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農民靠燃燒什麼做飯的?

李歌162501755


你好!飛火流星為你解答。

對於像流星一樣,自小生長在農村的年近六旬或者是六旬以上的老人來說,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人燒火做飯的記憶應當說是永遠無法忘記的。


農村人的生活與城裡人比起來,本來就相對清苦一些,再加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落後的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各方面發展都無法想象地受到了傷害和影響。因此,當時農村人的清苦記憶也就顯得更加讓人感到深刻。


那時候,強壯的農村男勞力辛苦勞動一天,會被生產隊會計記上10分工。至於這10分工最後到底能夠收入多少,是要等到整個生產隊年底結算時才能見到分曉的。最慘的一年,我們所屬的生產隊計算的結果是8分錢。

勞動之餘,家家戶戶都是使用大鍋炕灶燒自家從生產隊裡分得的農作物秸稈燒水做菜做飯。並且大鍋上不像現在,是沒有鍋蓋的。用來蓋鍋的東西是用蘆葦軋扁劈成的劈子織成的多邊形的一種東西,老家人習慣叫它“蓋墊”。



事實上,當時農村生產力的落後,讓農民從生產隊分得的秸稈也是有限的。想要藉此滿足家庭全年燒火做飯的需要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每年冬季來臨,每天清早天還沒亮的時候,各家的大人都會在去生產隊上工前,抓緊時間收集些枯枝落葉,已備不時之需。越是大風天氣,越要趕早起來。只因為,風天落葉多,誰要是不起早趕個“早班”,慢吞吞的落在別人後面,葉子就會被人家收走了。大冬天的,要是沒柴火燒,指定會被凍得搓手瞪眼。


農村人久遠的記憶裡承載著歷史的膠片,撫今追昔,才會更加感慨,也才會明瞭過去的苦,當今的甜。


飛火流星905


對於一個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了!

看了前面網友們回答的問題,都對!有燒柴的,樹葉的,燒煤的,等等。

但是你們不要忘了,那可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計劃經濟時期,柴米油鹽醬醋茶,什麼都得安計劃分配!當然稻草和麥桔杆也不例外!有一點經驗的農民都知道,一畝地所產的稻穀和稻草的份量是同等的。也就是說,生產隊時期,每畝地最高產量約600斤,那麼一畝地的稻草同樣也是600斤左右。

而那時為了耕田,每個生產隊都飼養著4到6頭大水牛,稻草可是冬天喂牛的主要飼料!所以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分口糧的同時,也按口糧同時分稻草。那時絕對沒有電器化,一天三頓全靠柴來燒煮,分的那一點稻草麥桔杆跟本不夠燒一年的!農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拾樹枝,樹葉,割白茅草,甚至用牛糞巴在土牆上曬乾來當柴燒的!

本人前面有兩個哥哥,那時候他們正值青壯年,有最好的玩伴家不夠燒的,說好了晚上帶上肩擔和繩子,到別的村莊的生產隊去偷,幾個人每人都挑上一擔,回來後主人家早已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在等候了。就這樣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在大家互幫互助之中,慢慢地熬到了生產隊解體,隨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柴火也逐漸地被電器和液化氣所代替!人們再也不用為燒材做飯而煩惱了!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六、七十年代,我正在農村插隊,對這個問題有權作答。

當時的蘇南農村,國家不供應煤炭,農民做飯的柴火全靠地裡農作物的秸稈。

本來,農民靠秸稈做飯,勉強夠用,但六十年代後期,由於幾個原因,使農民的柴火非常緊張。

大量知青和城鎮居民下放農村,他們的柴火就靠從眾農民頭上分得。我插隊的生產隊60多口人,從蘇州來知青2人,從本縣瀏河鎮來知青3人,由於單獨起夥,柴火根本不夠,還要比農民分的多才夠(農村本來對單人戶就比多人戶供柴要多)。

農民建房買磚,都要用柴火去換,僅僅有錢還買不到磚,因為農村的磚瓦廠搞不到煤炭。

農村養豬原來是一年養一頭,國家號召農民多養豬,但飼料全靠農民自己解決。江南農村,地全利用了,加上常年積肥,豬草根本打不到,只能靠柴草打糠。

柴草緊張,農民的生活就更苦了。我們隊裡的農民,一年到頭都不喝開水,口渴了,就喝井水,井水冬暖夏涼,這也是大自然的恩賜了。


寧儉堂徐


有時候燒火做飯,趕上風向不對,或煙同不順時候,唉!弄得滿屋都是煙。試想一下,堂屋的房頂,長期的受到煙燻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哪一個農村的孩子沒有拾過柴,哪個沒有燒過火!其實挺懷念小時候的,幾乎冬天的下午,放學回家的孩子,都成幫結夥的去拾柴。在地裡嬉笑打鬧的場景,彷彿就在眼前!

