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氣象“線上”服務農業接地氣

“預計未來一週我市氣溫回升明顯,有利於開展早稻播種育秧,尚未播種早稻的水稻種植區要抓住有利時機,抓緊播種……”3月19日,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炭衝村黨群中心裡熱鬧了起來,市氣象局正現場視頻連線炭衝村總支部書記黃高祥,為村幹部們上了一堂“線上”氣象科普課,進一步增強基層黨員幹部科學防範和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為汛期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做好充分準備。

贺州气象“线上”服务农业接地气

炭衝村委與市氣象局視頻連線

為迎接第60個世界氣象日,賀州市氣象部門圍繞“氣候與水”的主題,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綜合顯示屏、線上培訓等“互聯網+科普”形式,結合發送短信、走訪慰問、“直通式”等點對點服務,創新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市氣象局組織黨員幹部來到炭衝村慰問基層黨組織,併為氣象信息員們送上科普書籍。村委副主任鍾遠高說道:“一開始,我們真覺得自己幹不了氣象這種專業的活,但氣象部門經常給我們培訓,讓我們慢慢變成了‘氣象通’。氣象信息對農業生產太重要了,我們學會了、聽懂了,農民朋友就能用好了、受益了。”

總支部書記黃高祥拿出手機,讀著一條來自氣象部門的短信“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在疫情防控及防汛的關鍵時期,您可關注氣象部門官網微信及微博,線上學習瞭解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繼續發揮氣象信息員的作用。”

同時收到這條短信的還有全市1000多名氣象信息員,他們既是守衛農民群眾的“氣象哨兵”,也是基層黨務工作者和氣象工作者,更是防災減災的關鍵環節,打通了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道路上的“最後一公里”。

贺州气象“线上”服务农业接地气

村幹部們掃碼關注“賀州微氣象”微信公眾號

黃高祥也提出,今年不同於往年,受疫情影響培訓也變成“線上”的形式,他認為這種形式不僅方便快捷,也更具針對性,不同的村鎮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農產品諮詢精細化的氣象預報,希望未來氣象部門能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開展科普宣傳和為農服務。(文/毛琪 龍麗萍 圖/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