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從觀察水質,分析魚情,離爆護還會遠嗎?

guihang520


非常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從題主這個提問就可以看出來,您是一個懂釣魚的人,是一個理性的釣魚人,不像一些人比較感性,非要將什麼秘製餌料,超強魚竿,魚線與爆護聯繫在一起。說爆護其實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野外釣魚,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釣到許多魚的,由於水廣魚稀,所以在作釣的前後都要具體分析實際的水情和魚情,以此為基礎,才能作出更好的決定,才能離爆護的概率更近。

一、學會分析水情

來到一處陌生的水域,有的水情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或者判斷出來的,水情的好壞是前提,是絕對是否在此作釣的先決條件,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簡單分析一下水情。

1、看

就是用眼睛看,是我們最常用的感覺器官,也是最直接的,給人衝擊力最強的。在水情觀察方面,首先就是如題主所說的看水質情況,一處水域的水質基本上分為,清瘦類水質,養魚類水質,肥水類水質。

清瘦類水質就是水體營養物質比較匱乏,水體很清澈,由於食物少,魚類也比較清瘦苗條。比如在一些離農村或者人口聚集地比較遠的地方,或者在地勢較高的地方。

養魚類水質通常存在於農村周邊水域,此類水體呈現出褐色或者黃色,由於營養豐富,魚類生長快速,魚口肯定也比較不錯。

肥水類水質就是水體營養過剩,甚至是出現汙染的情況,通常表現出黑色,深綠色等顏色,魚口也相對較滑。

然後就是看水域的水是否漲水或者退水。正所謂漲水魚落水蝦,不是說漲水的時候好釣魚,但至少漲水的時候魚是比較活躍的,而且大魚容易靠岸覓食,我們釣獲的機會就會增加。退水的時候肯定是難釣魚的,因為魚離不開水,水退時,魚會感覺到並潛意識中跟著遊向水深處。


2、摸

就是用手摸摸水體溫度,感受一下是否合適,有的釣友可能會說,在空氣中不就能感受到溫度麼,而且還有天氣預報多方便。但是我所說的是水溫,而不是氣溫,一般水溫會比氣溫低幾度,而且水溫的受熱速度明顯低於氣溫的受熱速度。比如說冷空氣來了,氣溫會迅速下降,但是水溫卻下降的很慢,此時用手感知一下水溫可能會感到很暖和。可以告訴你的是,降溫天是一個爆護的好時機。


3、調

就是用線組的調釣來確定水體的深度,以及水底的情況。比如我們在用重鉛找底的時候,就可以明確所釣水域的水深如何,是否適合作釣對象魚,比如釣鯽魚適合在1.5米左右,如果水位過深,那麼下一步該如何就能做出選擇。還有就是在窩點附近多測量幾次,感知一下水底的複雜情況,是否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是否有緩坡,是否有障礙物,水草,樹枝等情況。比如水底有斜坡,有坑,那麼就可以考慮釣鯉魚或者守大魚。


二、學會分析魚情

水情分析完之後,感覺合適的話,我們就要開始作釣,但在作釣的時候也要適當分析一下魚情如何。

1、感知一下魚群情況

可以先拋兩杆,感覺一下魚的密度如何,以及是否有小魚鬧鉤的情況。比如魚多的時候,基本上幾竿之後就會有魚來報到,當然要看是目標魚還是小雜魚,是小雜魚的話,我們在調釣及餌料的使用方面就要注意一下,釣頓一點,過濾不真實的吃口信號,餌料用的清淡一點,硬一點,來避一下小雜魚。


2、魚的種類情況

在釣的過程中,要適當觀察魚的品種如何,有沒有掠食性魚類,或者不兼容的魚類。比如餌料霧化比較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招來鰱鱅的鬧窩,鰱鱅進窩後基本上其它魚都會主動躲避,這是就要根據實際的魚情來做選擇,是繼續釣目標魚呢,還是改變戰術釣鰱鱅?堅持釣目標魚的話就要降低餌料的霧化,甚至用顆粒狀釣餌。想釣鰱鱅的話要考慮線組是否合適,精確尋找水層並進一步改善餌料狀態。

3、魚口情況

釣了一段時間後,到了漸入佳境的地步了,此時魚口大致情況肯定心裡有數,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很好的,那麼就又要做進一步的分析了。比如現在天氣冷了,水溫低了,魚口就會變的很輕,有時候釣的稍微頓了,或者浮漂浮力太大,就表現不出來輕微的吃口動作。可以適當釣靈敏一點,換吃鉛量小的浮漂,儘量表現出最輕微的吃口動作。


三、天氣的決定性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感覺釣魚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天氣,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氣,氣候因素首當其衝。所謂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陽,都是在季節性大概率天氣情況下,前輩們作出的總結經驗,所以天氣決定了水情和魚情。


比如今天下雨,如果是在春天下雨,很可能下的就是絲絲細雨,就比較適合釣魚,從水情方面來分析,下雨能增加水體溶氧量,魚類活性就高,攝食慾望就強。就算在魚口差的肥水水域,由於新水源的匯入,魚口有可能被打開。從魚情方面分析,下雨的時候一般小魚會躲避起來,留下的肯定是大一點的魚了,當然鰱鱅此時基本上也不會活動的,就不用擔心餌料的霧化帶來的困擾了。


最後總結,所以,釣魚能否爆護,大的前提還是天氣因素,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再根據水情和魚情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爆護的時機。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不妨加個關注,在此謝過了!


大別山小農人


觀察水質,分析魚情,根據天氣的變化來觀察和分析的。沒有好的出釣天氣,觀察和分析都到位,魚獲也是不怎麼樣的。

天氣因素對釣魚的影響非常大,天氣的好壞直接決定漁獲的多少,初學釣魚要學會看天出釣。魚的生活習性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的,陰、晴、雨、雪等各種天氣因素對魚的攝食都有影響。

一年四季應選擇不同的垂釣地點。但是,這些地點的塘溝並非都會有魚。有的塘溝有魚,有些墉溝因為乾涸過,水質較淡或被用過毒藥而沒有魚。因此,根據天氣的變化來觀察好水質,分析魚情。

1.大部分釣魚愛好者,喜歡在渾濁的塘溝垂釣。而清水塘溝他們是不願意下釣的。不經常被人垂釣的墉溝裡的魚沒有經臉,比較呆,比較容易釣獲。

2.清水墉溝的水比較瘦,水裡的藻類和水底的小動物比較少,平時魚的食物就比較少。因此,魚見到誘餌和鉤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口吞了下去。

3.魚喜歡清潔的水,它在這種塘溝裡特別活躍,由於魚活動頻繁,撒的窩子和釣餌容易被魚發現,前來吃鉤的機會就較多。

希望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