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禾苗建議打開視頻後,閱讀以下文字)



我在想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向這個生活妥協了呢?大概是今天再重複昨天的時候,我就已經慢慢接受了。


無問

他已不在十八,

一邊的垂髮,擋住了一半的韶華,

那韶華底下,是若隱若現的鬍渣,

一個轉身,

當他再次出現,又是另樣年華。

他已不在十八,

正如夢中凋零的花,

曾經以為可以不醒,卻還是不能阻止斗轉星移,

是她,還是她?

還會那樣夢嗎?

還是問問低頭不語的你,

是否也曾有過不再的十八!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前言

人生有無數個十字路口,停留在交叉路口,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方向。每當這時,我們總會陷入迷茫彷徨之中,因為我們無法預估每個決定所產生的代價;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會後悔,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否是正確的。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無問西東》裡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卻處在矛盾與掙扎中:吳嶺瀾,出發時意氣風發,卻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他一直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王敏佳最初的錯誤,只是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小謊;陳鵬把愛情擺在了理想前面,但愛情卻沒有把他擺在前面。


他們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找尋到真實自我。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而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氣。就像電影裡面體現的“高山水險,不懼;如真如夢,不悔”精神。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千篇一律——試問有誰是想過這樣的生活的,我想應該沒有,但多數人每天都在這樣活著。這是大眾性格以及一直以來養成的慣性思維導致的。一個性格比較內向以及偏向追求穩定性的人,肯定會跟隨著即成的路,按部就班的去走,不會另闢蹊徑,選擇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道。


這往往就是問題的所在,忘記了變化才是一直以來最穩定的。無論你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你所能追求最穩定的,就是擁抱變化。如果你思維裡還是追求普通人理解的穩定,就會陷入到一個怪圈。


新世相里面有一個詞:“小確喪”、“小確幸”。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每天回家之前,每週開始前,你有沒有一件總會讓你頭疼一下的小事?

比如:

單身的人會想起自己的房間很亂

已婚男女會想起有些家務要做

或者困擾了很久的工作還要繼續面對

這些事並不大,但擺脫不掉,每天都帶來困擾。

仔細想想,真正讓你覺得對生活有點不滿,隱隱想逃離的,多半不是重大危機,而是這些小而確定的沮喪。

房子不夠大

每天早上起床很難,

夏天地鐵裡出汗很黏人,

不夠瘦……

就是每天的小事,如果你醒來就知道今天確定的事是怎樣過的了,就會顯得很沮喪。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小確喪”對應著的是“小確幸”,如果你今天破天荒的去跑個步,遇到了旁邊公司的美女,勇敢的表白了,她成了你的女朋友。雖然是小事,卻是你勇敢踏出規規矩矩生活的一點小驚喜,抑或說那一點小幸福。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現在已經60多歲了,退休躺在搖椅上在想著自己這一生的經歷,臉上看出有些後悔的神態。然後微微入睡了。夢裡你遇到了一個神父,說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讓你回到20歲。於是你突然就穿越回到了年輕的時候,你會怎麼生活?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我們常常將悔意掛在嘴邊:如果……如果……,如果提前知道結果,我還會去做嗎?

某些時刻覺得這樣的思考極為重要,有時又覺得像是無理取鬧的拷問。

沒有結果的展現,又怎會知道當初如何抉擇?

當初認為的最優解,結局又是如此令人遺憾。

而走入如此終局的你的一生,如同一部電影,那麼,它令你念念不忘的,究竟是開頭還是結尾?

但我想與你談論,那些苦澀卻美妙、幸福卻創痛的“結果”。

這是成年人的選擇題,本質上和中“鋼鐵俠如果預知命運,是否還會前來”一樣,是你明知生活中,到處是黑暗無邊,但你是否願意咬著牙,一股倔強到發瘋的勁兒,推使著自己前進?

某種時刻,生活就是通關打怪,你push自己,就是在和生活死磕,不為其他,你就是想證明,“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加堅強”。

我看到有許多投稿的朋友,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曾經的灰暗時光。

世界光怪陸離的同時,連悲傷都是多種多樣。有人失去至親,有人遭受重病,有人失戀分手,有人職場失利,有人重度抑鬱。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仍回答到:會,且毫不猶豫!

他們曾經向生活低頭,曾經頹喪萎靡,曾經厭惡自己,但是在倘若再有一次機會重新來過,即便生活再次痛吻我,我也會堅強挺過。沒有特殊原因,就是想證明,生活它打不垮我。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我從禾苗來稿中,總結了兩個典型案例:


>>>>>愛情<<<<<

那天遠遠地望見她,一如往日的模樣,熟悉的面容,舉手投足與細微表情,一顰一笑都近在眼前。恍惚間發覺她遙遠,眼前的僅僅是深刻的回憶,影像如投放一般在眼前滑過。她似乎也瞥見了我,這一瞥如同投石在波心,漣漪一片。

