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黃臘石主要分佈在哪裡?

寶馬x183187267


湖南黃蠟石雖然品質上不如江西、浙江、雲南的好,但藏量還是不少的,主要分佈在以下幾個地方。

1、桂陽縣黃蠟石。主要產於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內的官溪河段,另外華泉、蓮塘等地也有存在。桂陽黃蠟石以黃色為主,色澤金黃,石質堅硬細膩。以晶蠟、細蠟為主,凍蠟較少。

2、湘江源黃蠟石。主要產於湘江源流經藍山縣城旁的舜水河段,當地人叫藍山石。湘江源黃蠟石除了保留其它蠟石的特徵外,還有與眾不同之處,多為瑪瑙質地。其造型豐富,能形成各種象形;其紋理優美,具有瑪瑙石的各種紋飾,並且變化多樣;其畫面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湖南黃蠟石的雕料比較少,多為觀賞性的黃蠟奇石,在當地擁有一大批愛好者,時常能在網上看到他們發佈的相關圖片,十分精彩。

因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希望大家把遺漏的湖南黃蠟石產地也發出來,共同欣賞。


視天下i


身處湘江源頭的藍山,去年九月機緣巧合,在釣魚的過程中,發現舜水河河岸整治工地,挖機從河中掏出大量石頭,用於堆砌河岸,仔細搜尋,奇石不少。利用閒暇,收集有三、四噸之多,其中,以黃臘石為主。藍山縣城的黃臘石品種相當豐富,有晶臘石、凍臘石、金印石……等品種,造形奇特,玉化較好。且存量較大。在我撿石的過程中,尤以縣城嶺腳至雷家嶺河段,黃臘石居多,質地也更好。以前我曾經多次去萬年橋河段去看黃臘石,那裡的臘石,個大,動則幾百,幾千斤一個。顏色豐富。但質地不如縣城的黃臘石玉化程度高。有緣挑來幾塊,請師友指點。











fff7


黃蠟石又名龍王玉,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礦物因為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熱或火山等自然條件,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重催化,變質形成黃蠟石。所以結構緊密,韌性強,硬度6.5~7.5。

品質良好的黃蠟石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豔豐富。

嶺南一帶是我國有歷史記載最早賞玩黃蠟石的地區,明清時期,廣東粵東和潮汕地區就己收藏本地的黃蠟石,據永安縣(今廣東河源市紫金縣)縣誌記載:“永安產蠟石,貢於朝,盛於名也。” 永安蠟石在明清時期曾製作成鼻菸壺進貢朝廷。

廣東、廣西、雲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東北三省等省相繼發現黃蠟石,而且各具特色,全國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喜愛黃蠟石。

黃蠟石玩賞歷史悠久,人們總結出了兩個方向、六種玩法。兩個方向:一是料石方向,二是觀賞石方向。六種玩法是:料石方向的寶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種,觀賞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畫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種。每一種玩法都有精品和極品出現,華夏兒女以黃蠟石為載體,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中華文明。

品質良好的黃蠟石是中華瑰寶,2011年2月1日正式實施的《珠寶玉石名稱》國家標準(GB/T 16552-2010)將國際標準的黃玉髓命名為黃龍玉,玉化良好的黃蠟石成為了國家標準意義的“玉”,並且,不具有產地義。是各界人士的收藏熱點。

中文名

黃蠟石

外文名

Yellow stone

黃蠟石的形成

關於黃蠟石的形成原因,近年來各地多有研究。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浙江省珠寶玉石首飾鑑定中心,對省內黃蠟石資源進行野外實地調查,並對其寶石學、礦物學特徵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產出黃蠟石的最古老的地層是震旦繫上部皮園村組化學成因的硅質岩,經成巖、變質及風化磨蝕而形成。中生代火山岩中產出的

大量硅質岩脈也提供了豐富的成礦“原料”。

黃蠟石的原巖均為硅質岩,各種原巖受到構造變動、火山活動、熱液作用等影響,產生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包括重結晶、熱變質等,導致礦物成分及結構構造的變化,後受構造變動的影響,岩石露出地表,與地表酸性土壤環境長期接觸,或在溪流中長期磨蝕,經歷染色、磨圓,形成河谷中的籽料。

黃蠟石礦藏中有原生礦和次生礦之分,原生礦是指產自巖體中的礦體,俗稱“山料”;次生礦是指脫離母礦的石英岩,在表生作用下,離開原生礦體在異地形成的礦藏,具體有殘坡積型、水系沖積砂礦(籽料)和山流水三種存在形式。對於上述三種存在形式的黃蠟石形成原因,江西師範大學呂樺教授有更為詳盡的研究表述。

