攝影@胡波

金佛山茶類品種豐富

大樹茶之鄉獨具一格

地球神秘緯度帶多生奇蹟,北緯26-32°為優質茶產茶區,南川金佛山位於北緯30°附近,山高林密,溪河密佈,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擁有優良的茶樹生長環境。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採茶女與茶的約會 攝影@夏於洪

大喬木古樹茶

金佛山這一擁有8000多種生物的國度,2000多株野生大樹茶組成茶樹群落,在一個叫德隆鎮茶樹村的地方,演繹著茶樹茶葉與人的千年傳奇。

大樹茶乃“金佛山五絕”,成片生長,種群面積世界第一,平均樹齡千年以上,最大一株2700年,被茶業界譽為“茶樹鼻祖”。茶葉肥嫩,一片茶葉一杯茶,禪茶一味與百姓生活交融,茶樹生於農家房前屋後,古稀老人矯健上樹採茶,演繹著天地和諧長生之舞。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金佛山茶樹鼻祖 攝影@拾令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古稀老人上樹採茶 攝影@許鵬

小喬木茶樹

金佛山地區為進化類型,抗逆性較強,植株較高大,從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幹明顯,植株上部主幹不明顯,分枝較稀,多數品種葉片長10-14釐米,葉片柵欄組織多為兩層,主要分佈在金佛山德隆一帶。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小喬木茶 圖源@重慶茶業網

灌木型茶樹

灌木型類亦屬進化類型,植株低矮,無明顯主幹,從植株基部分枝密,葉片較小,葉片長度為2.2-14釐米之間,主要分佈在大觀、興隆、乾豐、南平、三泉及大有鎮一帶。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灌木茶分佈甚廣 攝影@夏於洪

海拔600-1300米山地,一年中近300天雲霧籠罩,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金佛山獨特的地理環境為茶而生,茶為百姓的日常生活而生,南川人的茶餘飯後,不能沒有茶,南川老茶哥,對金佛山油茶情有獨鍾。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金佛山人家有自制茶葉熬茶喝的習慣 攝影@許鵬

茶飲製作手法獨到

一碗幹勁湯香飄世界

用金佛山好水燒金佛山油茶,此茶名大有油茶,別稱幹勁湯,大有是金佛山下的一個小鎮,扼渝黔邊界,與貴州接壤,既是東漢尹珍出黔必經之地,又是川黔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鄉風民俗多彩紛呈,老百姓喝油茶習俗由來已久。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大有鎮風情 攝影@唐維渝

大有油茶為一種熬製茶飲,先流行於德隆、合溪、古花等鎮,後隨城鄉一體化發展進入城市,逐漸蛻變成一道城市特色美食,2018年相繼在重慶衛視《我為家鄉代言》、央視《魅力中國城》驚豔亮相。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大有油茶作為旅遊美食名片走上國際舞臺 圖源@南川發佈

大有油茶熬煮

分為制羹、煮茶兩大步驟,其中制油茶羹最為關鍵: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熬茶羹 攝影@許鵬

第一步.熬茶羹

精選好茶用豬油煎炒焦黃,盛入少許龍洞山泉水煮沸,再用木瓢底部反覆研磨,直到油茶變為拈可成絲的羹狀,熬茶羹步驟方才大功告成,須用木瓢才能保持茶羹香味,因為木瓢多為松、杉、楓木材質,其本身帶有原生木香,茶香木香融匯,味道更純。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燒油茶 攝影@許鵬

第二步.燒油茶

茶羹盛入碗、盤等器皿存放,根據喝茶人數量選茶羹煮茶,正式煮茶,先放少許熟油煎羹,摻入適量泉水,封鍋猛火煮沸,待芳香自鍋裡隨水汽緩緩溢出,一鍋精緻的油茶湯就算制完成。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一碗碗精緻的油茶湯 攝影@許鵬

第三步.放佐料

正宗原始版大有油茶,做好上述兩個步驟即可,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將油渣留在茶湯中待客,後來製作酥肉顆粒佐拌提味,或添加老臘肉粒和土雞蛋。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攝影@許鵬

至於加炒豆、花生、蔥花,是大有油茶進入城市後,商販順應城裡人胃口而為,但喝過正宗大有油茶的人,都知道胡亂加入的佐料,有破壞油茶湯原味之嫌。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攝影@度哥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大有油茶離開它的原鄉,離開大有的山泉和生態茶,即便掌握了燒製的全步驟,也難做出精道的油茶香味,因為地方美食的傳神之處,在於其本身特有的生態鏈。

大婁山脈最高的生態座標,產茶製茶,茶禪一味

攝影@許鵬

金佛山-南川茶,正是在金佛山生態鏈中,找到生存的家園,與山民共享,與文化相融;在這片古老的茶產地,禪風拂竹,茶禪一味,處處茶韻芬芳,處處人生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