然後我們不約而同地錯開視線,當我目之所及只餘聒噪的人群時,才自嘲似地露出微笑,我們連視線交匯時的反應都默契得不像是陌生人。

可我與她真是陌生了,低頭刷到她的朋友圈也已不知所云,那些明指暗指的配字的含義都已無從知曉。分道揚鑣的現在,與陌路的未來,彷彿遙遙無期。

冷戰的緣由都是細枝末節的小事

譬如逐漸不及時回覆的消息

譬如逐漸變淡的語氣

好像每種關係都會逐漸改變,我們也逐漸互不理解。

我時常擱置她的消息,良久回覆。

她總質問我為什麼許久才回應。

我說忙,她說不懂。

她認為總有幾秒鐘可以回覆消息;

而我焦頭爛額,萬千的事務擠壓著我,甚至讓我沒有辦法關心她的感受。

分歧與繁忙,於是忽視聯絡,那些愈發找不到話題的每一天,俏皮的對話好像逝去的時光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不再擁有共同話題,也不再為對方付出充足的時間,不再聆聽,不再感受,不再體會,不再關心。

再次嘗試聯繫她,恰是深冬。

凌冽的風呼呼吹過,耳畔輕微的細響都令人心驚。

我斟酌小心,她尷尬疏離。

寒暄幾句後,再無下文。

從最初小心翼翼掂量語氣,到逐漸熟絡無需顧忌,放肆玩鬧或是傾訴衷腸,最終卻又漸行漸遠,考量語氣,揣度表情,尷尬甚於陌生。

我就好似在強行調撥時鐘的指針,而這鐘早已停擺。時鐘代表著時間,而它終究不是時間,時間如流水逝去,時鐘卻永遠定格。

如果提前知道終將分別,我還會與她開始相識嗎?

一定會。我們曾體味過的喜悅永不衰竭。縱然可惜、遺憾,更多的卻是懷念,懷念回憶,懷念曾享用過的溫暖。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友情<<<<<

摯友漸行漸遠,是缺乏互相陪伴的苦果,那些越來越緊張的時間,繁忙的學習與工作早已佔據了大半。

每日忙碌,無意義或有意義,早已辨別不清。

如同裝滿石頭的水杯中的細沙,鑽入我所有的空閒時間,盤踞在我所有焦頭爛額的時刻的大事,僅僅是工作文件。

待工作如同潮水一般排山倒海地湧來,熄滅了所有希望,連同最初對於寫文字的熱情,學習時間,課餘時間,睡眠時間……彷彿傾盡一切包括前途為公司做貢獻。

然而面對初心,如今卻將要無能為力了。就像一個作家江郎才盡,連筆墨都乾涸了。此時正是忽略當初密友的開始,我都驚歎自己為何能將一直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發誓要相伴到老的摯友,拋到九霄雲外,我驚歎自己的無情,同情自己的無奈。

回想當初,捧著報名表好似珍寶一般,在摯友的指點下,細細填寫,滿滿當當。

認認真真面試,一字一句回答問題,然後緊張的等待錄取消息的到來,最後,收穫驚喜,第一時間通知摯友,相邀聚會慶祝。

哪怕是半夜對著電腦,萬分頭痛於新工作,在密友的鼓勵和支持下,還是靜下心,一個字一個字敲了下來。

此時,剛參加工作的我,還有夥伴對於我的理解和支持,滿腔的孤勇,終究化成了一泉溫水,涓涓源源。

在摯友的陪伴下,收穫的不止於同期之情,更有工作後心得,以及後續完善,那些感動難平,那些情真意切,那些熱血沸騰。

可最終,我們還是走散了,被生活逼著分開,被自己狠心丟棄,無話不說變成了偶見寒暄,

有時確定了前方背影,就是她,可我卻也懶得在身後叫她一聲,我覺得自己虧欠了她,或者她也不想聽到我在身後喚她,因為我們都怕“尷尬”。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禾苗寄語

是啊,你遇到的每個人,都會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與你走過互相人生的一段,最終我們還是要各自分開,因為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

如果提前知道如此傷神、疲憊,我還會選擇它嗎?

一定會。這是不悔的決定,當初的期待與簡單的喜愛,已經沉澱為舉足輕重的情結與感動,滋潤著我的生活。

摯友走散還是值得期待相遇,工作辛苦還是不悔堅持。

問題的意義,在於你如何看待。

從未降臨過,從未經歷過,確實不會疼痛,不會悲傷。

你的天空註定漫天星光,每從你的人生經過一個人,就會熄滅一顆星,可是整片星空仍然是值得你期待和守候的。過去的不會再回來,即使回來也不再完美。沉溺在回憶中的人,過不好現在,只盯著遺憾的人,則看不到未來。

我們要真心期待永恆在那些陪伴過你們的人身上先發生,溫暖的回憶,充滿芳香的幸福感,這是最具意義的過程。

我們別言悔過,而要以那些逝去的喜樂,拼接成走向未來的旋梯。所做即使未得完美結局,也是為了擁有更豐滿的羽翼。

行動的意義早已不止於最初,終局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很多事情,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 當我們懂得的時候, 已不再年輕;

很多親人, 在我們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 當我們想珍惜的時候, 已經無法再擁有。

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也不能怎樣。

時間在走,日子還要繼續。

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留不住,畢竟人生並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罷了。

提前知道自己人生又如何,你儘管來,我隨時待命。

毛不易《無問》:如果你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