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菜裡哪些是你最愛吃的?

馬淑陽


舌尖上的美食:農村“柴火大鍋菜”全村都來吃,好吃到湯都不剩!因為用一個巨大的大鐵鍋,正常人一家根本就吃不完,這種菜餚通常是農村紅白喜事上才能吃到。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條件都很一般,也不是像現在,頓頓都能吃上肉,所以小的時候,童年的樂趣就是看誰家辦事兒,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別人家裡吃大鍋菜,對於8090後的人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有和小編一樣的記憶吧。

用最普通的蔬菜和肉類,根據季節的不同,食材就有大很大的差別,比如到了冬天,大鍋菜裡邊的主要食材就是蘿蔔白菜豆腐,春秋天的時候,很多都會用南瓜,白菜,冬瓜,土豆,裡邊的肉通常都是豬肉,而且是肥瘦相間的那種,用農村人的土話來說,帶有肥肉的肉才香。做大鍋菜的時候看起來很霸氣,這種配菜都要提前的洗好切好,都是用桶和大盆裝的。

這樣的大鍋菜通常不是由一個人能完成的,將這些食材,按照平常炒菜的順序倒進去之後,比較容易熟的菜放到最後炒,一般在我們農村這裡,一口大鍋菜,需要像圖片中三個這樣成年男性才能炒熟,因為要不停的翻攪防止糊鍋,將這些菜先炒一遍之後再開始燉,這樣吃起來更香。而且農村的大鍋菜,還必須是用柴火燒出來的,柴火和大鐵鍋,是農村大鍋菜缺一不可的兩大必備條件。


三分醬油兩分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大鍋菜是我最愛一道美食之一。我最喜歡大鍋菜裡的炸豆腐和丸子。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當地的大鍋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的家鄉石家莊,紅白喜事的主食就是大鍋菜,一口大鐵鍋,下面燒柴,長時間的大火熬製,味道濃郁鮮美,吃一碗大鍋菜配上兩個饅頭,那就一個爽!

冬天大鍋菜我們當地主要用大白菜或者冬瓜,提前泡好紅薯粉條。五花肉切成大塊。豆腐切成大塊過油炸成金黃色,鮮美的肉丸也是必不可少的,都是自己動手製作的,捨得下料,吃起來滿嘴流油!

做飯的大師傅嫻熟的操作,炒肉,調湯,下料,動作一氣呵成,必備的大鐵鍋能夠讓食物更好的燉煮,木材當燃料有特殊的香味,噼裡啪啦的聲音悅耳動聽!氣氛很濃。至少三個小時的熬製讓各種食材軟爛入味,尤其是我最愛的炸豆腐,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溢,入味之極,讓人慾罷不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趙州小派


我是感悟農村生活的學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大鍋菜裡那些是你最愛吃的?

我是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寶昌鎮的一個農村,小時候家裡經常吃大鍋菜,因為大鍋菜做起來比較簡單,而且家裡人多也方便,一家人就吃一鍋菜就可以了,很多南方人或者城市中的人是很難理解大鍋菜的,在他們認為當中,大鍋菜不好吃,而且沒啥技術含量。但是吃慣大鍋菜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味道,我媽媽不怎麼喜歡吃炒菜,就喜歡吃大鍋菜,尤其是冬天的時候。

北方大鍋菜的做法是:家種土豆,家種圓白菜,粉條(自己家裡用土豆粉做的),豆腐(也是村裡豆腐房磨的),還有自己家殺的豬肉,這一鍋燉超級好吃,尤其在農村的大鐵鍋裡面燉出來那就相當好吃了,現在城市的小鍋裡燉出來總感覺不如農村大鍋味道好,白菜、粉條、豆腐、土豆和豬肉都是我最喜歡吃的,缺一不可,主要都是家裡種的和養的,純綠色無添加劑,這樣吃起來才放心。

