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看看那些疫情防控裡的“溧水製造”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現了諸多積極信號。溧水是南京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一批溧水製造業企業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提升產能,為疫情防控物資保障作出了重要貢獻。

兩家口罩廠生產口罩近600萬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一度嚴重緊缺。南京新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在1月23日接到政府醫用口罩保障需求後,迅速恢復生產,採取三班倒24小時生產,並在溧水開發區的幫助下新上馬3條生產線。公司總經理李新華親自駕車赴外地採購原材料,短時間內讓產量翻了10倍,有力地保障了南京市場供應。李新華表示,“即便原材料再怎麼漲價,公司所生產的口罩也不會漲價,確保南京市場的口罩價穩量足。”

而在2月初,位於永陽街道的溧水第二家口罩生產企業南京南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也啟動加班模式,總經理呂小紅幾乎在拿到生產許可批文的第一時間就吹響了開動機器的“哨子”。據悉,南京南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於去年8月成立,按照公司先前的籌備計劃,要到今年5月才能正式投產。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為了儘快讓口罩廠進入生產狀態,春節期間,呂小紅一邊聯繫主管部門報送審批材料,一邊組織工作人員調試設備和改造“無塵車間”。最終,在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和永陽街道的幫助下,原料、員工、資金需求等企業生產的問題迎刃而解,每天口罩產量達到8萬隻。

抗疫期間,區工信局及時為企業申報資金獎勵補助,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目前已為兩家企業申報獎補共137.5萬元。兩家企業自生產以來也一直開足馬力,加大生產。截至3月9日,兩家企業共供應一次性口罩(含醫用)558.15萬隻,有力保障了全市口罩供應。

防疫物資生產線“火力全開”

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本川智能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印刷電路板,是體溫測量器、呼吸機、製氧機等防疫設備的重要配件。作為抗疫保供企業的供應商,1月28日,本川智能電路在疫情形勢嚴峻的當口,決定放棄假期,申請復工。1月30日緊急復工後,僅用20天就交付出5000平方米的電路板,足以生產24萬支額溫槍、1000臺製氧機等。

南京華瑞醫療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專注於生產紫外線殺菌車。這個春節,公司全員上陣,加班生產,僅用幾天時間,就生產上千臺紫外線殺菌車,為戰勝疫情贏得了時間。“這樣的速度,我們感覺創造了一個奇蹟。”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仍有大量訂單,正在緊張地生產中。

A.O.史密斯及其代理商和合作夥伴累計向全國上百家定點收治醫院捐贈4000多臺空氣淨化器。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的全球超級產研基地於正月初五正式恢復空氣淨化器生產線,加班生產。

擁有全國唯一葛根湯口服液專利的南京星銀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向湖北咸寧捐贈了10萬瓶葛根湯口服液。2月10日復工後,星銀藥業開足馬力,生產葛根湯口服液、曲安奈德鼻噴霧劑和複方磷酸可待因,確保市場供應。

連夜生產鋼材送上南京“火神山”

2月6日清晨,一輛滿載高性能鋼材的卡車駛進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的擴建工程項目地,這些鋼材將用於該項目的基礎工程。

這批鋼材來自位於溧水區的南京仁創鋼材加工有限公司。前一天,他們火線復工,8個人連夜趕製了這批鋼材。

該公司負責人田凱回憶,2月5日上午接到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通知,需要在第二天交付一批用於建應急隔離病房的鋼材。時間緊、任務重,田凱一方面安排聯繫本地員工和留守員工,同時在溧水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的指導下落實防控措施。當天上午,防疫物資到位、場地消殺等措施落實到位,達到復工條件,8名工人返回工廠,“災難無情,人間有愛,當晚我們連夜加班,製作出了所需的9噸鋼材。”田凱說,2月6日一早就派車將貨送到位。

當前,溧水已處於疫情低風險地區,但是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區工信局將繼續服務保障企業滿負荷生產需求,全力以赴保急需、保重點、守底線,為全區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提供堅強物資保障。(崔琳 沈科達 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