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說說你們小時候什麼樣子,讓我們共同回憶美好的童年!





農民身邊事


六七十年代農民燒什麼?我是從那年代過來的。那時候是集體化一一一人民公社一一生產大隊一一生產隊三級核算。我們生產大隊是山區,主要種植莜麥(燕麥)土豆,亞麻。莜麥杆喂性口,亞麻桿到每戶分一百斤,社員們做飯燒炕全憑拾牛馬糞曬乾後作燃料。一個生產隊(五六十戶)只有兩輛馬車去大同拉煤,一個冬天每戶才分的二百斤大同煤。那時候氣候比現在冷的多,尤其我們山區,大雪,紛飛,北風怒吼。氣溫經常在O下三十多度。而且家家都是土皮房,門窗又不嚴實,地下的水缸經常凍冰。隔三差五就得用開水化一次。小孩子在家凍手腳是平常事。每年冬天真是難熬。


天高雲淡839


對不起!邀請的幾十個題目沒有回答,而此題目是主動回答的!

我是55年生,記的上小學到初中畢業,我在秋末冬初的時節裡都要早起去掃樹葉,解決家中的作飯燃用問題,每年都凍壞雙手,我也不知在什麼情況下堅定了我將來要解決農民的燃用問題!

我73年高中畢業後76年參軍入伍,服役7年82年退伍。在部隊期間,每年冬季和少年時期一樣雙手都會凍傷,嚴重時流水。記的當年有一位71年四川的蘇福祥老兵,看到後急的自己掏錢去買凍瘡膏給我用。入伍第=年當班付,後自薦任連隊專職文化教員近五年,多名戰友考入了部隊院校,喜聞已有升為將軍,是戰友努力的結果。

我在78年以後讓將退役老兵學會l一2門實用技木,頂住壓力讓老兵們學習電焊,拖拉抗駕駛等受到老兵們的歡迎。由於在京的便利,我及時向中國太陽能學會投搞並利用假日去海淀太陽能實驗廠學習,在關於太陽灶鍋架自調水平的一點見解受到了學會表揚並做為編外會員定期寄送資料給我。

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82年退出現役,83年被縣政府召去(因本縣承擔國家試點項目)做技術員,(因縣領導承諾長期任用……)。從此保持一個戰士的忠誠出色的完成了承擔的各項工作,獲省退典,上報紙,上中央電視新聞,職稱等。

九十年代發現,自已奮鬥努力的結果一一在華北平原普及較高的新型暖炕(由於電磁爐,煤氣灶的普及),基夲止都改為熰炕方法取暖,而直接結果是煙氣排放嚴重(單項熰炕煙排增加近3O倍)。地暖,土暖氣燃煤的普及,我京津冀地區採暖季霧霾很嚴重!

功名無敢樂,罪過已眼前!如何讓農民又省錢又採暖呢?新式帶散熱板的暖炕只要農民不熰炕,用桔杆(樹枝)加工後的一次加料能燃2一3小時也可(正常燃燒煙氣排放沒問題),如果製作一器械,一次裝料能用3個月左右,省工,省力,衛生!用十幾年的時間,“炕箱式秸杆(樹枝)汽化器"獲國家專利。如何全面解決華北廣大一般農村面臨的重大治汙問題,至2014年左右,一項利用生物質能十太陽能的"新能源綜合體改造治理方案"開始向國家有關單位投送!


李俊業2


我是胡蔥煲雞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僅僅只有60,70年代的人,2000年之前我們這裡的村民,都是燒的材火灶,其中稻草和野草用來引火,樹枝和木材才是正材。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我和同村的所有玩伴都會在回家的路上撿被風吹下來的樹枝和木材,一般到家會有一小捆,有時間,會去樹林收集樹葉,用來引火,記得水沙樹的葉子用來引火效果最佳,一是耐燒,二是燒起來還有股香味。


現在都是燒氣了,方便快捷幹勁,比燒材火進步了許多,不過也看不見以前炊煙裊裊的場景了,有時候,得到一些,總會失去一些,只剩下些許回憶。


小龍蝦曬太陽


我是秋水,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父母雖然都是有工作的“公家人”,可是工作單位在最基層的公社,很長時間單位沒房,租住在當地農戶家中,日子過的,基本上和農民是一樣的。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排在第一,足以說明它在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柴燒,意味著灶底斷火,只能茹毛飲血。雖然我們家當時能夠得到配額的煤炭,但是那時我奶奶、姥姥、兩個舅舅、兩個姨娘和一個堂兄都跟我們一起生活,他們不是“商品糧戶口”,沒有配額,所以很大程度上,全家仍然和當地農民一樣,靠燒柴吃飯。