現在很難吃到純綠色食品了,現在都是化肥和農藥, 想念農村的大鍋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大學生回味農村感悟


作為一個東北人,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們這裡是最開始流行吃大鍋菜的,就我們現在的東北農村而言,也是每天都在吃著大鍋菜,在城裡很多的飯店招牌上都寫著鐵鍋燉大鵝,鐵鍋燉小雞蘑菇,鐵鍋燉魚等等。要問我最愛吃什麼?那要分門別類地說,比如說鐵鍋燉大鵝,一般情況下這裡都放以下食材,大鵝一隻,大塊的土豆,白菜乾豆腐等等,所以我最愛吃的必然是大鵝了,鵝肉緊實,如果長時間的燉煮,絲絲入味,配上一杯東北小燒,尤其是在數九寒冬,簡直是完美。再說小雞兒燉蘑菇,裡面可不光是這兩種食材,還有東北人最愛的寬粉,寬粉吸收著小雞燉蘑菇的湯汁,軟滑的口感配著濃郁的湯汁,怎能讓人不愛?最後就是鐵鍋燉魚,純正的江魚足可以證明東北的物產豐富,不光是現在,就連幾十年前也可以吃到這樣的美味,但是依然不變的的是細緻的鮮嫩無比的魚肉,和那大補的魚湯,再配上一口吸滿湯汁的大豆腐,真正的應了那句話:千滾豆腐萬滾魚,所以唯獨能發揮的不是廚藝而是那口祖傳的大鐵鍋。




曾經是瘦子的胖子


大鍋菜一般放,五花肉,紅薯粉條,豆腐,白菜,紅蘿蔔,腐竹,小酥肉等,只要我們愛吃的菜都可放。所以我喜歡吃大鍋菜裡的象,粉條,豆腐,小酥肉等。所以平常做一鍋香噴噴的大燴菜,也挺美的,也下飯。


麵館店主


酥肉、地三鮮、地鍋草魚、藕夾、菠菜粉條、地龍、鮥魚、大席菜。


濤哥就是你波哥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大鍋菜其實就是將食物統統的燉再一起,一般除了主要的肉類食材外還要加一些土豆,粉條,芸豆,白菜,蘑菇等食材。

我最愛吃大鍋菜裡澱粉類食物,比如土豆,粉條。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充分吸收到肉香和湯汁,和大米飯拌在一起吃非常下飯。

介紹一種做法。首先準備肉類食材脊骨或排骨,鍋中放油,蔥薑蒜爆香後下入脊骨炒到變色,然後放入豆瓣醬和醬油調味,添水燉15分鐘後下入土豆,芸豆,粉條,再燉20分鐘,然後放一個發麵餅,悶5分鐘,這樣病也可以充分吸收湯汁,非常好吃~!


帥小廚廚


大鍋菜裡哪些是你最愛吃的?

我是小白食為天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大鍋飯裡有一種從前的記憶,小時候的味道,那種味道是熱鬧的有氣氛的,還有一種很香的味道。

大鍋飯在大城市裡可能不多見了,一般在農村鄉下比較多,小時候吃的比較多。我是北方人,在我們北方農村還是很常見的,一般是結婚嫁娶、紅白喜事、修建房屋等活動,由於人員太多,吃的比較多,一點一點的做又太麻煩,所以我們那邊都是用一口很大的鍋,支在旁邊空曠的地方,來燒火做飯。

做大鍋飯之前也有分工,有采購蔬菜的採購蔬菜,燒火的管燒火,掌勺的管掌勺,還有刷盤子的等等很多人。做大鍋飯就是突出個大又多,需要準備的食材品種也很多,我們那邊的大鍋飯一般放的是食材有豬肉、白菜、豆腐、粉條、冬瓜、芹菜、紅白蘿蔔等,雖然是大鍋飯,但是做出來的菜真的很好吃,有菜有湯,葷素搭配,就著大白饅頭吃,別提多香了。由於農村人飯量大,也都是幹體力活的,所以大鍋飯做的都很多,絕對能夠管飽,這樣的伙食確實在農村還是不錯的。

