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斬浪,勇立潮頭!我省3人榮獲全國十大“最美海員”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主辦的“尋找最美海員”主題宣傳活動完成終評,由山東省海員工會推薦申報的3名山東優秀海員,從全國60家申報單位、162份推薦表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十大“最美海員”榮譽。

他們是渤海輪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船長於樹傑、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輪駁分公司船長鄧榮陽、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級船長張志平。

船員是藍色國土的耕耘者,劈波斬浪,踏浪而歌,駕駛著一艘艘巨輪,漂洋過海,溝通全球。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世界上一半的人將會受凍,另一半人將會捱餓”。

船員是海運強國的基石,奮發有為,逐夢遠航,在推動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等重大戰略中一路先行,凝聚起磅礴力量,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我國註冊船員160餘萬人,總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他們起錨揚帆、砥礪前行,是不畏艱難、愛崗敬業的逐夢者;他們乘風破浪、激流勇進,是自強不息、不斷超越的奮鬥者。

於樹傑:青年船員的“好導師”

男,1965年12月出生,渤海輪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船長,曾獲得2012年中國海員工會山東省委員會“山東省優秀海員工會積極分子”稱號、2014年“全國優秀船員”、2015年“煙臺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隨遇而安,而不安於現狀。這句聽起來有點矛盾的描述恰恰是於樹傑的真實寫照。

劈波斩浪,勇立潮头!我省3人荣获全国十大“最美海员”

自1999年8月擔任船長以來,他先後在多艘船舶工作過,但不管在哪裡工作,始終堅持做到以船為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和帶領船員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他緊密結合船舶實際,嚴格按照渤海輪渡《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船舶保安體系》的要求,抓好船舶安全、管理、生產和服務,確保船舶安全生產無事故、優質服務零投訴;始終堅持“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服務”的工作思路,注重加大船舶自主管理力度,敢抓善管,規範管理,所工作過的船舶,無論是安全管理,還是生產服務,各項工作均走在公司的前列。同時,他注重加強船員崗位業務的學習培訓,提高船員的業務技能,確保船舶安全生產。

“看我的,跟我來!”這句話常常掛在於樹傑的嘴邊。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較好地發揮了一名船長和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無論是船舶管理、安全生產,還是船舶保養、文明服務,他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工作中衝在前幹在先,自覺當好樣板,第一個到達作業現場,或是現場示範、或是耐心指導,既精於業務又和藹可親的他,與普通船員打成一片。

疾風知勁草。憑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衝勁兒,於樹傑先後帶出16艘“先進船舶”,18個“先進黨支部”,先後圓滿完成多次船舶塢修、3次到造船廠接新船任務,累計安全航行80餘萬海里。

他是同事眼中“德高望重的好船長”,也是青年船員心中的“好導師”。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先後有9名大副走上了船長工作崗位,有27名普通船員成為職務船員,有50餘名普通船員成為班組長業務骨幹。

鄧榮陽:服務重大工程總有他的身影

男,1981年4月生,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輪駁分公司“青港拖2”輪船長,曾獲“山東省優秀船員”等榮譽,所在船舶曾獲“山東省水運系統安全優秀船舶”等榮譽。

劈波斩浪,勇立潮头!我省3人荣获全国十大“最美海员”

該怎麼去征服星辰大海?

2000多天的遠航、10萬餘海里的航程,15年如一日地於最需要時遠航、最艱苦處堅守,或許就是鄧榮陽最好的答案。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他主動承擔艱苦的出海船舶作業,常年戰鬥奉獻在大海之上,航跡從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長江、珠江到黃浦江,跨越了四大海區,常年奮戰在五大油田和海上風電場,抵達過全國沿海50多個港口,他所工作的船舶在歷年的海事安全檢查及體系年審中,多次獲得優異評價。

以風為伴,以海為家。他爭當港外輪駁作業的主力軍、排頭兵,拖帶航行4萬餘海里,安全拖帶各類工程船舶300餘艘次,他駕船參與過我國南海8個島礁、渤海及東海12個油田建設,以及全國沿海9個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為國家海洋工程建設、海洋強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堅守。在參與三沙市永興島島礁國防建設作業期間,鄧榮陽帶領船員弟兄們遠離家2000多海里,在高溫、高溼、高鹽、高輻射,最大水深5000多米、西南季颱風持續影響,狂風驟雨肆虐的極端惡劣環境下,不畏困難,不怕犧牲,堅守島礁12個月。

哪裡最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衝鋒。在一次拖帶400米挖泥船建設用管線時,面對颱風過後湧浪影響數次發生斷裂的危急形勢,他帶領全體船員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狂風巨浪,克服風浪大雨對船舶操縱所造成的影響,歷經艱險,用精湛的操作技藝連續三次重新掛拖成功,確保了島礁建設工期,為項目建設順利完成作出了貢獻,為施工單位挽回了500餘萬元的經濟損失。

迎風破浪,勇立潮頭。在國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危面前,他不懼風險,敢於擔當,帶領船員們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作業過程中全力保障船舶安全;在多次海上搶險和救助作業中,帶領船舶參與應急搶險作業20餘次,為國家、船東和客戶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

張志平:完成首次環球海洋科考,挺進深遠海

男,1966年7月出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級船長,曾獲2019年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2019年“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劈波斩浪,勇立潮头!我省3人荣获全国十大“最美海员”

“我熱愛自己的專業,熱愛大海和科考船。”

30多年來,船舶駕駛專業畢業的張志平矢志投身於祖國的海洋事業,經歷了多年海上風浪的錘鍊,從一名三副成長為優秀的高級船長,多次參與科考船的設計建造及帶隊出海執行國家重大專項科考任務,積累了豐富的海上實踐工作經驗。

2014年,張志平作為國內首艘領先科考船——“向陽紅01”輪的監造團隊組長,帶領監造組住進武昌船廠,投入船舶現場建造工作,堅持工作在造船現場,與組員從零做起,將3000餘份圖紙爛熟於心,研究科考船建造的相關規範,實行三級檢查、督查,現場不間斷巡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成功打造出“顏值”超高、世界領先的精品科考船——“向陽紅01”輪。該輪具備12級抗風能力、續航能力15000海里,集多學科、多功能、多技術手段為一體,探測深度可達1萬米。2016年6月,“向陽紅01”輪順利交付使用,入列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張志平擔任“向陽紅01”輪首任船長。

首航即考驗,當時正處於太平洋海區颱風頻發的季節,張志平準確判斷天氣系統的發展態勢,從青島出發前往東印度洋南部,合理統籌海上作業與航行安全,歷經73天,航行13000餘海里,出色完成了新船交付和新船的試航工作。

2017年至2018年,作為總船長,他帶領團隊轉戰三大洋,首航南極洲,參與印度洋航段、大西洋航段、南極航段以及太平洋航段等4個關鍵航段的航行,克服了浮冰肆虐、狂風大雪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實現了在“咆哮西風帶”德雷克海峽停船作業、在南極鮑威爾海布放深水潛標等十多項新突破,歷時263天,行程38600海里,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航次,開啟了我國深遠海科考的歷史新篇章。

迄今為止,張志平共完成28個航次,航程近20萬海里,航跡遍佈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8次成功穿越西風帶,圓滿完成南北兩極的考察任務。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叢國棟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