那時柴火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收割後的莊稼棵,如麥秸、蜀黍杆、棉花柴、豆杆、芝麻桿,紅薯秧,等等。再一個是野草,像疙巴草、老驢拽、蒿棵子……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雜草,割回來曬乾,就是上好的燃材。還有一個是樹枝,每到冬天,就有人把樹幹上雜亂的樹枝砍下來,折成段,曬乾後打捆,碼成垛備用;有粗大的樹枝,還要用斧子劈開來;有人把砍伐掉的樹木之根從土中掘出,經年風乾,到冬天點燃,一株樹根幾乎可以撐一天,放在堂屋裡,一屋暖和。山裡人比平地人還多了一項好處,那就是有“林子”作為燃材,所謂“林子”,就是山坡上成片成片生長著的雜木,多是蓬亂而彎曲,不成材,只能燒火。

柴火的品質不同,用途也各自不同。比如麥秸、野草等柴火,質地柔軟,稱為“瓤柴”,特點是易點燃,但火苗比較虛,一般用作當引火,煮稀飯燒水之類;蜀黍杆、棉花杆、豆杆、細樹枝之類,稱為“杆柴”,火稍硬,不易點燃,一般餾饃。炒菜時使用。林柴和劈柴,是硬柴,不用大把的引柴,根本無法點燃,但是火頭硬足,又耐燒,是最好的燃材,除非蒸饅頭、煮肉,輕易捨不得用。

農村最常用的柴火,還是麥秸。現在秸稈幾乎是收穫後的累贅,而那時候卻是農民的寶貝,不僅糧食要顆粒歸倉,而且秸稈也絕不輕易捨棄。隊裡的場面、平整而寬廣,除了收打糧食那幾天,之後常年就是一座座如小山般的麥秸垛,有圓形垛,也有長形的“馬頭垛”。這些麥秸,平時供隊裡的牲口食用,冬天柴火緊張時,也分給給社員一些做為過冬的燃料。

農家燒些的爐灶,稱為地鍋。由幾個部分組成,爐膛、前鍋、後鍋、氣眼、有的還有風箱。爐膛自不用說,就是放置柴火的部位,在鍋的下面;前鍋是做飯的“主鍋”,而後鍋則是利用爐膛的餘火,溫水或保溫的鍋;氣眼就是煙囪,從爐膛後端向牆外通出,再用磚砌成中空柱子,豎直立上廚房房頂。

小時候特別喜歡燒鍋,特別是冬天,貓在灶口前,一把一把地往爐膛裡填著柴火,看著火苗在爐膛裡翻卷變幻,覺得好有意思。有時候心血來潮,將幾塊紅薯扔進去,等飯做好了,紅薯也被烤得焦熟,掰開之後,香氣四溢,一口吞下去,甘甜若飴,美得連舌頭都融化了。

那個時候,農村人吃飯燒鍋,就是這個樣子。現在想想,還真有幾分懷念呢。


秋水的動植物邏輯


七十年代初期,當時我們還在山西老家的鄉下,那時我母親做飯用的柴火是,我哥倆從地裡用耙子整回來的細柴草,並從鐵路上撿回的土炭做飯,因為,我家的房後不到二百米,就是京包線鐵路。

而當年,還用不上用秸稈做飯,至於談到當時的秸稈都去了那裡,原因是,地裡的秸稈,連喂大牲口還不夠,那裡還顧的了村民燒火做飯,並且,那個年月的村民,是特別的老實實在,就是家裡有半大小子,也沒有那個人動過用秸稈做飯的念頭,同時,老師也常常教導我們,去愛護生產隊的公共產財。

至於說談到冬季的烤火用料,大部分為玉米柚並鐵路上撿回來的碎塊炭,但每無點爐子也有個時辰,早上起炕時燒半個小時,晚上睡覺時在燒半個鐘點,就是後半夜冷,那也是毫無辦法,艱苦,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最深刻的記憶!


李德才21


我生於1969年,上世紀70.80年代,家家都有地鍋。農村一般以棉花稈,玉米稈,玉米根,樹枝等為燒火做飯。小時候下學後,星期天,暑假寒假時都去拾柴禾也就是秸稈樹枝,曬乾垛好。廚房裡時常有火柴,賣秸以備點火引火。春秋天有的還燒乏煤,也就是煤灰,乏煤參的煤土少,不耐燒,自己去拉,省錢,比秸稈好點!只有過年時買些好煤,也就是現在說的散煤做飯,取暖。好煤煙少,不嗆人,耐燒!到了上世紀90年代,農村燒煤球的多了。燒秸稈的少了。沒人也沒時間去拾秸稈了。煤球有的自己加工,有的買現成的。做飯也快,也比較衛生,但冬天容易誘發煤殉!進入新世紀,液化氣,電磁爐,天然氣,電飯鍋等安全衛生清潔的新能源,新廚具進入尋常百姓家!過年時或老年人還偶爾燒柴火地鍋蒸饃,很好吃,有面味!現在儘管懷念感慨當年的生活,但不願也沒時間去撿柴火秸稈做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