大鍋飯的做法:

大鍋燒熱,放入多多的油,放蔥薑蒜、八角、花椒、幹辣椒等,再放入大盆的五花肉炒出香味,接著放入白菜、豆腐、芹菜、冬瓜等蔬菜翻炒均勻,再放入食鹽、老抽、十三香等調料,鍋中再加入大量的水,燒開後放入紅薯粉條,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燉個半個多小時以上,等湯汁收的差不多的時候,淋上芝麻香油就可以開吃了。

還別說,這樣的大鐵鍋、柴火飯,大家聚在一起,有的蹲著、有的站著或坐著,嘮嘮家常開開玩笑,每個人都端個大碗,就著饅頭,喜歡喝酒的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著,氣氛非常的好,吃著就是香!


小白食為天


作為一個內蒙古的東北人,必須得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一看見大鍋菜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鍋出,鍋邊還帶貼餅子的那種🤤。老家習慣吃的一鍋出一般都是大燉菜➕玉米餅,我愛吃的是排骨➕豆角➕土豆➕玉米➕窩瓜。

你都別提多香了,窩瓜就是像南瓜一樣的食物,甜甜的面面的最愛吃;豆角綠油油的,我喜歡吃豆角燉的軟爛的豆子都出來的那種;排骨燉的直接能脫骨,上面掛著頓面了的土豆泥,想象一下那得多好吃啊~ 來一勺湯➕面土豆拌飯一起吃去,我一個九十斤小姑娘都能吃兩碗米飯。雖然主食米飯必須要吃,那鍋邊的貼餅子也不能落下,貼過年的那一面焦焦脆脆的,有一種鍋巴的口感,玉米大餅是細膩的口感不幹不硬,下邊還有可能被湯汁浸泡過,這簡直不要太誘惑了對於我這北漂一族寫下這麼多一鍋出的描述已經在流口水了好嗎……

像這樣的一鍋出還有燉雞的,燉魚的,還有一個我爸媽巨愛吃的燉大鵝🦢。但是不管燉什麼配菜老幾樣,土豆、豆角、茄子、窩瓜、玉米、寬粉。鍋邊的吃了玉米大餅還有大花捲啥的。

好了,大鍋菜分享到此結束我得去整吃的了[捂臉],感謝各位觀看請多多點贊關注哦👏🏻





Coco呀


我最喜歡吃的大鍋菜,有家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特色佳餚“豬肉勾雞”、“巴盟燴菜”、“豬肉燴酸菜”。

其中,“豬肉勾雞”又是佼佼者,名氣最大。

下面介紹一下“豬肉勾雞”烹飪方法。

1.食材:豬五花肉切片、豬排骨、雞肉剁塊,豆腐切片、土豆切滾刀塊、豆角切段。

2.輔料:蔥薑蒜切丁,花椒大料粉、醬油、食鹽各適量。

3.烹飪:

①熱鍋涼油中放入五花肉煸炒微黃後,放入豬骨煸炒出香味,放入雞塊翻炒至微黃。

②放入蔥薑蒜爆香,再放入其它輔料,翻炒出香後,倒入土豆、豆角翻炒一下去水氣。

③加入開水,漫過食材少許為宜。水開後,放入豆腐。

④大火燒開2分鐘,轉小火慢燉30分鐘。

⑤撒上綠油油的蔥花,出鍋。

4.特點:

營養豐富,香味獨特。豬肉錦軟,香味濃郁,雞肉的瘦而柴,在豬肉的薰陶之下,肉香而嫩。土豆、豆角、豆腐因長時間的在肉香十足的湯汁中慢燉而軟糯香郁。

總之,當濃香的豬肉遇到鮮美的雞肉,2者碰撞出的特徵,絕對是舌尖上的最愛,味覺上的享受。

以上是我 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