他認為,構成黃蠟石的岩石為石英岩,是一種分佈廣泛、成因多樣、由二氧化硅組成的岩石。石英岩從成因上又可分為岩漿岩類石英岩和變質岩類石英岩兩種類型,岩漿岩類石英岩由富含二氧化硅岩漿冷凝而成,緩慢冷凝,形成了顯晶質石英,迅速冷凝,則形成隱晶質石英。變質岩類石英岩主要有因化學或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硅質岩、硅質膠結的石英砂岩和沉積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岩,其中石英砂岩在一定溫度、壓力下產生變質作用,形成新的石英岩,是形成黃蠟石的重要基礎。

黃蠟石在形成過程中經歷了構造、岩漿、變質等內動力地質作用和風化、剝蝕、搬運、沉積等外動力地質作用。構造作用產生的斷裂將整個巖體分為一塊塊獨立的個體,墜入山坡、河流中;風化作用改變了原巖的質地、色彩和紋理;長期的水流、風沙給岩石造成沖蝕和吹蝕;岩石在搬運過程中產生的滾動、碰撞,使得岩石的稜角被磨蝕,變得圓潤而光滑或玲瓏多變;氧化作用、交代作用和浸潤作用則形成多種色彩,如鐵的氧化和三價鐵的長期滲透、浸染,使黃蠟石呈現出高貴典雅的黃色。

不同的受力作用和過程,產生了黃蠟石不同的表現形態,原生礦料就是玉石界所稱的“山料”;次生礦料的“山流水”,系石英原巖受地質作用散落在山溝、河床淺表,經長期風化、剝蝕、氧化和礦物元素浸染而成;“籽料”,則是石英原巖受地質作用分裂、滾入河流中,經過長期的水流搬運、沖刷和礦物元素浸染而成。

湖南汨羅黃臘石 湖南汨羅景觀石產地,黃蠟石因其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黃蠟石的應用是靈活的,沒有固定的模式。

古代稱黃蠟石為石帝,黃為帝皇、黃河之象徵;黃色也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共同的符號;黃色亦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的顏色;近年來因黃蠟石開採量逐年減少。下面圖片的黃臘石來自不同的省。










huangjiejie


我撿的寧鄉碧玉凍,質地很好的。





把內心瘋狂的鎖住


湖南黃蠟石,主要產於湖南省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內官溪河段,泗洲、華泉、蓮塘、橋市等鄉鎮也有分佈。該石堅而細膩,硬度為摩氏7度左右,色澤金黃,石表滑潤,塊體以15~50cm大小居多,質地以細蠟、晶蠟為主,偶有凍蠟。 永安蠟石據史料《南越筆記》記載,永安(現為紫金)是蠟石古產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蠟石製造的鼻菸壺曾作為貢禮向朝廷進貢。河源蠟石以紫金的蠟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黃蠟石品種多,顏色豐富,形狀好,自然天成,無需打磨。蠟石有黃蠟、黑蠟、凍蠟、晶蠟、彩蠟、綠蠟、花蠟、膠蠟、細蠟、白蠟等一些大的種類。





社會萬金油hh


廣西桂林的石友請指點!










用戶4994393925543


這個聽說能在北京換套四合院[呲牙][呲牙][呲牙]



用戶60911999137


以前邵陽資江河裡大把,後來八九十年代開始,河裡挖沙很多黃色的鵝卵石,都很漂亮,只是那時的人沒那個意識,全部打混凝土,現在河裡沙掏完了,黃色的石頭卻值錢了,老值錢了。


Aniuge1


湖南黃蠟石,主要產於湖南省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內官溪河段,泗洲、華泉、蓮塘、橋市等鄉鎮也有分佈。該石堅而細膩,硬度為摩氏7度左右,色澤金黃,石表滑潤,塊體以15~50cm大小居多,質地以細蠟、晶蠟為主,偶有凍蠟。 永安蠟石據史料《南越筆記》記載,永安(現為紫金)是蠟石古產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蠟石製造的鼻菸壺曾作為貢禮向朝廷進貢。河源蠟石以紫金的蠟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黃蠟石品種多,顏色豐富,形狀好,自然天成,無需打磨。蠟石有黃蠟、黑蠟、凍蠟、晶蠟、彩蠟、綠蠟、花蠟、膠蠟、細蠟、白蠟等一些大的種類。



夏家翡翠玉石



湖南寧鄉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